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9年以来,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采取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积极实施三江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使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
2009年以来,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采取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积极实施三江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使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目前这一地区已经出现水源涵养功能初步恢复、草地退化趋势减缓、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多、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近期启动的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总投资达160亿余元,比一期工程增加一倍还多,以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推进保护区建设工作。目前,三江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规划目标并取得明显成效。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保护区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  相似文献   

4.
晓惠 《老年世界》2007,(15):24-25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同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源流和组成部分。草原文化以游牧文化为主体,即原生文化,包括草原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中创造的次生文化,和草原地区非游牧民族创造的共生文化。  相似文献   

5.
三江源地区的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中的一项惠及农牧民生产生活长远发展的民生工程,不仅有利于生态移民更新观念、增加收入、提高自身素质,而且有助于推动藏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藏区现代化进程,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子无方     
无奈的父亲拿不定主意:到底该怎样去面对装了一脑袋问题的孩子呢?远远一到黄河边,便激动得跑来跑去,连声大喊:““黄河!黄河!””没等我坐稳,又用那五音不全的小嗓门声嘶力竭地唱起来:“……家里住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爸爸,家里的一条龙是不是这个黄河?”女儿不到四岁,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写满了问号。她妈妈说:“远远的那张脸就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女儿的问题真是让我们听不完,答不尽。圆石头、长石头、大石头、小石头……拾起来,扔掉,扔掉,再拾起来,女儿就这么不知疲倦地在河边奔波着。额头上渗出细…  相似文献   

7.
禄永峰 《老年世界》2014,(17):17-19
1973年,合水县农民挖掘沙土时,发现一段洁白的象牙。经过发掘组35天的发掘,化石终于全部露出:这是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这具化石被命名“黄河象”。它身高4米,体长8米,象牙长达3米多,好像两把长剑,所以又叫剑齿象。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全世界发现的剑齿象骨骼中最完整的一具。据推测,在300万年前,甘肃地区到处是河流和湖泊。一天,一只剑齿象在河边饮水失足陷入泥潭中,被泥沙掩埋,它的骨骼得以完整保存。而经过地质演变,这一地区被抬升为高原,黄河象才得以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8.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黄河源头地区连续多年的干旱正在带来一场严重的生态危机:天然草场加速退化、沙化,湖泊河流干涸萎缩,越来越多的牧民已无法在当地正常放牧,迫不得已背井离乡过起“乞牧”生活,沦落为大草原上的“生态难民”  相似文献   

9.
秦力 《金色年华》2007,(5):48-48
意大利罗马的“中国城”:占地60万平方米。可供30万人居住,共有18条街,分别命名为“北京”、“上海”、“长江”、“黄河”、“长城”等。  相似文献   

10.
澜沧江——湄公河源远流长,从青藏高原一路南下,穿越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后注入南海,全长488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际河流,人称“东方瑙河”,在8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内,它跨越了从寒带到热带7个不同自然气候带,聚集了全球95%以上的生物物种,从白雪皑皑的高原到浓荫匝地的雨林,从雄厅险峻的峡谷到一望无际的平原,造就了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孕育了灿烂深厚的佛教文化,东巴文化,南诏文化,吴哥文化等东方文化以及瑰丽的多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11.
怒江的“前车之鉴” 2004年5月24日,于晓刚带着怒江14 名当地居民代表,驱车数百里赶到了同属三江并流地区的澜沧江漫湾水电站进行参观,这是他们反对在怒江上进行建坝的又一次重大行动。怒江建坝需动迁七八万人口,下游还有几十万人也会受到影响,由于这里少数民族众多,语言和信息渠道沟通不畅,许多人还不知道要修水坝,更不知道要重新安置他们。一名居民反映:“他们只听政府宣传说建水坝对大家都有好处。”然而,好处存哪里,他们并不知道。由此带来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2.
罗栋 《公共关系》2001,(3):20-21
1998年,喝黄河水拍长江浪的人们在奋不顾身、英勇搏击之外,在擦干汗水又溢满泪水的庆功锣鼓喧嚣声外,人们不禁沉思:世界上还会有第二个民族能书写出这样一部厚重苦难的历史吗?“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是我们必然的归宿吗?  相似文献   

13.
一位哲人这样说:江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如黄河长江孕育了华夏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两河流域文明,即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均发源于土耳其东部山地,经叙利亚北部和伊拉克,流入波斯湾,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两河冲积而成。 广义的美索不达米亚是指东起扎格罗斯山脉,西南至阿拉伯高原的边缘,东南自波斯湾,西北至托罗斯山之间的广袤地区,而狭义的美索不达米亚则是指北起巴格达,南到巴比伦,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在今伊拉克境内。  相似文献   

14.
一、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干流全长6300公里,流域集水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19%.其中,长江从源头到湖北省宜昌市为上游,全长4511公里,占长江全长的70%,其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六省(区、市),支流布及甘肃、陕西、贵州三省,共涉及9个省(区、市).流域面积105.9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流域面积和全国陆地面积的58.9%、11.1%,流域人口1.55亿,分别占流域人口和全国人口的35%、14%,是汉、藏、彝、羌、回、傣、白、傈僳、纳西、布依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我们过去在经济建设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长期的森林过度砍伐、坡地垦殖,使得长江上游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相似文献   

15.
蜂蜜有“老年人的牛奶”之美称。是老年人可长期食用的养生佳品。蜂蜜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还具有杀菌作用,可防治多种疾病,如:咳嗽、便秘、失眠、心血管疾病、消化不良、溃疡病和痢疾等。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蜂蜜人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润燥也,解毒也,止痛也。”民间也早已流传一种“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饮食良方。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中心专家发现,蜂蜜能有效地防止中老年妇女因钙流失而引起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的话: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拉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伊犁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黑龙江—阿穆尔河、鸭绿江、图们江……这些为众人耳熟能详的大江的名字,还有另一个不被人熟知的身份——国际河流,她们同时兼跨着邻国的疆土。  相似文献   

17.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蜿蜒南流,在与澜沧江、怒江并行达170公里之后,突然在丽江市石鼓镇急转东流,以100多度的急转弯,形成了壮丽而奇特的V字形“长江第一湾”。再奔腾50公里后,金沙江水切穿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冲刷出全长约17公里、壁立千仞的虎跳峡。  相似文献   

18.
“百戏之祖”昆曲,韵味无穷的皮影木偶,流浪四方的说唱艺人,诙谐幽默的曲艺形式……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有形的、浩如烟渺的物质文化古迹,而且还创造了无形的、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是我们这一族群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感”的根本所在,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数典不忘祖”,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带给我们的就是不可挽回之痛。在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保护非物质遗产,也许是“挽住民族记忆的背影”的最后尝试与努力。  相似文献   

19.
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后,中国与新加坡又一大型合作项目就是“广州知识城”,广东省委、省政府已经正式把“知识城”项目列为实施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重点,这一项目不仅是推动广州产业升级的领头羊、高端发展的制高点和今后科学发展的代表作,而且还有可能彻底颠覆过去陈旧的城市概念,在广州城以北崛起一座以知识经济为核心、充满活力与生态友好的创新型城区。笔者在2007年8月2f)日的《广州日报》理论版也发表过类似的建议,就是设想广州与新加坡合作建设国际创意产业园区,让人们在这里找到心目中最理想的知识创新城市模式,并体现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最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网上信访:技术革新还是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不仅作为工具扩展了人脑的功能,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不仅在经济、文化领域开拓出全新的天地,而且带来了民主政治的变革。例如,当前信访制度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产生出“网上信访”这一新事物。不过,对于“网上信访”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