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贺凌霄 《职业》2018,(5):47-47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工业机器人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这就给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为工业机器人技术更新速度快,学生所学知识跟不上企业设备更新换代的节奏,造成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毕业生不能胜任企业岗位技术要求。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更新日新月异,应用也根据不同的生产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杨晖  张佑青  欧阳元东 《职业》2017,(22):82-83
东莞"机器换人"使制造业大步向"智能制造"迈进,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本文以东莞理工学校为例,阐述"机器换人"背景下的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东莞理工学校针对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进行实践探索,试图从知识结构和岗位能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职业教育如何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郭宜勇 《职业》2016,(36):85-86
随着机器换人时代的加快到来,我国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相关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对大型设备、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人才的需求每年递增,因此专门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具有应用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操作技术层次高等特点,对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从而确保本专业的育人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虞嘉丞 《职业》2018,(5):97-99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在浙江省"机器换人"的战略方针下,工业机器人进一步扩大应用,职业院校开办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建立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笔者学校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的建设方案,两大已建成实训中心的布局,区块划分,各区块功能,以及所选机器人品牌的原因。并介绍了两大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所开设的校内专业实训内容、社会服务活动中承办的科普活动及技能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5.
温彦花 《职业》2018,(5):58-58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胜任工业机器操作、编程、调试、维修、运行和管理等很多方面的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本文从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实训室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工业机器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宝华 《职业》2017,(28):72-73
智能制造正在改变工业企业生产模式,对机电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机电专业应顺应市场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具实用性的机电类人才.为此,本文以机电专业工业机器人为方向,提出通过企业调研、市场分析等,在原有基础上,调整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以赛促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中国制造2025"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雪峰  崔宝华 《职业》2017,(26):40-41
自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以来,职业教育阵营紧跟时代步伐,刮起了一股智能制造和机器换人之风,工业机器人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职业院校生根发芽.经过几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现状如何?本文以广东省河源市为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和社会需求分析,本文从人才培养定位到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选择性课程改革以及工业机器人改革试验区和校企合作等平台、面向人人竞赛、现代学徒制及实践效果等方面对工业机器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吴仙飞 《职业》2013,(6):99-100
本文主要对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应用高技能人才培训进行探讨,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和应用,从正确的课程定位、工业机器人理论知识的分解和取舍、项目化课程设计、教学方案与成绩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将工业机器人在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中所实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题园园 《职业》2023,(13):41-43
本文首先阐述如何围绕“三全育人”视域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五位一体”课程构建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其次探索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岗课赛证”融合途径,并将“三全育人”贯穿始终;“五位一体”课程改革重在新时代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融通,最后将课程改革方案进行实践,破解职业院校教师在一线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分离”难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化工业国家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类型的工业机器人不断进入市场,这要求有更多掌握机器人技术的人员,能够正确操作和使用机器人.为了适应这一社会需求,开发模拟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实验教学系统就成为紧迫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杨成美 《职业》2011,(23):59-59
现代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机器人技术已经渗入多个行业,自动化相关专业如何建设工业机器人实训室,调动各年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应用机器人技术,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王惠峰  原瑞彬 《职业》2023,(18):53-55
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涉及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工业机器人专业定位为培养工业机器人相关技能人才,要达到培养目标,就需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挖掘、梳理与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立德树人的作用,有效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原则,并着重探索了如何引入适合本专业的课程思政资源的元素来提升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强音 《职业》2016,(33):15-16
日前,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指出:我国目前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21.7%,2016年机器人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6年第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产生销售量已同比增长19.9%.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技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种学科,是一种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机器人的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工业机器人包括三大部分六个子系统,其中三大部分是指机械部分、传感部分和控制部分,六个子系统是指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戴黄峰 《职业》2016,(14):76-77
在德国,双元制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企业中应用很广,近几年也被我国的一些企业借鉴或采用。实施双元制教学模式,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嘉兴技师学院双元制在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应用为例,对工业机器人专业双元制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任亚军 《职业》2016,(12):66-66
本文通过对工业机器人在传统制造业升级中重要地位的分析,提出工业机器人的人才培养迫在眉睫。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工业机器人课程,从课程基本资源建设、实训项目开发、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力求将该课程打造成特色鲜明、教辅资源丰富、精品资源共享的项目化课程,实现培养工业机器人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贺凌霄 《职业》2016,(5):95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中职学校的传统专业,也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专业.为了跟上工业发展的步伐,本文重点分析了现阶段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梁燕菲 《职业》2013,(14):149-149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许多中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工业机器人的相关课程.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课后指导三个环节探讨了工业机器人的教学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分析了采取多媒体教学、小组竞赛等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作用,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于杰 《职业》2015,(10):65-66
近几年,在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下,工业机器人成为柔性生产系统中的主要手段,其中工业机器人在21世纪社会的推动中,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与进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业机器人自身所具备的自动化专用设备具有非常高的柔性,并且具备非常灵活的多自由度动作功能,在积极改变设计,更新产品中具有非常良好的优势。笔者根据对工业机器人的认识与了解,对其控制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旨在促进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