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会计电算化>培养的会计软件应用能力,是当今社会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对学生不仅要进行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传授,更要重视实操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体系,领会和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涵,实践"做中学"、"学中教"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消除学生自卑心理,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高效构建学生的会计软件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丛远兵 《职业时空》2009,5(10):53-54
如何更好地培养和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水平,是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要课题。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文章就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实训及调整教学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会计电算化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中职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学生在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应有突出优势,教学中应根据劳动市场的要求,强化操作技能训练.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在技工学校从事会计教学的经验,对<会计电算化>教学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李昕 《职业》2009,(20)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岗位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通过改革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就成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李莹 《职业》2017,(6):86-87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岗位的优势和地位越来越凸显.重点培育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中职学校,也已经把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设备逐步完善.但由于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以及中职学生固有的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学生到工作岗位后仍旧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并针对提高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电算化是指编制会计软件,并利用会计软件指挥计算机替代人工进行记帐、算帐、报帐、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工作过程。过去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有三种倾向,一是模仿本科教学,教授大量的会计软件编程知识,致使学生学习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却不会使用会  相似文献   

7.
支明园 《职业时空》2008,4(9):30-30
一、培养学生自学财务软件能力的重要性 1.符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育目标。作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信息环境的财务软件应用和理解软件运行原理的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敢于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我国的高职会计教育现状,《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教学,更要着重开展能够培养学生有效能力的训练,偏重于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质性效果,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使学生获得的不是教条的知识,而是一种真正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工学结合,实境育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尤其要注重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可从案例教学、分层次实训、改革考核方式和走校企合作之路等方面有重点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从教学现状来看,我国各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其沿用的教学体制与现今教育倡导的教学理念和体系不太相符。课程教学以培育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目标,多种教学方法也得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运用。本文就任务驱动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型教学环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上机模拟实训,案例分析,深入企业实际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岗前实习,操作技能考核等。在目前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践型教学环节总体所占比例不到50%,大部分学校几乎就没有案例分析课和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11.
竺晓平 《职业》2013,(6):101-102
在中职教学中,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模拟实务课程各有特色,前者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中,后者是通过手工账务处理反映企业的整个会计流程。本文首先从传统会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然后简述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模拟实务课程的异同点,最后论述如何在中职教学中实现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模拟实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许云华 《职业》2014,(27):81-83
本文从信息化教学的角度,阐述会计电算化仿真模拟教学软件开发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功能。目的在于突出学生主体,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3.
麻文泉 《职业》2007,(15):97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型教学环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上机模拟实训,案例分析,深入企业实际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岗前实习,操作技能考核等.在目前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践型教学环节总体所占比例不到50%大部分学校几乎就没有案例分析课和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14.
张杰  王秉茹 《职业》2020,(1):68-69
会计电算化是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主要学科,其课堂教学的构建直接关乎教学效果,进而影响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炼出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的构建方略,力图展现灵动、有趣、高效的特质,助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李佩雯 《职业》2011,(2):69-70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会计证)以考试形式考取,考试科目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初级会计电算化,并要求三门科目成绩及格才能取得会计证。近几年笔者一直担任财经法规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发现学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校内实践的现状,围绕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体系,让教学从校内走向校外,并对校外实践教学目标、管理制度、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会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具有极强实践性的交叉性课程。文章从当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从科学设置课程、完善教学软硬件设施以及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何万能 《职业时空》2014,(12):89-91
对湖南省会计行业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并得到会计电算化专业中职生以收银员岗位为主体就业岗位,高职生以出纳、工资会计、资产会计、往来会计、总账会计等会计核算岗位为主体就业岗位。中职学校存在生源不足、教学条件差、学生认可度有待提高等问题;高职院校存在高职急需补充中职毕业生生源,中职毕业生就读高职意愿很高的结论,明确中、高职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廖剑萍 《职业》2013,(33):108-108
会计电算化是当下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由于其教学内容涉及计算机专业以及会计专业,且实践性很强,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采用“任务驱动+分层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运用到会计实务领域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从195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运用计算机进行固定资产和工资核算开始,会计电算化在世界范围得到了飞速发展与广泛运用.我国从1979年开始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运用,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这一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专业名词.并提出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阶段及具体目标:到2010年80%以上基层单位要实现会计电算化,使我国会计领域发生质的飞跃,传统的手工会计逐步用会计电算化代替.特别是随着互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