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晓燕 《职业》2017,(7):79-80
本文提出,应对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数控铣床课程不断进行试点研究和课程改革,以加强培养中职学生掌握数控铣床技术应用和操作技能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而以"理实一体化"激发学生对数控铣床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朱彩红 《职业》2014,(9):99-99
生产实习是技工学校学生的必备一课,但在学习生产技能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停滞不前的现象,即"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进步快,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这就说明,在技能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种现象。本文提出"高原现象"是技校生产实习中的拦路虎,对此要及时分析成因,找到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不均衡,所导致的"剪刀差"现象的研究。笔者根据体育专业学生出现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剪刀差"现象,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角度出发,分析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产生"剪刀差"的原因:第一、体育教师理论知识不足,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储备低、知识结构不完整;第二、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较低,使学生形成专业技能的动作规格较低,技能学习和训练的期望降低;第三、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教学态度粗鲁等,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这都是导致学生产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剪刀差"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刘运琴 《职业》2014,(9):27-27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数控铣床操作实训的教学经验,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数控铣床操作实训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教学观察,数控专业的学生通常求知欲和探究欲较强,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对理论教学缺乏兴趣,而对可操作性教学的参与度则较高.而数控专业课程的每一章节都包含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且相互交叉.因此,要想数控专业教学取得实质效果,必须带领学生边学边做,建设一体化实训室正是践行"理实结合"的直接途径.具体地说,受电子信息技术持续发展、机械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影响,数控技术正逐步向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数控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上述技术升级所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潘焯成 《职业》2017,(16):126-127
原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提出:要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可见职业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巨大.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标",它对职业院校的教学起到鲜明的导向作用.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参与数控技能竞赛,并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笔者以选手及教练身份参与全国职业数控技能竞赛,通过竞赛炼就熟练的技能水平,同时在教学工作中将竞赛成果转化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于跃忠 《职业》2017,(16):78-79
基于"做学教合一"理念的中职数控专业职业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标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职业岗位能力等,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将职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融合,把知识技能转变为职业能力的课程.本文对基于"做学教合一"理念的中职数控专业职业课程开发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一台数控机床上,有各种"点"与"坐标系",对初学者来说显得非常的抽象,难以理解和把握.掌握这些概念并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学好数控理论知识、掌握数控操作技能及编程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基于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陈彩华 《职业》2017,(18):73-74
在CAD技能训练中,学生的初期训练犹如房子的基石,必须非常扎实,故在该阶段如何快速、有效地打下坚实基础是关键问题.本文结合作者软件教学和技能辅导的多年实践,探究如何将微格训练法引入到CAD技能训练中,通过"分析示范、单项训练、实践反馈、客观评价"等有力措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快速夯实技能基础,并实现"提质增效"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小学班主任工作实务与技能训练》是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四环相扣"技能训练模式是针对班队工作课程教学特点所提出的实施探究教学的新模式,采用"四环相扣"模式进行技能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就是把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基于问题的有效解决、任务达成为中心的互动化教学.该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切合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Dreamweaver(DW)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及创造性,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有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本文重点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DW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姚坚 《职业》2017,(12):31-32
技能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考试内容由单一的理论知识改变为技能操作加理论知识.中职学校因为技能高考的出现,急需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尤其是要重视学生技能操作的培养.本文就数控专业的实训教学做出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孙雁 《职业》2007,(24):7-8
他们还是学生,但已经在全国大赛中拿了大奖;他们都还很年轻,但已经是高技能人才;他们都曾有过考学失败的经历,但都靠着坚强的意志和好学的精神让成功成为人生的主旋律.他们是几位来自技师学院的高材生,也是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前三名获得者.……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 旅游中的购物"陷阱"现在已是公开的秘密.每到"旅游黄金周"前几天,新闻媒体对此都进行密集报道.如某媒体报道:"目前有不少企业以旅游购物定点单位为由,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有的甚至还兜售假冒伪劣商品.旅游团派出的导游人员,有些与定点单位有回扣约定,以种种理由将游客带往定点单位购物.有的旅行社为了从低价团身上赚回利润,安排了不少购物项目,还声称为了避免大家上当受骗,将安排指定的消费场所.实际上,购物的质量、价格毫无公道可言.有关部门建议消费者:尽量回避在定点单位购物."  相似文献   

15.
数控加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业、机械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中国制造2025"的大环境中.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如果要制造出精度较高的高质量的零部件,除了要拥有较为先进精度较高的数控设备外,还必须拥有技能技术较好、高素质的数控操作工.我国目前的数控操作工一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共计五个等级,其技能技术水平以及专业理论知识是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和进步的过程.目前在数控操作工培养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数控操作人才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6.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技工院校机电、数控等传统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涉及的相关课程内容复杂,有一定的难度与深度,且对技能训练有较高要求.本文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体化训练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郑军娜 《职业》2017,(31):23-24
2010年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笔者学院引进大量先进教学实训设备并构建成全省一流的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技能大赛水平不断提升,不管是汽车类、机械类、数控类还是电气类项目,均有历史性突破.因此,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的扩散效应也越来越突显,它已经深入到各个省、市、技工学校,甚至各个系别乃至于家庭个人.技能大赛成绩已经成为技工院校教学水平评判的标准之一,是学校招生宣传的重要彩页,也是教师职称晋升、学生就业安排的宝石.可见,技能大赛对社会的冲击波之大,对构成技工教育三个基础(学校、教师、学生)的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在车工实习教学中应采用分层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习成绩和操作技能. 一、技能训练,课题分层 在技能训练前,指导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技能水平,按教学大纲和教材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方建京 《职业》2017,(29):95-96
技工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作为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应该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进程中,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以来,每年笔者都组织学生进行赛前集训,并带领学生参加温州市教育局或鉴定中心组织的电工电子技能竞赛.每次都有好几名学生获得奖项而受到好评.成绩的取得除了归功于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其他老师的帮助外,还与笔者对学生进行赛前训练的方法有关.笔者总结以下经验,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