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豹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马克思主义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王豹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革命道路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一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相似文献
2.
童雪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正> 一九二七年上半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之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结成反革命联盟,建立并相对稳定了他们的反动统治,疯狂地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血腥的白色恐怖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顽强地战斗着。各地群雄四起,纷纷举行武装起义,探索继续坚持革命的道路。在这历史转折时期,毛泽东同志不仅最先在实践上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并且独创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思想,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今天,回顾历史,重温这一革命理论,我们仍然可以从中获得极大的教益。 相似文献
3.
孙其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是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自创立的。然而,在这条道路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共产国际的态度究竟如何?它曾经起过什么样的作用,本文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鸿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6)
关于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已有若干论著、文章做过阐述。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人们的认识或理解并不完全一致,还有待深入地研究。本文就浅见所及,谈一些看法,就教于读者。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即经过武装起义或革命战争夺取政权,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的革命原则。但是,由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各自所处的斗争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尽一致,具体道路不能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5.
6.
刘孝良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不同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光辉典范,是十月革命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广大革命群众武装夺取政权的一个新的典型,也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 相似文献
7.
褚晓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本组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石,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河。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犹如茫茫大海的灯塔指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进而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在指引我们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理论和思想所不能替代的。可以毫不隐晦地说,“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农村包围城市”的建设道路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但是,我们今天在享受“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指引下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具体分析“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其中的哲学思想,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把握,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一条先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再以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式革命道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
蕴: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观点,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刍议王生杰,赵守仁东方历史的巨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开创出一条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就是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以农村为依托,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 相似文献
10.
朱顺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1,(2)
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学说, 相似文献
11.
张洪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为大家所熟知,但对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虽有许多文章和教科书进行过探讨和阐述,但尚未形成共识。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1930年初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已基本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形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即以毛泽东1936年12月发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为标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形成于抗日战争前期,即以毛泽东1938年11月发表《战争和战略问题》及1939年12月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标志。上述几种意见均 相似文献
12.
龚新明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6-9
本文以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 ,深入研究“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一革命道路代表了近代中国最广大人民政治上要求当家作主 ,经济上要求解放农业生产力的根本利益。我党首先在根据地范围内满足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这两大根本利益 ;并且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 ,开展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将这一革命进行到底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最终在全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这两大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3.
张玉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1)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创造了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党和人民在集体奋斗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完整理论,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有一个提出、发展和最后形成的过程。仔细研 相似文献
14.
共产国际及其领导人不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强行照搬俄国革命苏维埃模式指导中国革命导致中国革命遭受极大挫折;毛泽东则力求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拓农村苏维埃革命道路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莫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而创立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它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 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的时间及其标志问题,近年来党史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从实际出发,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关于毛泽 相似文献
16.
陈启示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5,(3)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多次才能完成。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理论,就是在中国革命的反复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战”时期,在北伐战争的推动下,农民运动迅猛异常地开展起来,它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而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 相似文献
17.
18.
朱有志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只要对“包围”这一文本能突破日常的层面而注入普遍的意蕴,能突破既存的画面而着上时代的色彩,能除却历史的密码而替换现实的方程,那么“农村包围城市”在中国这一神秘、神奇而又神圣的国土上,就不但是当年的革命之路和今天的建设之路,也是成就任何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林颖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
毛泽东悉心解剖农村情况,彻底摸清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同志给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4,(7):39-39
从乡村便利店.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世界500强中的排头兵,沃尔玛的成功离不开正确的营销策略。而在这些营销策略中,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条。1962年,山姆·沃尔顿在美国阿肯色州拉杰斯市开办了第一家沃尔玛超市,在此后的20年里,沃尔玛一直坚持“小镇开店”的策略,把超市开在万人左右的小城镇。小城镇对零售业有着强烈的需求,而且不像大城市那样充满激烈的竞争,所以沃尔玛能够在那里立足,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