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经济学享乐主义工资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农民工职业伤害的深层原因,揭示了农民工职业安全困境的根源——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补偿性工资的缺失导致企业在维护农民工职业安全上的"内在动力"不足;认为我国特有的非正式规则使得政府干预的执行效果较差,这也是企业降低职业伤害"外部拉力"不够的原因。并且主要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市场化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2.
刘易斯模型、劳动力价值与农民工工资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不适用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非市场化工资制度和农民工生存形态二元性的共同作用使得农业人均收入低于农业劳动力价值,农业劳动力价值低于农民工工资.此后,现实的生存压力和逐步加快的市场化进程使农村劳动力快速且过度地向城市转移,由于竞争性机制的不断挤压使得农民工工资低于农业劳动力价值.当前,农业人均收入、农民工工资和农业劳动力价值的相互扭曲是一系列错纵复杂的农民工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民工工资偏低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工资大大低于城镇职工工资上。他们基本上没有或较少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其工资接近或略高于最低工资,况且拖欠严重。从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农民工主要从事的民营企业的古典产权制度、劳动力市场、政府职能方面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农民工问题调查与政策思考——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西安市农民工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农民工工资拖欠严重、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社会歧视与社会保障缺失等突出问题.为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政府应该从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农民工向"新市民"转变、加快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两个方面进行政策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城市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缪自锋 《兰州学刊》2005,(3):237-23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了城市,由于各种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成了我国社会久治不愈的"社会病".只有通过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健全法律保障制度,完善经济秩序,加强道德建设,才能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切实保障城市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权利意识的觉醒,不再仅仅通过离职跳槽来寻求工资待遇的提高,还借助于非制度化工资集体协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打工精英的带领下,通过组团求职、组建帮工队、成立家庭作坊、组团承包企业生产线与生产车间等四种方式。帮工队与承包生产线与车间也被称为"厂内赶工",家庭作坊则被认为是"厂外赶工"。这四种方式的共同特征都是在农民工入职前或接受业务时,联合起来与资方进行工资协商,它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议价能力,达到了工资每年都上涨的目标,维护了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在当前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劳动收入差别特征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差别严重;然而,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这一特征正在发生重要转变。近年来,中国城市开始涌现庞大的低收入群体,其根本原因是,转轨期间大量低文化特征的农民工与下岗工人会集于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极大抵消了劳动力需求扩张可能带来的工资增长,这与产业结构急速升级条件下高级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张明显强于劳动力供给从而引致工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理论认为,随着次级劳动力市场相对工资的下降,城市劳动收入差别趋于扩大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工资问题关系整个城镇化进程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运用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分析中国农民工工资现状,探析农民工工资较低的原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措施,切实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  相似文献   

9.
试论农民工的劳动就业与权益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饶惠霞 《学术研究》2005,(10):60-63
农民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农民工群体中却广泛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合同权利义务不对等、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随意拖欠克扣工资、缺乏社会保障等情况。要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如下问题: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二是创新劳动就业制度,实现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三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四是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劳动监察力度;五是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六是创新工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论二元劳动力市场下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制度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制度塑造了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鲜明地体现在农民工为主要特征的次级劳动力市场上.在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提高社会经济地位.但在中国的次级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人力资本却因为传统市场用人制度的惯性影响无法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仅仅表现为经济收入的绝对提高和参照群体的相对改善.教育程度的提高并不能带来收入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知识性人力资本的失灵.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对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质性需求导致了对技能性人力资本的农民工的青睐.正是由于技能性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原因,使得农民工体制外人力资本的外溢效用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1.
国内有关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的研究着重强调劳动力市场户籍歧视的作用,而忽视了前劳动力市场教育歧视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应用Neumark分解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前劳动力市场教育歧视对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城乡劳动力的工资差异中,由个体特征所导致的工资差异占71.47%,劳动力市场户籍歧视所引起的工资差异占17.53%,而前劳动力市场教育歧视造成的工资差异占11.00%。因此,只有综合考虑前劳动力市场教育歧视的作用,才能准确地估计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所导致的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北京等东部4个城市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测算了进城农民工工作流动的频率和速度,在对流动速度群体内部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导致农民工流动速度快的原因.主要包括:我国较低的产业技术层次及庞大的劳动力供需规模使流动的机会成本较低;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所形成的收入“天花板”效应,使农民工无法按照正常的途径实现工作地位的积累和收入的提升,只能通过不断地更换工作和工作地来寻找机会;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信息不充分进一步拉长了农民工不断地“试错”寻找符合意愿的工作的时间等.因此,农民工频繁更换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选择,流动性群体差异是社会经济体制投射到不同农民工身上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3.
就业刚性与产业升级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大的就业压力是造成我国多数产业过度进入的重要原因。低层次企业以尽可能低的劳动力成本和产品价格对高层次企业构成过度竞争 ,而使高层次企业和高档、优质产品受到压抑。廉价劳动力构成对高效率技术和资本的替代效应 ,制约产业的效率型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为依托的外贸结构也易固化低层次产业结构。由于低层次产业所容纳的过量劳动力处于低收入水平 ,其主要对低层次产品构成相应的需求 ,从而使生产和消费间形成低层次供求循环。针对这种效应 ,本文讨论了相应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妇女的发展程度体现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女性农民工,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中的弱势。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男女农民工在工资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农民工的收入低于男性农民工,女性农民工的月工资收入仅为男性农民工的73.94%,女性农民工的小时工资收入仅为男性农民工的73.36%。通过控制人口等变量特征,发现女性农民工的月工资或小时工资都比男性农民工低20%以上。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发现男女农民工在收入上存在明显差异,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总工龄、工种对性别工资的影响显著;性别工资中不可解释的部分占3/4左右,农民工的工资可能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中农村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并且形成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情况,因此一些产业特别是出口产业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以较低的工资成本为优势进行竞争。文章分析指出这种大规模的廉价劳动力的供大于求状况不会长期存在,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劳动力素质,使大量的普通劳动力转变为高素质的人才,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倡节约型经济的同时,也要提倡对劳动力资源使用的节约和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参加就业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但是企业只愿意承担农民工的特殊培训费用,而不愿意承担一般培训费用。农民工自己也不愿意承担一般培训费用。因此,农民工的一般培训应视为公共物品,一般培训费用主要应由政府承担。我国应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体系,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费用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  相似文献   

17.
求职信息是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基础性资源,没有就业信息就难以获得就业机会,实现就业.在求职过程中,农民工深感信息短缺,求职不易.这主要缘于信息短缺问题.由于教育分化导致的信息获取能力的差异性、制度阻隔带来的信息接触机会的不均等性以及信息桥缺失引起的信息获取方式的滞后性,农民工处于信息不平等地位,难以获得和占有信息,信息非常短缺.  相似文献   

18.
透过"民工荒"现象看其问题的本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曾令人担忧;如今,沿海地区的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又为"民工荒"所困惑.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意味着依靠廉价劳动力为生存条件的低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到了临界点,以歧视性农民工待遇为代价的竞争优势一去不复返了,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城乡二元体制必须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和变革.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正视农民工的局限性和过渡性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春天,在我国农村还存在无限供给农业劳动力的条件下,出现“民工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吸纳农业劳动力的非农产业部门支付民工的工资偏低,这使西方古典和新古典二元经济学家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已不适应我国国情。我们由此建立的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认为,利用工资的激励职能,即通过提高工资可实现工资与利润的共同增长,从而保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进行,直到我国完成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本地和外来劳动力所面临的就业机会和报酬的研究,本文揭示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歧视,是经济转轨时期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的产物。经验研究结果显示,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的工资差异,59%是由就业岗位间的工资差异引起的,41%由就业岗位内的工资差异引起。且工资差异的43%是由歧视等不可解释的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