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春民 《理论界》2007,(4):138-139
负文化是介于文化与反文化之间的文化现象。负文化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间接而潜在的,但对社会的危害有时比反文化还要持久。应该清醒地认识负文化和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采取特殊、积极、有效的方法消除负文化现象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明 《兰州学刊》2014,(8):186-190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农民能力建设,保护农民文化权益,构建农民精神家园。在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调研,深刻把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要促使政府、社工组织、村民三大主体共同参与以形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夯实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闪婚现象是农村婚恋研究领域新近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本研究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农村闪婚现象的产生以及快速发展。在对婚姻礼仪与过程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婚姻原有的文化意涵逐渐远去,这也即是本文所称的文化流离。婚姻仪式的极大简化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无力的表现,更是现代性观念冲击农村青年婚姻观念的客观结果。农村传统文化的流离与解体是农村青年闪婚的内在原因,而农村婚姻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消解对农村婚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论转型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桂芳 《兰州学刊》2004,(5):213-214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内核。转型期农村社区的重建和发展 ,彰显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问题。本文就社区文化建设兴起的背景、转型期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现状进行初步探讨 ,并提出构建农村社区文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文化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其实质是城乡文化的均衡发展,而社区文化建设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平台.通过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转型,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一体化社区文化管理体系,创新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和运行机制,可以改变文化生活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别.  相似文献   

6.
近代山西婚嫁论财现象的社会文化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嫁论财在近代山西具有广泛性和不可遏止性。这种现象的形成,既是几千年历史因袭重负下的产物,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附产品。站在今天的高度反观这一历史现象,它在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的同时,也给封建婚姻制度造成一些冲击。但毫无疑问,婚嫁论财不仅在近代,而且在当代也是一种亟待革新的陋俗。  相似文献   

7.
文化负迁移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梅 《学术论坛》2006,(9):185-188
文化负迁移是交际和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文章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及其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推进以文化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时,要在理论上加以宏观指导。文章总结了中外专家对文化负迁移的看法,以及他们的理论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最后提出了文化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文化:变迁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皇权不下县"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我国以皇权为中心,绅权、族权、宗权共同参与治理的农村社区治理文化。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促进了我国农村社区文化的转变,农民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均开始了现代性变迁。然而,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农村发展滞后,发展动力的缺乏和外部支持的不足等制约了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为此,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格局、构建新的社区认同等成为重建农村社区文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茂美 《兰州学刊》2008,(12):40-42
社会建设的最终载体是社区建设,而社区民主则是社区建设的保障前提,作为一种非国家形态的民主,社区民主的特点在于其直接来自于社区成员的认同,这一认同的心理基础就是社区政治文化。文章结合实证调查,分析了目前农村社区政治文化呈现的特点,并对构建当前农村社区政治文化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钟毓佑 《学术论坛》2001,(Z1):92-95
农村社区文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现代农村社区中的特定文化现象,在现代农村社区中,文化既包括一定区域内居民的信仰、价值、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又涵盖着特定区域内的语言、文字、组织机构和物质财富.作为农村社区的一种特殊标志,文化不仅是一个社区地域特征、人物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征的综合反映,而且是不同农村社区相互区别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村改居"社区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中的过渡类型,其文化形态表现出独特性。和谐文化是"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科学性、主体性、渗透性、开放性、实践性等基本原则,夯实思想底蕴,创新文化形式,从而促进居民个性发展,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应从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认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努力营造社区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社区居民共同生活于同一地域,在长时期的紧密联系中,相互交往、相互依存,产生了在行为模式、思想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俗民风等方面逐步趋同的文化现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建设和谐社区文化,人的因素最重要。人是社区发展的主体,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以人的需求为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充分满足人的个性发展、兴趣志向、创造能力发展的需要,为实现社区居民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社区文化建设要坚持有利于社区居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养老文化特别是哈萨克族养老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族人长期以来形成了敬老爱老、社区互助、邻里帮助、家族保障、牲畜保障和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养老文化.但是这种传统养老文化对于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积极引导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构建符合新疆区情的现代养老文化是我们当前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农村一些地区集体械斗、抗税抗法等恶性团伙犯罪比较突出。几千年来我国农村的小生产方式 ,造就了农民松散的组织特点 ,但在犯罪上却能结成团伙 ,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非法宗教文化、血缘宗族文化、地缘文化及封建行帮文化。因此 ,必须注重发展农村经济 ,加强法制教育及基层政权建设 ,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范体系 ,消除不良文化对农民的影响 ,预防农民团伙犯罪  相似文献   

15.
文化负迁移现象一直是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通过一项针对中国高校学生和在华外资或合资企业中方员工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情况,指出文化负迁移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但可以通过适度文化移情来增进交际双方的沟通与理解,有效减少或避免文化负迁移,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社区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基本构成单位,其文化层面上的架构和完善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性中对于文化的追求以及生活中的精神需要,人们对于社区文化的要求已经在向更高的层面上追求,要求适应社区的特有文化氛围和格调.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新型社区文化的认定;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之必然以及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之理念与实践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以期对其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宗教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在乡村社区中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利用宗教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努力消除其不良影响,是当前和今后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大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刺激了文化市场的空前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特别是科技的进步使文化的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出版印刷、互联网等多媒体的发展使人们在进行文化消费时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在文化市场日益繁荣的同时,一些有负面影响的问题也愈加突出。笔者就文化市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9.
张小莉 《人文杂志》2002,1(3):137-140
在“五四”之前的新文化运动中 ,新文化人面临价值主体空缺的文化紧张 ,毅然担负起重新建构价值体系的历史重任。他们从多方面对封建文化予以批判 ,试图建立新的资产阶级文化价值。新文化人自始至终存在着纯粹价值重建与服务政治社会的矛盾 ,这是其内部出现分歧的原因所在 ,也是文化现代化任务未能成功完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战略给农村社区文化发展带来了制度空间和历史契机,如何抓住机遇,合理利用城乡一体化带来的资源、制度等优势推动农村文化的突破性发展就成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在城乡一体化思路下,实现"送文化"和"种文化"的结合,培育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内生机制,增强社区文化的自发展能力对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意义。当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内容,社会资本对于培育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内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