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查尔斯·扎斯特罗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孙忠英 《社科纵横》2007,22(3):61-62
城市作为人类的聚居地,其形成和发展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人类社会与生物圈之间的联系,是人与自身生存的空间——城市,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否协调是关系到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3.
"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层面的体现就是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事实上是人类环境行为的一个不良客观结果.环境与社会是通过人及其行为的中介才具有了某种关系.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类,在现实中人们可以选择保护性的环境行为,也可以选择破坏性的环境行为.环境问题体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但它却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以环境行为及其可选择性问题作为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视角,遵循了社会学的基本假设,也因为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而获得了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和由此引发的生存困境是人类面临的时代问题,环境伦理是以深层文化的现实性去关切人类的存在,规范人类的思想与行为,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不但体现了人类为自身的存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本,而且表达了人类期望伦理或道德能够成为解决这一时代问题现实力量的理论设想.作为一种生存关切,环境伦理是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形上关怀;是实现人之为人的理论域义,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路向.其所蕴涵的人文情怀并不是由某种逻辑规定性确定的,而是由一种更为直接和感性的生存论承担起来的,并内涵于由环境伦理所启发的生活实践和人类自身的精神建构中.环境伦理理论品格的当代彰显必将对人类协调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潜在的和持续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生态人类中心社会学即将来临[俄]T.M.德里德泽生态人类中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同其借助社会结构和社会基础设施表现出来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富于重大社会意义的后果。“人—(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一及其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相互作用”这种格局取...  相似文献   

6.
环境史的主题一般认为有三大类,包括环境因素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人类行为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在人类社会变化进程中的回响,以及人类对待环境的思想和态度及其支配的人类影响环境的行为方式。在每一个类别之下,环境史可以研究的题目是很多的。正因为环境史的主题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以至我们可以很灵活地选择所要研究的对象。而当我们着手环境史的某一主题研究时,还需要明确环境史研究的基本维度,了解环境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认清环境史研究的基本目的。这样,我们就可能做出有创造性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生态化:经济社会发展观上的一场革命付丽芬,刘福森一、两种“环境”问题全面地看,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应当包括两个方面:(1)天然环境。就其本质来说,这种环境不能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我们知道,动物与环境是天然统一的,即天然的环境能够满足动物的生存需要。而人...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2008,(15):63-63
小组工作的互动模式以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为基础,同时受到互动和沟通理论的影响,主要关注小组成员(子系统)和小组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希望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达到增强成员个人和社会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几种伦理境界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成 《唐都学刊》2006,22(5):37-41
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来自对西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和超越。从对传统的强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的批判到弱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西方传统伦理学不得不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到伦理学的研究视域中,体现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伦理应对,这无疑是人的伦理境界的进步。而从动物解放/权利论到生物平等主义、再到生态整体主义,伦理的对象已逐步从人及其社会扩展到了动物界、生物界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尽管这使人在自然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但人的伦理境界也在被不断提升,充分展示了人的伦理潜力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伦理追求,体现了人对自身的超越,也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0.
人行为环境     
从人、行为、环境是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角度,探讨了做一个富有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以及人道主义的人对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人的行为文明是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揭示了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林学俊 《探求》2010,(1):22-26
人的生存方式决定着人关于自然的观念以及处理自然的方式。随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由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功利主义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价值导向,自然界不再是一个有生命、灵性的整体,而仅仅是资本获取最大利润的材料和手段,自然生态环境从此遭受严重破坏,人类社会发展陷入困境之中。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主动采取对自然亲和、友善的态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更高水平上重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人类从制造出第一把劳动工具起,就使自己和自然界统一起来。人类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自然界的劳动,就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实践。人类就生存和活动于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之中。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类在劳动对象身上打上人的生产实践的印记,使之原有自然形态和属性得到改造,从而成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这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因此,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
薛玲仙 《唐都学刊》2008,24(5):31-36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文研究<老子>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分析"道法自然"与生态系统平衡发展、"万物自化"与社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知常日明"与生态系统各组分适度增长、"知足不辱"与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去奢崇俭"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传承关系,探索在西部退耕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源流,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文化内驱力,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自觉性,巩固发展退耕还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绩效评价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很多地方也在进行形式多样的政府绩效评价或考核,但总的来看,政府绩效评价并没有成为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治理工具之一,它对政府行政行为的指导能力仍然有限,社会公众在政府绩效评价中参与度依然不高。政府绩效评价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与生存于其中的整个社会环境系统进行着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互动的过程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本文从生态环境的视角探讨我国的政府绩效尤其是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反思我们目前的政府绩效评价的研究倾向,并分析政府绩效评价生态环境对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话语:文化哲学的兴起彰显了20世纪以来人类生存的历史境遇。文化哲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回答和解决当代人类文化实践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历史境遇中,人的存在、人的生存及文化环境、文化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在一种  相似文献   

16.
一、环境问题——作为社会问题的提出环境和人类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人类为着生存就要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环境同时又制约着人类社会。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主要是适应和利  相似文献   

17.
风险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当下境遇,它表现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相依为命的社会环境出现危机;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支撑人信念的内在精神价值严重缺失。由此,人处于一种生存的焦虑中。要有效地化解风险社会人的生存危机,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价值观,构建良好的社会信任体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行全球包容性交往。由此,才有助于化解人的生存危机,使人能在风险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重大战略举措。生态省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山东省作为海洋大省,在生态省的建设中重视海洋开发与保护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海洋是一个巨大时空尺度的开放性复杂系统,它包含着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的各种过程。海洋以其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全球环境的巨大调节作用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并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人类进程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一、“生态山…  相似文献   

19.
郭伟和 《社会工作》2024,(1):50-61+160-161
社会工作理论来自一般社会科学,但并非机械应用社会理论,而是在理论启发下提升实践的有效性。社会工作理论是为了阐明干预过程和实践理由的理论,不是为了解释一般社会规律的理论。本系列论文(分为上、中、下3篇)系统评述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方式、构建原理,围绕社会科学中的人观、发展观和实践观,重构了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实践框架的理论分类模式,用生命历程理论和反思实践理论作为“人在环境中”的实践框架的理论基础,试图超越通用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论。本文是《重构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实践框架的理论基础》系列文章的上篇,着重对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来源和分类模式进行回顾与评论。本文认为,无论是大卫·豪借鉴组织社会学的二维四象分类法,还是马尔科姆·佩恩的基于建构主义发生学的实务模式归类法,以及与其类似的约翰·科茨的三分法,乃至罗伯特·穆拉利的基于意识形态的左、中、右的连续统分类法,都不是基于社会工作实践的核心概念——“人在环境中”的成长改变——来寻找理论资源,而是把某种分类框架套在了实务模式上,或者只是基于实务模式进行简单的归纳分类。这样恰恰导致理论与实践的断裂,并没有提出适合社会工作实践要素的真正理论基础。在...  相似文献   

20.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宗教信仰就是人类个体在面对巨大的自然界时那种弱小、无力的感觉,于是人们希望有一种自己之外的存在,能够时刻庇佑自己。而社会工作的国际定义是这样的:“社会工作职业促进社会变迁与人类关系的融洽,加强和解放人类对福祉的追寻。社会工作借助人类行为与社会系统等理论帮助人类更好地与环境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