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健全舆情疏导机制,将民间纠纷和基层矛盾解决在社区,已经成为新时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条基本思路。本文在此背景下以社区居委会舆情疏导机制为研究视角,结合学理与社会实践,对其功能与结构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2.
温淑春 《社科纵横》2008,23(1):132-135
维护社区稳定与安全,也就是维护和创造一种和谐稳定安全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从舆情研究的角度来看,社区的稳定与安全是影响舆情的重要因素,维护社区稳定与安全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舆情疏导功能,对于人民群众来说,维护社区稳定与安全是实现舆情疏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温淑春 《社科纵横》2007,22(12):130-13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宣传和动员的创新模式,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从舆情研究的角度看,宣传和动员具有舆情疏导的功能,尤其是以关注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着眼点,以积极激励和正面引导为手段,以营造积极参与的政治文化为途径的宣传和动员,能够激发广大居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和支持,促进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社区居委会作为矛盾纠纷调解的基层组织,经过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比较典型的舆情疏导方法。社区居委会针对社区内存在的政府与居民、物业与居民、居民之间、居民家庭内部和居民与其他组织的矛盾纠纷,巧妙运用舆情疏导的具体方法,对于维护社区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社区居委会作为矛盾纠纷调解的基层组织,经过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比较典型的舆情疏导方法。社区居委会针对社区内存在的政府与居民、物业与居民、居民之间、居民家庭内部和居民与其他组织的矛盾纠纷,巧妙运用舆情疏导的具体方法,对于维护社区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社区居委会矛盾纠纷的舆情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区内的矛盾纠纷日趋复杂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矛盾纠纷的调解作了深人研究。舆情疏导是社区居委会矛盾纠纷调解的重要方式,是社区居委会把社区居民的现实舆情作为矛盾纠纷调解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疏导方法来化解矛盾,从而最大限度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社区针对矛盾纠纷的舆情疏导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民众社会生活状况是舆情产生的基础,民众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是影响舆情的中介性社会事项,民众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是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居民实际问题是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状况、改变中介性社会事项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感受疏导舆情,是居委会舆情疏导的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陈月生 《社科纵横》2007,(9):125-127
舆情疏导是一个多学科理论交叉和实践性很强的概念。是以个体为基础的群体的舆情状况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给予区分梳理、通畅表达和启发引导,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和积极健康的社会政治态度的转化、改变过程。实质上,是以实现民众与执政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改善与和谐为目标的。是一种以政府组织主导的、社会力量推动的、通过采取积极的手段和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关系和舆论环境,并使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形成和谐与稳定的最优化的运转状态。  相似文献   

9.
社区居委会以及其它社会组织是实施宣传和动员的组织资源,通常是围绕着社区建设的各项内容进行的。社区居委会舆情疏导工作则是通过宣传和动员,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舆情疏导的,从而形成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0.
杨丽英  徐岩 《社科纵横》2012,(7):153-154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多元文化的影响,高校逐渐成为舆情多发地。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及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并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提出挑战。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要关注舆情引导,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11.
"舆情"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但又缺乏普遍共识的本土概念。本文对中国历史上舆情一词的缘起、运用、当前我国学术界对舆情概念的界定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舆情"与西方"public opinion"概念的关系及区别。  相似文献   

12.
赵剑 《社会工作》2011,(22):27-29
哈贝马斯意义上经典公共领域概念是国内外社会政治文明研究中的一个前沿性问题。新时期,由网络媒介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中国社会公共领域范畴的重塑或超越。同时,在当前网络公共领域社会化的中国语境下,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功能与建构研究对我们探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及民主进程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力求以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具体恶搞事件为例,阐释网络公共领域的相关公共参与和社会功能问题,并进一步寻找出国家与社会相关实体对其积极构建路径的有利因素,促进公民公共参与和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进行的民意调查中,研究者们无论采取哪种具体抽样方法,均需要以居委会提供的户口登记信息为抽样基础。随着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大,依靠户籍信息抽样容易导致抽样覆盖范围存在偏差。在此背景下,空间定位抽样技术应运而生,该方法作为一种崭新的调查技术,使被调查对象的人口特征更具有代表性,对较为敏感的民意研究具有开创性地意义。本文阐述了传统抽样技术的弊端,介绍了空间定位抽样技术的兴起过程,并对该技术的具体实施步骤及难点进行了解析,最后提出了该法的两大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4.
温淑春 《社会工作》2009,(10):61-64
现代社区作为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经济社会组织的聚集地,居民与社区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密,而作为社区中人们归属感和凝聚力体现的社区文化建设便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对社区文化的特点、作用及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对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善社区公共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社区公共服务,丰富社区公共服务产品,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不清晰与社会管理的不完善是社区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权力将逐步向社会组织转移,改善社区公共服务就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有效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要求政府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科学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因而,政府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将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的改善和和谐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刘春斌  程翔 《社会工作》2008,(14):62-64
公共关系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具有十分独到的地位和突出的作用,这是由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公共关系的理论是在不断追求诚信、和谐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我们党的教育事业在新时期的一项系统工程。大力开展公共关系,树立高校良好形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发展公共关系是转变高校管理职能的必然需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开展高校外部公共关系,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林竹 《社会工作》2008,(10):45-47
社区居委会是城市的最基层组织,它应该是汇集社情民意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中社区居委会在汇集社情民意过程中还存在着障碍。本文将对形成障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克服障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