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傅再军  商茹  任宏  赵平 《社科纵横》2014,(12):91-96
笔者用自制的《云南省城市空巢老人对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问卷调查表》,对云南省会昆明和丽江、德宏、红河三个地州市的560位城市空巢老人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得出目前云南城市空巢老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和现有养老方式相比,选择家庭养老的人数下降,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人数上升。另外云南城市空巢老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与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儿女孝顺情况显著相关,与患老年慢性病多少、婚姻居住状况、收入来源、收入情况、居住地生活服务医疗条件、环境条件无显著相关;政府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保障、居住地的文体活动与昆明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显著相关,养育子女的情况、子女离父母的远近、收支结余、拥有住房情况与地州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显著相关。为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家庭养老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在抓好机构养老,为特殊老人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为家庭养老向社区居家养老的过度打好基础。要加大地州市养老体系的建设,缩小中心城市与地州市的差距,让全体老年人同等养老,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北京地区子女移居国外的老年人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子女移居国外而其老年父母留守国内居住的新移民家庭代际情感支持的影响因素。这些老年父母认为女儿、已婚且育有孩子、提供日常照料、收入越高、越孝顺的子女,与自己的关系越亲近。同时,自身身体健康状况越好、非独自居住的老人,越趋向认为其与子女的情感更亲密。移居国外的子女与国内居住的子女在对父母情感支持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老年父母与移居海外的成年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并没有由于空间距离拉大而疏远。  相似文献   

3.
崔炜 《社会福利》2011,(1):38-39
老龄化的挑战与社会工作的回应人口老龄化与家庭空巢化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53%,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到21世纪40年代,将达到峰值3.2亿。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老人的家庭空巢化趋势日益凸显。“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亲人照顾的老人,或者是无儿无伴的孤寡老人,或者是与儿女分开居住的独居老人。据统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6年CGSS数据从老人的角度出发研究老人的居住模式与养老资源获取之间的关系,同时来验证谢桂华利用同样的数据从子女的角度出发对老年人居住模式与子女赡养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本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居住模式和居住距离对于老人从子女那里获得的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上的影响基本与谢桂华的研究一致,但是居住模式和居住距离对于老人从子女那里获得的精神慰藉的影响不同。本文中居住模式和居住距离对于老人从子女那里获得的精神慰藉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本文认为女儿在养老的三个方面的作用已经超过儿子,这也与谢桂华的研究有所不同。而在子女数量对于老人养老资源获取的影响上验证了谢桂华的研究,即子女数量对于老人养老资源获取没有显著影响。可见,从老人的角度出发所得出的居住模式与养老资源获取的结论与从子女角度出发的分析结论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4.86万,占全区人口12.8%以上。子女不在身边,生活难以自理,越来越多的城市独居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面临如何养老的难题。近年来,信州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社会化,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挖掘公办机构潜力;引进民间资本参与,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试行居家养老。三把“钥匙”开启社会养老“心锁”.  相似文献   

6.
加强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伟  陈婷婷 《学术交流》2013,(1):147-152
在我国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并且城市空巢老人不断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城市空巢老人存在经济收入普遍偏低、生活比较拮据,日常生活上缺少照料和关心,身体健康状况普遍不佳、患病率比较高、医疗保健费用偏高,心理上感觉比较孤独、缺少精神慰藉等问题。加强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有: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服务;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保障;改进和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开展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务保障。只有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才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社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7.
“空巢”是中国科技与社会发展、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必然。日益增长的“空巢老人”为国家福利、代际和谐和社区照顾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从社会保障的视角,采用健康自测量表(SRHMS),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维度,对昆明市10所养老机构和18个社区的289位空巢老人和212名非空巢老人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空巢老人社会健康与心理支持令人担忧。文章就构建“空巢老人”长期照顾网络作了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余超  阳雪 《社会工作》2011,(16):70-72
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新空巢家庭为例,在研究中年空巢夫妻情感支持状况的数量和质量层面的基础上,认为子女的离开对中年空巢夫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子女离开后,中年空巢夫妻的适应状况良好,情感支持内容丰富,同时情感支持提供者与情感支持接受者之间的互动频率与情感支持的作用密切相关,并提出精神自养应成为中年空巢家庭“养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娟 《社会工作》2011,(22):85-87,66
以笔者2009年6月至9月对南京市36家养老服务机构及其入住老人的调查数据,探讨城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构成及其影响因素,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服务质量构成五因子模型为:硬件设施、经营管理、服务软件、家的氛围、区位环境。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养老机构性质、文化程度、性别、婚姻状况、家人来访、是否有养老金和医保、与朋友相处情形七变量对服务质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娟 《社会工作》2011,(11):85-87,66
以笔者2009年6月至9月对南京市36家养老服务机构及其入住老人的调查数据,探讨城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构成及其影响因素,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服务质量构成五因子模型为:硬件设施、经营管理、服务软件、家的氛围、区位环境。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养老机构性质、文化程度、性别、婚姻状况、家人来访、是否有养老金和医保、与朋友相处情形七变量对服务质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许加明  蒋晓玲 《社会工作》2015,(2):35-40,59,126
随着我国空巢家庭的比例越来越高,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居家养老是当前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理想化的养老模式,但仍存在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等困境。为提高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一方面可以组织空巢老人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搭建智能养老平台为空巢老人提供多种类型的智能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2.
婚姻家庭生活对老年人晚年幸福十分重要.通过对广东城镇1265位老年人的问卷调查,从居住、代际关系、婚姻状况及老人精神情感等5个方面分析了城镇老年人婚姻家庭生活状况,结果显示多数老人钟情于家庭养老,渴望子女精神关怀,婚姻及家庭生活整体较好但个体差异较大.建议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社区为老组织建设,针对不同类型老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从而造成大量的"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具有少子老龄化、身体多病且精神空虚化、收入水平低且劳动强度大等特点。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困境。为此,加强孝德文化教育,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良好氛围;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并加大农民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为家庭养老创造人力条件;鼓励"空巢"老人将土地使用权返还村集体,由村集体对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将土地收益进行分红;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养老新模式;加大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力度等,是应对这一困境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过去20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多数都把子女留在家乡,部分子女跟随父母到了城市。无论是“留守”还是“流动”,这些农民工子女的抚育和教育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和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2006年“珠三角”3000多名农民工的调查资料中反映的有关农民工子女的抚育和教育方式的分析,理解农民工子女“留守”家乡和“流动”到城市的影响因素,发现在控制了农民工个人和家庭因素之后,农民工来源地的区域差异仍然是影响他们的子女“留守”或“流动”的重要因素。“地区性壁垒”存在的原因和机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解放以后,我国城市老人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享有退休养老金,生活安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们在经济生活上基本上不再依附于子女,这些情况必然会影响到老人生活观念的变化。根据我们对1983年5月21日年满60岁及其以上的上海市区老人生活的抽样调查,城市老人的生活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其特点主要如下:一、在经济生活中,“自立型”逐步取代了“为儿辈型”城市老人在对经济生活的看法中,认为“应该节约”一些的有341人,占55.63%;要为“儿辈省一些钱”的有69人,占11.26%;认为“自己高兴怎样用就怎样用”的有127人,占20.72%;认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老龄化、少子化社会背景下,通过分析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从代际关系、文化观念和个人因素三个角度分析独子老人养老安排及其影响因素,讨论独子老人面对的养老问题.研究发现独子老人及其子女的经济状况、独子老人的养老观念对养老安排具有显著直接影响.尽管代际关系不是养老安排的直接影响因素,但代际关系中的情感亲近...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4.86万,占全区人口12.8%以上。子女不在身边,生活难以自理,越来越多的城市独居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面临如何养老的难题。近年来,信州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社会化,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挖掘公办机构潜力;引进民间资本参与,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试行居家养老。三把"钥匙"开启社会养老"心锁"。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媒体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空巢老人“孤独死”现象本质上是中国空巢养老问题的突出反映,更是空巢家庭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极端结果.随着中国社会的“少子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的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化发展,在“未富先老”“未备而老”的双重压力下,空巢老人“孤独死”个案将会持续增多.空巢老人“孤独死”拷问着社会道德良心,呼唤着家庭亲情伦理.日本社会高龄者“孤独死”问题是中国的一面镜子.中国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等责任主体必须未雨绸缪,进行养老资源和养老支持的充分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余超  阳雪 《社会工作》2011,(8):70-72
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新空巢家庭为例,在研究中年空巢夫妻情感支持状况的数量和质量层面的基础上,认为子女的离开对中年空巢夫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子女离开后,中年空巢夫妻的适应状况良好,情感支持内容丰富,同时情感支持提供者与情感支持接受者之间的互动频率与情感支持的作用密切相关,并提出精神自养应成为中年空巢家庭"养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去年国庆,家住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办事处王家曹村的黄培芳老人收到了子女送来的礼物——一份养老保险缴费单。15年的养老保险费一次性缴清后,黄培芳在年底满60周岁时就可领到养老金。黄培芳说:"现在我们村里子女孝顺老人,时兴的是送养老保险了。这样,儿女们减轻了负担,老人们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光知道养儿防老,俺当了大半辈子农民,做梦也没想到还能赶上享受这好政策,让国家给咱养老。"1月27日,家住胶州市北三里河村村民纪秉田老人第一次领到了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