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伦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普遍追求的目标,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体现出来的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基于服务型政府对行政伦理的特殊要求,我们有必要从服务理念、角色定位、行为模式和行政伦理制度内化等几个方面构建我国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伦理:  相似文献   

2.
乔娟 《社科纵横》2008,23(10):54-55
当前地方政府在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科学的价值体系, 对于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对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都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服务型地方政府价值体系构建的基础、纲领、目标以及需要树立的意识,作为对这一问题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概念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个由中国知识分子率先提出的概念,“服务型政府”实际上是中国社科界学者共同智慧的结晶。但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困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何谓服务型政府界定不清。现有服务型政府的定义存在缺憾,突出表现为普遍没有关注政府应该通过何种手段来提供有效服务的问题。政府只能以发展为手段来丰富公民的权利内容,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可持续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因此,只有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突出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手段问题,才能准确界定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陶鹏 《社科纵横》2013,(3):84-87
构建服务型政府正是应对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而创新管理方式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则是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政务微博作为基于此类问题所出现的应对策略之一,与构建服务型政府有着一致的价值追求和目的。政务微博在推动政府转变职能、转变观念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推动着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社会管理的创新,使服务型政府的亲民性、廉洁性、高效性得以体现。为了加速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发挥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驱动力,运用政务微博引导公众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提升政府官员的网络文化素养,提高政府的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服务的持续创新,从而加强智慧化趋势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5.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生产力发展对制度变迁的本质要求,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的结果。所谓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为民政府,是有限政府,是法治政府,是有效政府,也是责任政府。鉴于目前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同时存在,服务制度尚不健全,构建服务型政府应树立并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政府的职能创新;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服务的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大众传媒及民意互动机制;同时,大力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政府效能。  相似文献   

6.
齐冬梅 《社科纵横》2008,23(2):64-65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仅要靠执政理念的转变和制度的创新,还要靠改革方式的转变与手段的创新.服务型政府要完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方面的艰巨任务,依靠人力与传统技术是难以实现的,而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电子政务,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的一次全方位改革。它需要政府树立全新的行政理念;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对公众的社会需求和所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8.
张品 《社会工作》2012,(8):61-64
服务型政府与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改善民生是推进政府转型的主要力量,并对服务型建设提出相应的要求。而服务型政府以民为本,是改善民生的主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政府绩效评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它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大的帮助。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即评估主体比较单一、评估指标不够科学、评估程序不够规范、评估手段不够成熟,提出了加强政府绩效评估促进社会和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龚维玲 《创新》2008,2(1):21-25
服务型政府是以全新的服务理念为支撑,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追求发展和进步的政府。它突出以民为本,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为中心,以"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共服务为特征的政府管理体系,形成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与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竞相迸发的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王鑫 《社会工作》2008,(20):61-64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形势非常严峻,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政府社会保障政策能力建设。政府社会保障政策能力是指政府科学制定社会保障政策和执行社会保障政策的能力。为了切实提高政府社会保障政策能力,我们必须完善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问题发现机制、社会保障政策民主参与机制、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机制、社会保障政策评估机制、社会保障政策决策者责任追究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调整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为此,必须弄清楚“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的多层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揭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从而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形势非常严峻,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政府社会保障政策能力建设。政府社会保障政策能力是指政府科学制定社会保障政策和执行社会保障政策的能力。为了切实提高政府社会保障政策能力,我们必须完善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问题发现机制、社会保障政策民主参与机制、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机制、社会保障政策评估机制、社会保障政策决策者责任追究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调整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4.
李莹 《社会工作》2008,(2):63-6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营造群众基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发展社会事业,包括维护社会安全、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内容。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单元,实现社区和谐也是营造群众基础的前提条件之一。和谐社区的建立,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健全的社区服务功能,充满爱心和活力的社区氛围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强调促进社会和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转变其新意主要在于,增添了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和谐的内容,而这里所说的社会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属于广义的社会观;而社会学作为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则属于狭义的社会观。二者之间作为人类认识社会的不同角度或方式,有区别也可以互补。从广义的社会观向狭义的社会观转变是对社会认识的深化,在理论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狭义上使用社会概念,具体地分析社会问题的思想需要挖掘;其次,西方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需要吸收;再者,中国共产党建设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在全国执政50多年的经验教训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同时,也进一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于实现和谐发展的自觉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于实现和谐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实现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加强调和谐发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在实践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道路,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改善社区公共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社区公共服务,丰富社区公共服务产品,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不清晰与社会管理的不完善是社区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权力将逐步向社会组织转移,改善社区公共服务就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有效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要求政府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科学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因而,政府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将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的改善和和谐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福利经济学主流观点认为社会公共服务作为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供给。事实上,在众多市场经济国家,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成长和壮大有其现实和理论背景。相较于对立的、漠视和依赖,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中更呈现一种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