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在“当代中国妇女地位研究抽样调查──上海地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上海城市地区妻子的年龄在20~54岁间共同生活的夫妇进行了调查,并分析研究其家庭文化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近阶段的演变过程,以反映不同庭文化模式对上海妇女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反思与重构——对中国劳动性别分工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新  龙彦 《浙江学刊》2002,(4):211-216
本文从国家性质对于劳动性别分工的意义、具有符号象征意义的家庭劳动分工与社会劳动分工的互动以及工业化过程中劳动性别分工变化的多种形态三个方面入手,对中国近20年来的妇女劳动或劳动性别分工研究进行了反思性的考察。在强调用劳动的性别分工代替原有的单纯对妇女劳动的研究,以及发展本土化的劳动性别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下找出一种适合自身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校社会工作已经相当成熟,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传统学生工作模式功能上的欠缺为专业学校社会工作嵌入高校学生工作体系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在此制度背景下,笔者梳理了学校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借用社会互动模式视角,从“学校.家庭.社区”等方面对大学生小米这个典型个案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今天谁来做晚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少世纪以来,家庭厨房历来是女人的天地。在20世纪中,女人的这块天地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考察家庭厨房和厨房中的女人的变迁,能够发现20世纪中社会性别分工、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历程。本文通过对一个中国家庭中四代女性的访谈来考察研究她们与厨房的关系和变化,并以此折射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社会生活及其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薛红 《社会工作》2016,(5):88-1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并由此带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中国的传统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流动中的农民工家庭呈现出不完整离散化的拆分型家庭模式,这对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很多现实的困境。本文在回顾了城市流动对农民工家庭关系的影响、流动人口中的家庭亲子关系、流动人口社会工作干预现状这三方面的文献基础上,通过一项建筑工人“亲子关系”培训项目的社会工作干预的实践,试图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去发现“流动人口”的“家庭”。该项目强调了通过建筑工人的参与式学习和分享,梳理他们各自的家庭生活和关系的现状,学习增进家庭成员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促进和谐家庭建设。要改变流动人口家庭的现实困境,尤其是“只生不养”的儿童抚养难题,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善:第一从政策层面上,需要国家给予流动人口“困境家庭”以制度化的社会支持和相应社会福利的保障;第二从实践层面上,我们要将流动人口家庭服务的实践主体从“个体”向“家庭”转变,从家庭生态系统去回应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的各阶段的问题和需求,凸显出父母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妻子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传统性别观念和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留守妻子”正逐渐成为现今流出地农村的普遍现象。她们在生产劳作与家庭负担的双重挤压下、在情感眷恋与经济依附的双重困惑下生活着。这种现象在整体上影响着“留守妻子”与其外出务工丈夫平等地位的建构,需要进行积极的应对。  相似文献   

7.
俞宁  张玉霞 《社会福利》2003,(10):23-25
合肥市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孤残儿童除了采取机构集中供养、农村家庭寄养等养育方式外,还有一种全国首创的寄养方式——招聘“父母”进行家庭式寄养,即“阳光村”模式。这种在儿童福利机构内由双亲家庭同时代养多个孩子的养育模式,在国内同类儿童福利机构中还不多见。我们认为,“阳光村”模式应该是在现有多种儿童养育模式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现实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唇腭裂患儿的出生会给家庭成员尤其是患儿的照顾者带来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压力。本研究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唇腭裂患儿照顾者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在唇腭裂患儿照顾的家庭角色分工、照顾者面对患儿时的心理反应、照顾者对待患儿的态度、照顾者应对生活压力时的心理素质、照顾者关注的问题和需求、照顾者寻求帮助的途径与力度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在上述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唇腭裂儿童最佳照顾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蔡兵  陈朴 《探求》2004,(2):30-33
近年来,“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不断扩大。本文分析了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在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典型分工方式,对在这两种分工方式中出现的不同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对外资企业采取的技术控制手段与我国本土企业及政府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生就业呈现出灵活性和“慢就业”趋势。近年来,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形势造成较大冲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弃即时就业,成为值得关注的“慢就业族”。政府、高校针对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进行数据收集和调查,分析大学生“慢就业”现状、原因及社会影响,将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归类研究,探索导致大学生“慢就业”的主要原因,针对现状和问题,从高校、社会、家庭、学生等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作者近年来从事"社会学概论"教学的几点经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尤其是大力向学生灌输学术探索意识;把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放到突出位置;特别注意自编讲义和教材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高族 《学术交流》2004,(12):123-126
通过调查发现,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哈尔滨中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他们积极践行做人之本、弘扬传统美德、社会责任感增强、道德实践日益活跃占据主流。但是,由于其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也面临着价值与利益的双重挑战。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和道德实践资源短缺在制约道德水准的整体提升。鉴于此,应通过加强心理辅导、优化成长环境、对中学共青团工作创新等途径,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合力作用下,对少数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加以矫正。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流畅体验理论定义、特征及其在运动领域中的应用文献探讨,认为其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启示为转变体育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养成规律运动行为;明确学生技能水平,合理设置学习目标;优化教学方法,营造适宜运动情境;完善学习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西藏定向生肩负着发展西藏、建设西藏、为西藏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扎实做好西藏定向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西藏定向生的健康成长,既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事关西藏的长期发展与稳定。通过调查分析,总结东北林业大学西藏定向生思想特点,以其现存问题为切入口,积极探索西藏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家庭责任感是一种价值理念,在大学生的健康成才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本文是通过对四川农业大学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初步探讨当代大学生家庭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唤起或增强他们心中的家庭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17.
In their professional capacities doctors are often confronted with clients who present with psycho-sexual problems. At the present time Australian medical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very little instruction in the areas of human sexual behaviour.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ttitudes and amount of information possessed by a cohort of second year medical students compared with groups of first and fifth year students; these attitudes and levels of information are then related to students' sex, religious affiliation, strength of religious conviction, where this is seen to be relevant. It is shown that some areas of ignorance exist. The paper concludes by outlining some aspects relevant to courses in human sexual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8.
Children living in out-of-home care are at greater risk of poor educational outcomes compared to other children. To address their educational needs, several programs have been developed. Within a qualitative paradigm,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about their involvement in TEACHaR (Transforming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for Children at Risk), a specialized education programme. Eight students (aged 13 to 18 years) from the programme participated in individual,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Responses were analysed using Interpre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Participan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gramme provided individualized and flexible academic support, reduced their shame and embarrassment and provided them with more than academic support. They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ent–educator relationship, and the need for encouragement and motivation to pursue their educational goals. Finally, findings report on how COVID-19 impacts on student experiences of the programm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programs for students in out-of-home care conclude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9.
高明华 《社会》2010,30(5):193-216
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及其成员固定或模式化的看法。对刻板印象形成维度的研究,被系统地总结为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SCM)。本文对SCM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梳理。作者按照SCM的典范程序,进行了有效样本为115人的试验性调查和160人的正式调查,以问卷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对21个社会群体进行分类和评价,建立起了大学生关于21个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本文的研究试图突破以往的SCM研究仅限于发现事实的局限,尝试对形成特定群体刻板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作者近年来从事社会学概论教学的几点经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尤其是大力向学生灌输学术探索意识;把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放到突出位置;特别注意自编讲义和教材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