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工作》2010,(13):F0004-F0004
2010年6月18日至6月21日,江西省抚州市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袭击,降雨量最高达到587mm,抚州1市12个县区全面受灾,洪涝灾害给抚州人民带来了严重的财产损失。特别是21日晚上6点18分,抚河唱凯堤发生溃决,抚州市临川区的唱凯镇、罗针镇、云山镇、罗湖镇4个乡镇变成一片汪洋。  相似文献   

2.
赣鄱大地     
《社会工作》2010,(15):42-43
针对“6·21”抚州特大水灾,6月29日,江西省民政厅派出社会工作者队伍到灾区,帮助安置点灾民度过难关,恢复生产自救信心。据悉,洪灾发生后,江西省民政厅立即在全省范围内招募了5支社会工作者队伍准备开展灾后社会工作。先期派遣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是由江西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处、南昌市青云谱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以及江西师范大学联合组成的8人小组,在抚州最大的两个灾民安置点,为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群体开展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2010,(13):F0002-F0002
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来到江西抚州,察看汛情、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人民子弟兵,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图为温家宝在东华理工大学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  相似文献   

4.
第二十次全省民政会议刚结束,抚州行署常务副专员曹二俚立即召集全区12个县(市)民政局长开会,部署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要求做好参加会议人员先向  相似文献   

5.
在选举活动中,村民既是选举权的主体,也是选举活动的主体。对于政府来说,政府需要向村民传播选举意义,说服和鼓励村民行使投票权;对于候选人来说,候选人需要根据村民的信息接受心理,开展有针对性的说服传播,才有可能使自己当选。基层选举中,要尊重村民的信息接受心理,把消极的村民变为积极的村民,进而推动村民选举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6.
村民公共参与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公共参与是村民自治的题中应有之义,村民公共参与程度是检验村民自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阶段我国的村民公共参与存在着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层次较低、非制度参与行为有上升趋势等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程启军 《社会》2002,(10):23-24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推进 ,村民自治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在中国农村蓬勃兴起。现阶段村民自治虽处于示范性的初始阶段 ,但已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主和自治制度。所谓村民自治组织 ,即村民群众实行村民自治的组织依托 ,其功能是为村民自治提供组织条件以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村民自治的组织体系主要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构成 ,这四种组织又分为权力机构和工作机构。它们在村民自治组织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这些功能与各自的组织角色紧密联系。因此 ,本文将…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3):37-45
民主原则是村民自治的精髓,但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村民自治进程遭遇到了一系列困境,民主精神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越来越淡化,而与此同时威权主义的色彩却逐渐浓厚。重新反思村民自治,竞争性威权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如何摆脱竞争性威权主义的陷阱,走向真正民主的治理,是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救助     
《社会工作》2009,(17):36-37
从2008年开始江西省抚州巾先后在临川区、宜黄县、金溪县三地开展了针对低保家庭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指定了定点医疗救助机构,定点医院凭民政部门开具就医疗联系函接收精神病患者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一、先进地市萍乡市、抚州地区、景德镇市、南昌市、上饶地区、宜春地区、赣州地无、吉安地区。二、先进县市南昌市:南昌县、东湖区、郊区、新建县、安义县  相似文献   

11.
光荣榜     
江西省荣获第二次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市、区、旗)名单 南昌县万载县上饶市于都县 、江西省荣获第二次全国民政 工作全优乡镇(街道)名单 瑞金市壬田镇万安县涧田乡宜春市西村镇南城县万坊乡萍乡市上栗区彭高镇九江声得阳区谧浦街道 1997年江西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宜春地区民政局上饶地区民政局抚州地区民政局南昌市民政局吉安地区民政局鹰潭市民政局吉安地区:永丰县峡江县抚州地区:崇仁县黎川县宜春地区:万载县宜丰县上饶地区:上饶市第二次全省民政工作全优乡镇(街道)名单第二次全省民政工作先进 县(市、区)名单南昌市:南昌县九江市:修水县…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88年试行以来,村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令世人瞩目。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实行村民自治是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工作。其原因之一就是村民自治意识的问题。当村民自治意识尚未形成,或初步形成但还不成熟,村民自治的发展就比较困难;反之,村民自治的迅速发展则是有可能的。研究有关村民自治意识问题,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对村民自治意识检测指标的部分内容做一点初步分析。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因此,检测村民自治意识的指标主要是:认同归属意识、民主参与意识、助人服务意识、自我教育意识、依法办事意识。  相似文献   

13.
资讯超市     
《社会工作》2008,(3):31-32
我国成立国务院救灾中心,首届国际慈善论坛在京召开,民政部将再次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水平,“社工”一词在地方“两会”频现,深圳社工填补政府服务“盲区”,泉州鲤城区搭建社工发展大舞台,抚州爱心超市加大帮困力度……  相似文献   

14.
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有赖于村民的政治参与.广东省顺德市一农村的"村民自治"情况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接受教育程度偏低、传统政治文化影响和村民自治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农村村民政治参与度低的成因.解决的途径在于发展经济,努力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大教育投入,消除文化上的贫困阶层;培养村民具有参与型的政治文化素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保证政治参与渠道宽阔畅通.  相似文献   

15.
叶大凤  梁健德 《创新》2021,15(1):56-63
村民作为村庄环境的天然在场者与直接利益相关者,在乡村环境治理中发挥着其他主体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当前我国村民在参与乡村环境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治理主体失序、村民参与内部性紊乱、自主治理创新性不足、治理保障缺失等问题,导致其参与治理的有效性不高.上海市崇明区通过"全员治水"模式,在发挥村民参与治理主体性作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及启示.可考虑从重塑村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平衡治理主体间的权责关系、提高村民主体性治理的意识与能力、鼓励村民建立并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地方的经济与环保设施建设、构建长效的村民参与治理激励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破解农村环境治理中村民主体性参与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与乡镇政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 《社科纵横》2002,17(5):28-30
村民自治有利于基层民主建设 ,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但是 ,我国村民自治和固有的乡镇政权却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因此 ,一方面要加大乡镇政权建设的力度 ,以适应村民自治的要求 ;另一方面村民自治本身要进行制度创新 ,以实现村民自治与乡镇政权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村级治理中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核心。正是村民代表的代表能力构成了特定的村庄基础。只有通过制度建设使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提供给村民和村干部的收益大于建设所需的成本 ,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才有良性发展的希望 ,其效能也会因此增强。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民自治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重新修订,这为2001年颁布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提出了完善配套的要求,为了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的地方立法生命力,有必要立足广西农村基层自治实践,参照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其进行地方立法的完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高邮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工作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目前,全市村务管理出现良性运转的好兆头,涌现出44个村民自治示范村。1990年以来,这个市始终把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作为稳定基层、发展农业的大事来抓,专门下发“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工作意见”,成立村民自治工作班子,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农村干部群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针对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而农村社区建设可以为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提供需要的帮助并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农村基层民主社会良性运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