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想握住你的手,牵引你一步步远离黑暗冰冷,让社会多一个好人,让世界多一份和谐。多年来,辛勤的矫正社工们正是怀揣着这样一种信念,坚守在这个极具挑战性的岗位上,一路为迷途的人们送上冬日暖阳,擦亮满天星光,引导他们前行。我们深信,在矫正社工的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关爱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回归社会,回报社会。到那时,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2.
刘新莉 《社会工作》2011,(15):49-50
社区矫正社工面对的服务对象都是有过失的犯罪人员,其中有不少服务对象在人格上存在缺陷、认知上出现偏差、行为上存有劣根性,因此社工的工作环境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工作中时常有这样现象发生:一些社工由于人生阅历较浅、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方法欠缺等原因,在工作访谈中由于疏忽大意没有做好自我保护,结果反而被服务对象倒打一耙,让自己深陷困境,这让很多社工背上了思想包袱,感到委屈和愤怒。  相似文献   

3.
刘新莉 《社会工作》2011,(11):51-52
一年前,上海市宝山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准备远赴位于安徽的军天湖监狱开展狱内必访工作,要求社区矫正社工尽快对正在军天湖监狱服刑且一年内即将出狱的服务对象的家庭进行走访,为服刑人员捎上一封由家属撰写的规劝信,其目的是让这些服刑对象能够安心接受教育改造,让监所内帮教与地区帮教更加紧密地结合,为帮教工作的延续性起到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4.
沈繁翔 《社会工作》2008,(19):24-24
社工是一份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工作,也许我们没有镁光灯照耀下的风光,也没有一掷千金的豪气,但是我们始终用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对案主的真诚,为社会的和谐添砖加瓦,请和老社工一起来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5.
社工是一份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工作,也许我们没有镁光灯照耀下的风光,也没有一掷千金的豪气,但是我们始终用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对案主的真诚,为社会的和谐添砖加瓦,请和老社工一起来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6.
黄娟 《社会工作》2011,(3):47-48
2011年1月,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下进入深圳社工机构-深圳市融雪盛平社工服务中心,参访和体验一个星期,参与该机构和谐家园计划项目.一和谐家园计划是由深圳市坪山新区社会管理局主办,六家社工机  相似文献   

7.
孙蓉 《社会工作》2008,(23):42-42
董某,有多次前科,因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被判缓刑纳入社区矫正。作为帮教社工,我多次找董某进行沟通,加强对他的法制教育、在刑意识教育,但董某对社区矫正、社工都存有抵触情绪,不愿与社工进行沟通,消极对待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8.
年轻不是只有无知和轻狂,它同样承载着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矫正社工,更是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为和谐做贡献的神圣使命。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斗志和热情,笔者在宝山大场这片热土上耕耘了4年。面对那些失足青少年,感到惋惜,但也一直在钻研有针对性的尝试一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小结     
我们现在在岗的社工有两种分布:无处可留,坚决要留。坚决要留是因为对社工事业的热爱;无处可留的将社工作为一种职业观望与等待。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一定是有一个得益的群体。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提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基于民生的考虑,要让社工为社会最广大的人民大众特别是弱势人群服务,社会大众是得益群体。但我们同时不能忽视的是,社工作为群众的一部分,也一样要得益。社工事  相似文献   

10.
在星空下,你拥有一个属于你安全的、温馨的、愉悦的港湾吗?我们这里讲述的“星星港”故事,就不难找到答案。你还能倾听到一种呼唤,就是“星星港”的成员在社工王子美的带领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在助人自助、助人互助的关爱活动中,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弘扬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倡导社会公正,追求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助机制。  相似文献   

11.
心灵的救赎     
参加了三次上海市宝山区社区矫正分阶段集中教育,让我感受颇为深刻。在集中教育会上,社工老师给我们讲述了社区服刑和监狱服  相似文献   

12.
刘新莉 《社会工作》2011,(19):46-48
帮困解难工作在社工的日常工作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也是最能体现社工专业化性质的工作内容,其中推荐服务对象就业是帮困解难工作中的重头戏。所谓“一人就业、全家幸福、社会和谐”,从社会和谐角度来说,能够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仅帮助服务对象解决了经济困境,还能促进了家庭和谐;从社区稳定角度来说,能够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中旬,深圳司法社工在香港黄宜洲小岛上完成了两天的历奇活动。漂浮海面的黄宜洲小岛是一个良好的野外环境,在辽阔的天宇下保持着几分静谧,为“历奇”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历奇”活动从简单的热身运动开始,让每一位参与者在社工的领导下,用三分钟完成了各种简单的体育运动,当我们每个人都气喘吁吁,都感觉到腰酸腿痛时,共同地意识到平时缺乏锻炼,身体在向我们自己投诉了,所有的参与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体上了,开始关注共同的问题。同时在热身运动中,所有参加者开始相互熟悉起来,“历奇”活动从一开始就在吸引每位参与者,让每位参与者融入小组环境。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我成为一名社区矫正社工。作为一线社工最大的幸福是来自对象对我们的认可和帮助到他的满足感。开始做社工时对这份职业有一个美好的憧憬和远景,当时的薪金和待遇(专科月薪1500本科2000)还好,同时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各方面还是比较满足。但3到4年以后,就会产生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5.
唐斌 《社会工作》2008,(17):54-59
2003年8月,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始招聘从事禁毒、社区矫正、青少年事务的社工,同年11月,经过岗前系统培训的首批社工正式入驻社区,并为社会层面上的吸戒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三失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2004年2月,上海市Z社会工作机构(以下简称Z机构)及另外两家社会工作组织一起正式举办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6.
2004年的10月底、11月上旬,我到香港协青社实习。虽然只是短短的两个星期,但是我真正感受到做一名真正的社工的氛围,学习到做一名真正的社工的技巧,体会到做一名真正的社工的幸福。在协青社做一名实习社工,我体会最深刻的就是协青社的两句金句,“先要设法使人爱你,然后自然就会很容易使人服从你”、“要爱青年所喜欢的事,那么青年也将会爱你所喜欢的事”,其中一个“爱”字让我感受最深刻。之前,我在教科书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中,讲到案主和社工之间的专业关系时,强调的都是同感、真  相似文献   

17.
矫正社工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对服务对象的关注往往更多地放在就业和增强法制观念上,而对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关注不够。为了保证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质量和效果,关注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甚至超过介绍就业。只有使服务对象的家庭和谐了,有了强有力的家庭支持系统,才能更好地增强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从而预防和减少犯罪。  相似文献   

18.
心灵的救赎     
俞斌 《社会工作》2009,(17):64-64
参加了三次上海市宝山区礼区矫正分阶段集中教育,让我感受颇为深刻。在集中教育会上,社工老师给我们讲述了社区服刑和监狱服刑的区别、罪与网的深刻含义和犯罪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始招聘从事禁毒、社区矫正、青少年事务的社工,同年11月,经过岗前系统培训的首批社工正式入驻社区,并为社会层面  相似文献   

20.
与阳光、自强等社团不同,新航有矫正社工的性质。社区矫正社工主要是协助司法行政部门对社区服刑人员和5年内的刑事解教人员开展帮困解难、管理和一些服务的工作。社区矫正是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另外一块是刑事解教工作,是完全的服务与帮教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