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我到香港时间很短,没有很深的体验,不过从一些小细节小事情上却对港人的有序与专业感触颇深。香港的生活节奏很快,人们总是行色匆匆,但港人在十字路口,却真是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即使很小的  相似文献   

2.
西西的许多小说都把香港这座城市当作最基本的诉求对象和审美对象,从不同层面展示出香港特有的生活景观和民俗风情,这是取材于香港生活、以港人的眼光来反映这个城市的人文景观,塑造这个城市的形象的,这就是西西小说都市性的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3.
到过香港的人,大多会在感叹香港经济繁荣同时,也感叹香港人的环保意识。香港作为一个弹丸之地,经济却异常发达,而且人口众多,按理说,香港的环境应该差得不行吧。其实不然,香港的环境却出奇的好。香港人的环保意识,在小范围讲,就是城市卫生意识。走到香港的大街小巷,很难见到纸屑\烟蒂、果皮等垃圾,更不要说杂草、树叶之类了,甚至纵横交错的马路上也没有这些东西存在。香港星级宾馆、酒店的卫生情况就不必说了,因为有严格的卫生管理条例相约束。仅是街头的小食店其卫生状况也是内地的同行所不能相比的:空调始终开着,顾客一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发展市场经济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看到香港问题是由中英之间三个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同时,充分认识香港发展市场经济的历程,对于贯彻执行“一国两制”和发展中国内地的市场经济都有积极的意义。英国在强占香港以后,着手在香港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使香港在政治上脱离中国的同时,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式的市场经济道路。本世纪下半叶,香港凭借着市场经济的制度和全体港人的努力奋斗,实现了经济起飞,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由此,香港不仅对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在对内地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上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香港问题上实施宪法,因充斥着法理争议与政治争拗,始终是基本法研究领域的难点。经过梳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针对香港问题通过的规范性文件,发现在涉及"解决《中英联合声明》的批准""创设香港新宪制秩序""处理香港政改争议""行使法律解释权"和"决定特区租管地"五方面问题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至少在33份规范性文件中实施了宪法。由此可见,宪法在涉及香港问题上加以实施绝非纯粹的学理想象,而是真实存在的现实问题。当然,现有的宪法实施模式在宪法条文的选择及实施方式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这其中既有法律理念的原因,也有政治考量的因素。应看到,在基本法逐渐被香港法院"宪法化"的趋势下,提炼宪法在香港实施的原理,不仅有利于澄清宪法在香港宪制结构中的地位,而且对提升港人的国家政治认同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靳东 《社会工作》2009,(17):59-60
说到香港,相信世界上每个有所见闻的人都会知道这个国际都市——经济繁荣、物质发达而又活力四射。说到安远县,恐怕就没有那么多人知晓了——它只是江西赣州市下辖的一个偏远县城。而这个小县就在香港同胞饮用水源东江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7.
方歇 《今日辽宁》2012,(6):122-123
提到"八卦城",时下之人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香港",没办法,香港娱乐周刊多、小报多,明星扎堆、狗仔敬业,想不八卦都不行,但香港是港城,俯瞰香江其城建规划上却一点八卦的痕迹都没有。我到桓仁,想看的东西很多,其中就包括真正的八卦城一桓仁乃是中国正史史料中惟一有记载的八卦城。沈阳南市场有八卦街,浙  相似文献   

8.
《社会》1981,(1)
社会学在香港的历史颇为短暂,始于五十年代初期。然而三十年来,社会学在香港的发展速度,却不逊于其他学科。在五十年代初期,一些中国和英、美的社会学者移居香港,在一些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学课程,六十年代中期以后,社会学在香港迅速发展。时至今日,社会学已成为香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也发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9.
山塘湾,一个小得除了当地村民,几乎没有别的人记住它、甚至提到它的地方。它位于江西寻乌县长安乡。然而,在那深冬腊月里,这个小地方却发生了一场令人不寒  相似文献   

10.
李秀卿 《东西南北》2012,(10):18-20
从测量师到香港特首,一个没有公务员背景的香港人终成为香港公务员的“老大”,这是一部现实版的《狮子山下》。  相似文献   

11.
正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市井街头的生活气息;高大上的米其林餐厅、亲民可靠的老字号;童话梦幻的迪士尼、刺激有趣的海洋公园;芳草碧海的塔门岛、小清新的石澳;传统渔村长洲岛、日落很美的南丫岛;香港虽然不大,却总有让你一去再去的理由。仕世界众多城市当中,香港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突围而出,晋身全球闻名遐迩的国际大都市。历1997回归、金融海啸、2003年SARS爆发等一系列风风雨雨后,香港依旧保持着一种其它城市无法复制的美。20年前,大陆人去香港旅游是一件难得的事,20年后,香港早已成为可以"说走就走"  相似文献   

12.
刘卫 《东西南北》2011,(6):8-10
深谙赌术的何鸿燊 面临人生最大的赌注。筹码正是他对财富的控制权 “人还活着,子女却迫不及待争财,甚至要对簿公堂,这在香港怕是绝无仅有,闻所未闻。”一名香港大律师对记者连声感叹。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浪潮电影在本土美学实践的代表作,严浩的《似水流年》借助西方现代电影语言进行了电影内涵、意义表达的艺术实验,开拓出了一片不同于香港主流商业电影的影像空间。《似水流年》具有多重美学意蕴,反映了城乡切换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变,也意味着因时间与空间中的移动,人的精神结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发生了改变,而这恰恰说明,个体或群体的主体性在城乡切换的多元建构中至关重要。该片展现了港人由于所处历史时空与母体文化存在的割裂性,同时也反映了其对中华母体精神的依存性,因此电影不仅具有中华母体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也具有现实意义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东西南北》2012,(12):73-73
杜月笙曾在昔日的上海滩呼风唤雨,但新中国成立后,村月笙没有留在大陆,也没有去台湾,而是选择了香港,这其中有很多隐衷。  相似文献   

15.
<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版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的书刊甚多,它们主要是论述欧洲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很少记叙中国抗日战争,有的虽亦提到,却没有给予应有的评价,甚至加以贬低和歪曲。例如英人利德尔·哈特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以极大的篇幅写欧洲战场,对英军在香港抗日亦着意描绘,但对中国抗日战争却一笔带过。苏联人乌斯基诺夫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竟说中国战场不是反法西斯的主战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英国著名民间机构"国民信托"发起了一项活动:列出孩子们12岁前必做的50项户外活动。我和女儿在家对比了这50项活动,大多数项目女儿都是一脸茫然,有的是条件不允许,有的是能做却根本没有时间去做,有的则是很简单的户外活动女儿却没听说过,八岁的女儿做过的只有其中的十分之一,比如放风筝,比如光脚走路、打雪仗等等。我小的时候在农村长大,这些活动都知道并且亲身体会过。两代人的童年对比起来,还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童年更让人印象深刻。女儿这一代是没有发小的一  相似文献   

17.
去年访问香港中文大学,颇留意于香港社会的公共秩序,时有感触,随手记下一些随感文字。甫抵香港,最初的强烈印象是它的繁华和拥挤。香港素被人称为弹丸之地,面积只有上海的1/5,新界尚有大片山地不宜开发,人口却接近上海一半。连年填海造地,仍不敷发展之需。九龙、港岛的闹市街,车水马龙,人流如潮,与上海的三街一场并无两样。但住过一段时日,我感觉香港的城市空间,虽稠密但不乱,人虽多却有序,许多举措值得上海借鉴:──广九铁路和香港地铁每天乘客以百万计,人流量和密度无疑远远超过上海地铁一号线,但在各车站出人口处一般…  相似文献   

18.
芳华绝代     
妞妞 《东西南北》2009,(9):14-14
那时,他和她都还没有什么名气。他是辗转在各个演艺吧或乡村舞台的反串演员。她是穿行于不同小舞台的萨克斯手。生活的境遇却相仿:一面为自己喜欢的艺术无悔坚持,一面为生存艰难奔波。  相似文献   

19.
正在李嘉诚的严苛要求和精心栽培之下,李泽钜扎扎实实、不偏不倚地沿着一个家族继承人的方向成长着。2018年3月16日对于绝大多数香港人来说,是一个算不上轰动却极为特别的日子。在长江集团中心的会议室里,年届90的"超人"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香港人对于李嘉诚家族企业的传承人,心里都悬着一个巨大的疑问。这一天,李嘉诚用一封简短却用词考究的发言稿回答了所有人的疑问。  相似文献   

20.
老破烂     
在北京,我的第一个老板是老破烂。老破烂没有姓名,老破烂也没有老家。他的据南腔北调,是一种我从来没听说过的怪话。老破烂也没有年龄,不过这可以猜测:他的脸布满皱纹,他的半秀头已花白,应该是60多岁,或者70多岁,总之是个老年人。老破烂却爱做小。他做我的老板之前,我们就是邻居,也可以说是同室。我俩的屋子原是一间小屋,房东马嫂在屋中间立了一块五合板变成了两间小小屋,我的小小屋门开在院内,他的小小屋门开在院外。他先我半年住在这儿,算是老房客。我来时,他殷勤地一个劲地喊我大哥大哥。我觉得不妥,因为我估计他的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