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资料社区服刑人员蒋某某,男,28岁,大专文凭,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蒋某某无兄弟姐妹,父亲因生重病长期病假在家,他与母亲共同开了一个保洁公司。  相似文献   

2.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争论具有重要意义。行为无价值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强调犯罪的规范违反性,与保护法益的刑法目的相冲突;突出刑法的行为规制机能,偏离了罪刑法定主义的实质;普遍承认主观的违法要素,导致认定犯罪的整体性,既混淆了违法性与有责性,也不利于区分未遂犯与不能犯,且不利于贯彻共犯从属性说;注重主观的正当化要素,不仅未能限制刑罚适用,反而扩大了处罚范围;采取规则功利主义,导致过度干预国民的行为。结果无价值论在防止过度干预、采取自由主义原则的同时,将违反刑法目的的事态作为禁止的对象,不仅能够克服行为无价值论的缺陷,而且可以在实现报应正义的同时,实现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  相似文献   

3.
刘军华 《求是学刊》2022,(2):152-160
把早期家族、家庭内部口头训诫的社会行为和话语用文字记录下来,再经过加工,逐渐凝定为家训文。周成王七年周公即将还政成王前,对成王以“毋逸”为主题进行训导谈话,由当时的史官记录下来,后编辑成篇,再编入《尚书》,凝定为传本《无逸》。由于《无逸》文本隐去了叙事框架,于是由一篇叙事之文演变成了论说体文章。《尚书·无逸》所反映的是在家族之内周公以家族长辈的身份,对成王从立身处世、治国理政方面进行教导,用简练的散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娓娓道来,语重心长,据题抒论,主题明确,家训体的文体特征在《无逸》篇中得以充分体现。《无逸》是现存同类文体的书面文献材料中最早的完整篇章,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题论说类家训体作品。  相似文献   

4.
四川汶川大地嵌破坏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也破坏了人类生活的扯会环境,带来了人的心灵创伤,也产生了大量的孤寡老人。孤老由于无赡养、无经济收入需要物质性支持;南于年老无劳动能力,甚至无自理能力需要工具性支持;由于丧偶、独居,缺少社会关系网需要情感性支持;由于封闭、对突发性危机缺乏知识准备需要讯息方面的支持。专业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要结合非正式的社会支持,通过专业技能恢复或重建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与讯息性支持四大系统,预防危机的产生,促进孤老灾后生活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儿女们普遍都不愿将老人送往福利院,一是认为这是不孝的表现,二是认为这样做会被人指指点点,让自己没有面子,尤其是当自己的父母被病痛折磨时,虽然明知治愈无望,但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持生命。这种情况下,如若再将患重病的父母送入养老院,岂不更是大逆不道的表现。其实,老人真正的幸福,是让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无疼痛、无恐惧和无负担的晚年!  相似文献   

6.
《论语·季氏》“均无贫”本意辨析王铮《论语·季氏》是一篇先秦时代的散文经典,后世学者注解颇多。原文记载有孔子这样一段话: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故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今人通常认为“均无贫”一语,是指财富分配及结果而言,如...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老年人社会福利领域确立了“一个转变,三个结合”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一个转变”:立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无劳动能力、无法定义务扶养人、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的福利保障,确立面向全社会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保障的目标取向,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进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秀生老弟与我相识有年。一日,他将其一部厚重的《一半的月光》诗稿交我先睹,希望我能谈谈读后感。这当然是对我的信任,可惜的是我不会写诗,更读不懂诗。我一直以为诗是一种神秘的文体,无天赋无灵感不能为之,而我正是这样一个“二无”之人。但是,在我将诗稿通读了一遍后,为秀生的勤奋努力而惊讶而赞叹,被他洋溢在诗中的澎湃激情所深深打动...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2004,(11):58-58
日前,青岛市推行“无墙式”养老办法,采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和推广农村养老保险两种措施,力争让全市每位无经济来源的老人,都能享受到实惠、所谓“无墙式”养老就是让全市的老人在晚年生活中,能够享受到有稳定经济来源的家庭养老,逐步在全市形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一种重要的新的资本形态,是一个企业精神财富和生命所在。不守“诚信”,或许可“赢一时之利”,但一定会“失长久之利”。无诚信就无成功。财富品质的核心是诚信,诚信立业,诚信致富。诚信乃做人之根本,有诚信才有成功。  相似文献   

11.
无与有是东方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老庄学说在阐述有与无的关系时,包含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其中无能生有的观点,既是本体论,又是方法论和人生境界说。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作为宇宙的本原,也是道的基本涵义之一。老子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作为宇宙本原的特征,也就是无的规定性,它被描绘成看不见、摸不到、听不着的恍惚、混沌状态。庄子在《天地篇》中也说:“泰初有无。”无能生有这样玄之又玄的观点,长期以来难以被人理解。而在当代的科学,特别是宇宙学、量子力…  相似文献   

12.
案例——原告侯兆民是×市北河村人,2004年11月初,其兄侯章群因病去世。侯章群生前残疾,终身未娶,侯兆民依当地风俗进行了土葬。接到举报后,×市民政局经调查认定侯章群既无子女、亦无亲属,即向侯章群生前所在的村委会下达了强制执行通知书,限期3天内起尸火化。但村委会未在送达回证上签字,也未履行。  相似文献   

13.
现实社会中,惊人的挥霍浪费、本可避免的事故、久树难立的行仆风尚、无所不在的投机心态,都是敬业精神匮乏这一时代瘟疫的典型表现。人们自身深受其害──无希望、无目标、无动力、无准则的“四无新人症”常见而多发,且似乎无药可医。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心理咨询的热门话题。敬业,何难之有?敬业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念、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品质。无论学生的学习、工人的做工、农民的种田、教师的教学、干部的管理、商人的经营,敬业精神都…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社会福利院建于1950年,其主要收养“三无”(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对象、社会弃婴、伤残儿童等人员。近年来,福利院在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同时,力争管理上水平,服务上等级,积极配合社会福利社会化,大力开展社会养老业务和咨询服务,打造环境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新型福利院。  相似文献   

15.
张世良 《社会福利》2007,(12):39-40
建立区域性安置场所 流浪乞讨人员属特殊困难群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所在地区贫困,年收入偏低,社会保障不到位,基本生活保障有困难;二是家庭贫困,生活无保障;三是身体残疾,无生活来源;四是痴、呆、傻遭家庭遗弃;五是懒惰,不愿自食其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08,(11):F0004-F0004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为了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国家电网公司向民政部捐资设立了国家电网“爱心助老”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全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社会福利机构中供养的无劳动能力.无扶养人或者扶养人不具有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调整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拓宽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将有更多城乡困难居民受益。政策调整后,除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外,还将中等及以下收入家庭成员纳入医疗救助对象范围。中等及以下收入家庭(不含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成员患7种大病住院费用救助比例,为个人自负医疗费的80%,救助标准与城乡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相同,最高救助额提高到5万元。同时,将城市“三无”(无子女、无收入、无依靠)老人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这两类特殊群体实行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18.
山水以形媚道─—论东晋诗中的山水描写[新加坡]王力坚西晋元康年间,郭象注《庄子》,重新兴起了玄学之风。郭象的玄学是以“万有独化”,取代了正始玄学的“以无为本”。正始玄学以“无”为万物(万有)之本,而郭象却说:“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  相似文献   

19.
张文义 《社会》2022,42(2):179-208
本文讨论了21世纪以来影响中国西南景颇人生活和社区走向的几个事件。这几个事件都有自身的逻辑,是主体选择和社会整合的结果,但在并置个体生命的起伏恩怨和变幻的社会历史后可以发现,这些事件呈现出无名和无关联性。这种“无”跳脱了自我和逻辑,逸出了结构和规律,成为生命的迷茫与贪欢以及社区的焦虑与新方向。对“无”的处理方式体现出社会超越性和生命之迷,凸显于旧结构将消未消、新结构将生未生之际,人在其中悬置伦理,可能迈向社会超越性,脱离集体表象控制,从而创造全新的社会事实,也可能陷入茫然、无所适从而又无所不用其极的生命之迷中。  相似文献   

20.
从欣赏到占有隔着一条道德的天堑,越之,雅趣皆无,强盗之流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