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依法执政理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创新》2009,3(2):78-80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的依法执政理念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广泛。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法制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等各方面论述,为依法执政理论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构筑了依法执政理论的总体框架,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通过依法执政,能够科学合理地处理国家政务,提高执政效率,而在这一过程中,则能够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依法执政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标志着执政党对国家领导执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开始。1997年召开的中共15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则完成了执政党执政方式的战略性转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终于找到一条社会主义条件下治理国家的有效方法及执政方式。这就是抛弃"群众运动",从"法制"走向"法治",从"依法执政"走向"依宪执政"。  相似文献   

4.
依法执政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依法治国和实现法治的过程,是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在依法执政方面还存在党法关系处理不当、党政不分等问题,通过将执政党的领导纳入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范畴,完善对执政党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等制度,提高其依法执政水平,加强其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麦佶妍 《探求》2005,(3):38-41
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虽然具有不同的基本内涵,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要全面贯彻和实施这一方略,作为执政党就必须坚持依法执政;作为政府就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6.
何峻 《社科纵横》2012,(8):20-26
市县党委是本地区的领导核心,既是党的组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党对地方政权的领导者,担负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使命。郡县治则天下治。市、县党委的依法执政能力如何,直接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能力。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依法执政方式的推行,市、县党委依法执政的认识和能力在不断提高。但认识模糊、程序不熟、方法不多、不善于依法执政的问题至今仍然比较突出。因此,要加强依法执政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程序意识;科学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执政的关系,逐步形成与依法执政相适应的领导方式;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构建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的运行机制;改革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党的领导、扩大民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法学素养,实现从人治理念向法治理念的转变。切实把依法执政引入党委的政绩考核体系,使依法执政成为地方官员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8):11-14
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提升党依法执政的能力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原因在于,提升党依法执政能力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当然之义和有力保障。提升党依法执政的能力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人治传统与人情社会的束缚,既得利益和利益固化的制约,考核评价机制的影响。要从三个方面来提升党依法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党员干部要勇于从过往人治思想的惯性与人情社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突破既得利益的藩篱,打破利益固化的局面,解决好制约党依法执政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完善党员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为提升党依法执政能力提供外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曾竹 《社科纵横》2006,21(2):18-1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要改革党的执政方式,实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近现代以来对国家政府治理行为的基本要求。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二者又具有密切的联系:二者都是法治原则的要求;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保证,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具体实现形式;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在政权组织形式制度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应对我国的政权组织制度进行改革,以实现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9.
依法执政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执政必须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执政党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宪政关系以及党与法的关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0.
依法执政的宪政价值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政党制度是宪政理念和宪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宪政价值。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道路的有益探索,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程序化和法律化,从而推动我国宪政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依法执政是我国宪政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只有依法执政才能实现宪政的实质价值和形式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海松 《社科纵横》2007,22(3):101-102
依法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实行宪政,在宪政建设中夯实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面对执政方式的转变,党内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实行宪政会削弱党的领导,不利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只有澄清认识,形成宪法思维,并在实践中树立宪法的权威,才能真正促进党的依法执政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杨国林 《探求》2005,(2):7-8,6
党的三大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转变党的执政方式,在实现执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党的执政本质,二要实现从注重人的能力到注重体制能力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及其基本特点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执政理念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带领民众为实现国富民强、社会和谐、民族复兴大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党的执政理念全面涵盖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方针、原则,充分代表了中国绝大多数民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执政成效是对执政成果和执政效率的概括,它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集中表现,是能否长久保持其执政地位的重要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政党的兴衰成败。因此,尽管政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等不同,但任何政党执政后,都希望以最小的执政成本获取最大的执政成效。政党的执政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并列起来一起提,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从执政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合法性等方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论影响政党执政绩效的几个关键要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党执政绩效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政党在执政中能有效控制公共权力,顺利实现本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进而有力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二是执政党以较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政党的职能,提高执政效率,以执政的显著成效获得人民的  相似文献   

17.
邓骄阳 《探求》2005,(2):42-43
执政资源是指党执掌政权并提高其执政效能所必需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条件,包括理论资源、组织资源、群众资源、制度资源等方面.党能否充分发掘和利用执政资源,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党的历史任务能否完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18.
党的执政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进行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首先在思想上要消除一个误区,即认为执政党就是必须直接执掌政权;其次,要遵循两条原则,即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和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最后,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即党政关系、党法关系和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党的执政能力,主要指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功能及其有效性问题。考量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至少应着眼于四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执政党所执掌政权的合法性与支持度;二是执政党执政之法律与制度的稳定性与有效性;三是治理社会的高效率与低成本;四是社会秩序与风尚的维系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执政能力关系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是党的核心执政能力即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能力至关重要。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的大变革时期,党的核心执政能力的现实诉求集中体现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与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创设以公正公平为取向的利益均衡制度。其目的是建立强有力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实现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