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EPA与泛珠三角经济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PA与泛珠三角经济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于2005年 1月 8-9日在广州召开, 会议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点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共同主办, 香港政策研究所、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广东佛山市高明区委协办,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承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和香港、澳门等地的专家学者约 80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院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教授等 20名专家作了专题演讲。研讨会深入探讨了在CEPA框架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格局下两岸产业合作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明  赵敬 《学术研究》2006,(1):65-67
2005年12月7-8日,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和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组主办,台湾经济研究所承办,广东佛山市高明区委和《经济前沿》杂志社协办的“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两岸产业合作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及海外的5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所提交的论文与发言视野开阔、观点新颖,反映了对两岸经贸关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经济全球化下两岸产业合作的背景会议分析了两岸经济发展与经贸关系现状,当前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特征与趋势,经济全球化格局下两岸产业合作的背景与条件,海峡两岸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机遇与…  相似文献   

3.
1997年香港的回归,“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将把粤深港经济合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如何适应这一向代的趋势,共谋香港、广东及深圳的长期共荣,是90年代中国的一个热点。今年7月27至31日,香港贸易发展局组团到粤与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深圳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新的挑战、竞争格局已然形成,深圳应该如何应对挑战,保持和创造新的优势?本文从城市功能定位、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深圳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并论述了深圳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认为重点在于城市定位,以选择主导产业、安排产业布局,继续深化与香港的衔接,与香港、广州等城市联合,并注重加强与泛珠三角的经济联系,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培育区域总体优势.  相似文献   

5.
"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00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增加消费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广东消费经济研究会于2006年1月10-11日在深圳市召开了“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来自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省委党校、广州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50多人参加了会议,并围绕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主要探讨了以下一些问题。1.强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水平是社…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10日,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香港作家联会、世界华文文学联会(香港)、暨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曾敏之与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会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 ,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和发展机遇。“三个代表”的提出就是基于社会经济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而社会经济的多样化又有助于实践“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8.
最近,《广东社会科学》和《南方经济》杂志两编辑部,在广州联合举行了一次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研讨会,四十名广东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就“构想”问题,从各个侧面进行了探讨。国内一些报刊,也陆续刊登了一些“一国两制”构想的文章。现将讨论中有关观点综述如下: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大家认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梁钊认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金融开放和金融安全的总体战略下,粤港两地充分利用《规划纲要》所授予广东关于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权限,以及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制度安排,突破粤港金融业合作的制度、体制、机制障碍,扩大对香港金融业的开放,形成以香港为龙头、深圳、广州金融业错位发展的大珠三角金融中心圈,进而提升香港作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并加快推进广东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深圳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于学军王连国在国际经济重新调整组合、国内经济改革开放全方位推进、“九七”香港回归日趋迫近的态势下,深圳目前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挑战。金融业作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支柱产业,如何在新的历史阶段抓住机...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我们社和太阳社看作同一个文学社团,但事实并非如此。文章从两个社团的人员组成、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的不同态度、以及国民党当局查封时的情况与当时新闻媒体的报道等方面作了深入比较,并对其代表人物蒋光慈、洪灵菲小说创作的题材、主题和风格不同的形成原因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文化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即指文化因素的资本化,能创造新价值的价值。文化资本具有不同于物质资本的特征:身份认同——文化资本的关键;以人为本——文化资本的特质;多元共存——文化资本的基础;价值实体——文化资本的内涵。当代中国文化资本生成以传统文化为良好土壤,以先进文化指明方向,以吸收世界文化为精华,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文化资本重在营造,这是发展文化经济和建设和谐文化的需要,为此要紧紧把握营造文化资本的基本路向,构建多元化的文化资本主体和主导者。  相似文献   

13.
郭世佑 《学术研究》2002,3(9):88-92
怎样看待辛亥革命与清末“新政”的价值与作用 ,至今仍然困扰着许多后世研究者。倘若从梳理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相互关系入手 ,摒弃那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 ,重在从学理上确认“新政”的两难困境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合理性 ,也许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赵沛霖 《学术研究》2006,(10):138-142
1993年至2001年连续五次举行的《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外学者提交了127篇学术论文,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年来海外《诗经》研究的新动向和特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今海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海外《诗经》研究对我们的启示有:一、建立《诗经》研究的世界观念;二、重视《诗经》学的传统,包括历代对《诗序》和诗教的阐释;三、发掘《诗经》在当代精神道德建设中的价值;四、重视学术观点的系统性和前沿性。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与《太阳》杂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杂志是当时日本言论界的代表性综合杂志。编者岸上质轩(Kishigami Shikken)曾采访梁启超,并在《太阳》杂志上刊登了采访内容,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也在《太阳》杂志上获得岸上质轩的几次介绍。梁启超和他创办的刊物为《太阳》杂志提供了中国改革志士的形象和他们所处的历史情境,《太阳》杂志也被梁启超及其同伴的报刊积极有效地加以利用。梁启超在上海办《时务报》时,已很关注世界各国近事以及国内各地新闻,使读者知晓政治动态和新的学问。参与《知新报》编撰的何树龄也很关心《太阳》杂志,根据何树龄寄给岸上质轩的书简可知,何树龄比梁启超略早就与岸上质轩有了交往。通过《时务报》、《知新报》以及《清议报》,梁启超一直与《太阳》杂志保持着联系,在《清议报》阶段,尤使得双方的交流内容更加具体化。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中山大学法学院于2002年3月在中山大学举办了“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丁晋清 《学术研究》2006,(9):138-141
2006年8月17至18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南方日报社、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和佛山市委、市政府在顺德区联合召开了“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广东”理论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共收到各类文章200多篇,经专家评审,有90多篇文章入选参会。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王华元向会议提交论文,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到会并讲话,省委常委、佛山市委书记黄龙云出席会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主持会议,120多位来自全省各级各地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前,与会代表在顺德振华社区和一些著名企业进行了学术考察。蔡东士…  相似文献   

18.
从“话语共识”的审视立场看 ,价值转化工程旨在肯定价值与知识经由财富达成的“时代性”关联、彰显知识与智慧经由心灵实现的“人格性”整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经由体制走向“工程性”的革新 ,同时 ,也凸现了包括深圳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对“经济与文化互动”这一现代化境界的智性诉求  相似文献   

19.
黄天骥 《学术研究》2006,(11):117-121
“乾”卦的字形应从徐铉释义,取太阳上升之意,不宜从闻一多龙星之说。爻辞所称之“龙”,应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蛇”来解说。按还原的“龙”来解释“乾”卦各段卦文,辞意可以逐一落到实处。《易经》文字出现的先后关系是:先有爻辞叙事,次有爻辞占断,再被归纳出卦名,最后作总的把握与占测,于是出现卦辞。  相似文献   

20.
曾令存 《学术研究》2003,(6):129-132
“十七年文学”(包括“文革文学”)已日益成为学界关心的话题。有论者认为这是90年代以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文学史意识觉醒”的一个标志。但事实上,90年代尤其是近几年来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卷土重来”不过是个“形式”,“形式”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才是评说之意义所在,如福柯所言:“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时代,而是讲述话语的时代。”“评说的距离”(时间)将决定着“距离的评说”(结论)。许多曾经参与“十七年文学”“事件”构造的“当事人”,后来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