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查三世》是英国伟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本文对剧中安夫人的形象进行解析。从表面上看安夫人具有“红颜祸水”意象,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厌女情结”的认识倾向。但通过对安夫人形象的深层分析和重新构建,不难发现安夫人形象其实暗含着另一种“替罪羊”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安夫人成为“替罪羊”的原因以及理查寻找“替罪羊”的心理动机论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勒内·吉拉尔从“模仿欲望”出发考察古典神话的起源。在原始神话中普遍存在着“迫害文本”的四个范式的扩张与变形。普通“迫害文本”只有受害者的第一次的转变———不幸的转变 ,然而神话进行了第二次转变———幸运的转变 ,即神圣化的转变。这两种转变构成神话的替罪羊机制。但是后来的神话由于受到柏拉图理性哲学和社会道德的影响 ,经过改编和传播 ,逐渐淡化、消除集体暴力 ,最后掩盖、甚至粉饰集体迫害。《西游记》存在替罪羊机制 ,并掩饰集体迫害  相似文献   

3.
替罪羊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原始农业社会和西方文学的源头<圣经>.运用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荆棘鸟>中戴恩的替罪羊形象,指出戴恩不仅是祖先及父母过错的替罪羊,而且是自身负疚感和坚韧献身意识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4.
方伯谦在甲午黄海海战中途退离战场,并非“临阵退逃”,而是违犯《北洋海军章程》关于“临阵擅离部位”的军规。方氏被杀并非由于丁汝昌、刘步蟾之诿过诬陷,成为他们的替罪羊。是专制主义法制造成冤案,方氏成了专制主义法制和皇权至上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5.
在公吏位势最为低谷的南宋时期,“公吏世界”说反而甚嚣尘上,历史书写与历史事实之间巨大反差的背后,必然存在诸多隐讳的悖论。“公吏世界”几乎是“公吏作恶”的代名词。公吏“恶象”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公吏是官府善政的失语者,基于与科学人性论存在诸多相悖之处的儒家人性论,公吏先天就不可能出现在善政书写中。不仅如此,公吏还是官府恶政的替罪羊。南宋州县官违法征税是常态,却不愿坦然承担违法恶名,遂将恶名转嫁公吏,反复宣称公吏是违法征税的最大受益者。同时,公吏还是官户豪横的替罪羊。官户非法攫取了社会大部分财富,但士大夫的书写却极力强化本为帮凶的公吏的关键角色,反而极力淡化官户的豪横形象。在塑造“公吏世界”的过程中,士大夫成功地让公吏成为了社会负面的关注焦点和社会矛盾的缓冲阀。  相似文献   

6.
在<红字>这部小说中,霍桑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四个不同意义的替罪羊:齐灵沃斯、海斯特、丁梅斯代尔和小珠儿,而且赋予每个替罪羊应经历的仪式,从而完美地呈现了替罪羊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母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评论中存在的缺欠,采用原型批评理论,从替罪羊原型,艾米丽与替罪羊及艾米丽的替罪与危机的解除三方面来重新解读《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对艾米莉的替罪羊特征及悲剧的解读对理解福克纳的其他作品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应用勒内·吉拉尔替罪羊机制分析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研究表明,小说的主人公宠儿是奴隶制下黑人社区的替罪羊。小说围绕奴隶制导致的社会和文化危机、给社会造成的普遍混乱;宠儿还魂报复犯下"混乱者"的罪行;宠儿的黑奴女性身份具备被选定为受难者的特殊标记;塞丝杀婴、黑人社区对宠儿的集体驱逐构成暴力本身四个方面的书写便是对勒内·吉拉尔替罪羊机制四个范式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三四五区间的联姻》是多丽丝.莱辛著名的太空小说之一,作品中描绘了很多古老的民谣和宗教仪式场景。从法国文学家勒内.吉拉尔的替罪羊文学分析理论角度看,《三四五区间的联姻》无疑是替罪羊迫害模式的一个典型范本。  相似文献   

10.
威廉·福克纳作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旗手,对现代社会的替罪羊机制感受至深,在创作中反复着墨于替罪羊现象,分别从种族、阶级和家庭三个层面刻画了一组替罪羊群像.从个体上看,这些人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阶级或家庭矛盾的产物,但作为一个最终命运相似的群体,他们则在各自置身的紧张窘迫的关系场中,代表着一种平缓冲突、恢复秩序的力量.福克纳通过对人物被强制负罪的原由及受罚的仪式化过程的描写,深刻揭示了社会不公正、不人道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替罪受害者机制由法国文学批评家、人类学家勒内·吉拉尔建构,是原始人类应对献祭危机的策略。模仿欲望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衍生冲突与暴力,致使社会秩序崩塌,献祭危机出现。替罪受害者机制在模仿欲望的驱动下寻找替罪受害者,于是集体迫害者指定带有受害标记的替罪羊。替罪羊将社群内的分散暴力转变为一致暴力,并随着献祭己身净化了暴力,由此献祭危机解除,社会秩序恢复,替罪羊也在此过程中经历了由极恶者到拯救者的两次变形。勒内·吉拉尔从文学经典、当代原始人仪式中寻找替罪受害者机制的证据,指出替罪受害者机制是人类文化的创世原则。  相似文献   

12.
汉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是主体民族,而以汉族后裔为主体的海外华人,除新加坡外,在其居住国均为少数民族。他们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数量关系,不同程度地存在比例交错现象,尤以东南亚地区突出。“剪刀差”是这种图景的表现形式,民族分层是其实质,不过它还有一定的虚假性;殖民者和当地的民族文化政策以及华人的政治观念是其因,权力寻租和“替罪羊”现象是其果。而根据东南亚4个典型国家的经济、制度及民族文化创新趋势,可预测该地区的民族剪刀差将缩小  相似文献   

13.
从《苔丝》看《圣经》对哈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对哈代创作《苔丝》的影响是巨大的。善与恶的冲突是构成《圣经》的主要情节线索,而《苔丝》中的三次冲突即善与恶的冲突恰恰完成了女主人公悲剧的命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均与《圣经》中的原始意象有相同之处,苔丝体现了“替罪羊”这一宗教仪式。深受基督教影响的作者对上帝意志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4.
万宁《麻将》演绎了一出现代版“农夫与蛇”的故事,反映出当下社会三重矛盾冲突,折射现代拜金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仇富心理和替罪羊社会进展模式.其创作延续了自冰心、鲁迅以来的社会问题小说创作脉络,是社会现实的病理诊断;与此同时,《麻将》文本存在的一些裂隙和悖论,又让小说提出的话题和它的解决方案,显示出它的复杂性,对现代性代价的反省仍然是这个时代巨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鬼的“人化”与人的“鬼化”——藏族社会活鬼文化探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活鬼是一种神秘而普遍的文化现象,它兼有人和鬼的一些特性.在我国藏族地区,活鬼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生辰八字不好,以及家庭遗传两个方面的原因.宗教界和民间社会各自形成了一套活鬼的辨识和矫治体系.从文化 发生学上分析,活鬼的形成主要经历了鬼的产生——驱鬼(人扮演鬼)——活鬼形成三个阶段.广泛存在于藏族地区的活鬼文化与其说是一种民俗现象,毋宁讲是一种文化建构,其文化隐喻在于:为现实中无法解释的事情以及社会关系的压力寻求一个“出气口”,将少数群体视作各类矛盾的“替罪羊”,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从而为社会矛盾提供一个常态化的舒缓、化解渠道.  相似文献   

16.
顶头上司自己与上级沟通不畅导致的问题,却想假借回国休假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甩给下属杨晨,杨晨应该忍气吞声当替罪羊,还是越级汇报再把皮球踢回去呢?  相似文献   

17.
"临时工"本是表示人的职业身份的词,被很多领域使用后成为一个新词——"替罪羊"的代名词。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可以用来解析这一新词的意义是如何生成的。  相似文献   

18.
以英国小说家康拉德中篇小说<吉姆爷>中吉姆爷两次"失去尊严"的边缘情境为切入点,分析吉姆爷悲剧的"替罪羊"原型,并试图探究其"原罪"的哲学内涵和吉姆赎罪的荒诞性.  相似文献   

19.
话本小说的形式结构类似于僧讲、俗讲仪式。小说中众多冥游故事,显示了冥游者从一种境况到另一种境况的转变,冥游成为冥游者成长过程的通过仪式。对冥游者的经历及冥游场景的描写,揭示了边缘人物作为“替罪羊”的必然性以及考验仪式对部分冥游者的必要性,冥府的恐怖也成为伸张正义的仪式象征。冥游不仅具有仪式功能,也具有文学功能,它实现了虚与实的交融,叙事时空的转换,巧合与必然的联系,实现了娱乐与恐惧情感的无缝结合,将庄严与狂欢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哲学中,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康德哲学始终是哲学史研究的中心话题之一,论文论著汗牛充栋,数不胜数;而黑格尔哲学却往往充当了批判的靶子,成了形而上学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