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时期中国近代矿业法规述评(1840-19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从清朝过渡到民国期间,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在转轨.在近代经济领域里,清朝开始吸纳、接受近代经济专门法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矿业法规的产生、演变和修正,从<矿物铁路公共章程二十二条>到<大清矿务章程>,中国早期的矿业立法走过了由收到放、由紧到松、由粗而细、由简至繁的历程,逐步形成了中国早期的矿业法规体系.这突出地彰显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调整性和适应性,也体现了向近代工业转轨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从1976年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发展经济逐渐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此后,中国人民逐渐告别了“广场政治”,重新回归世俗生活。经济体制的变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基层群众微观的经济、政治行为得到凸显,社会结构不断向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方向演变。这种演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由单一僵化向灵活多元转变,政治结构由中央集权向有限分权转变,阶层结构由两个阶级向复杂阶层转变,意识形态结构由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变等。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和中国经济转轨分别始于20世纪90年代和70年代。目前,两国的经 济转轨都处在从传统的“集权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的实践中,还没有建立起成功 的市场机制。因此可以说,在如此相同的背景下对两国经济转轨进行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不 仅是总结我国20年经济改革的需要,更是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完善趋于国际化现代市场 经济转轨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发达地区农民思想观念的十大变化文/林添溢经过十七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省中山市的农民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的同时,思想观念也越来越趋向现代化。———商品生产意识增强。在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由粗放型经济向效益型经济转轨过程中,农民逐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论民众经济权利的回归——探究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市场经济看成资源配置方式的理念支撑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21世纪,解决中国经济体制深层次矛盾,需要对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质有更深入的认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质不仅仅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经济权利从国家向民众的回归。从民众作为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看,回归的权利包括:创业权、竞争权、组织权、财产权、交易权、创新权。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支持、路径、政府作用三个方面比较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东欧国家在转轨方面的差异,认为,产权的完全私有化并不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取得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强有力的政治支持、适合本国国情的转轨路径、一个高效的政府是转轨经济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是由经济制度 ,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客观所决定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是依赖于物质交换 ,来确证需要、权力、能力以及价值的高级经济手段 ,必然要求人们在物质文化观念上尊重和满足自我正当利益 ;市场经济又是能力经济 ,也必然要求在行为文化观念上摆脱人身依附 ,走向自主自律  相似文献   

8.
德国统一以来东部经济转轨与现行经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国统一后 ,在东部实现了由国家计划经济向社会市场经济的转轨。东部的经济转轨面临着独特的历史背景 ,实行了独特的转轨方式 ,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东部经济依然存在着与西部经济差距明显 ,失业严重 ,经济秩序混乱等问题。德国新一届政府正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完善东部的社会经济体制。这是社会市场经济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9.
由于计划经济的弊端,中国和俄罗斯在不同时期都进行了经济模式转轨,即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形成了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两条不同的道路.分析两国经济转轨的历史条件及实施的经济模式,借鉴俄罗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运行中的经验教训,有助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转轨过程中的宏观控制和配套改革─—北大首次市场经济跨学科研讨会侧记去年,北京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综合研究会,召开了筹备会,并举行了北大校园内的第一次综合性的跨学科研讨会,主题是《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迫切问题和配套改革》,重点是当前经济的宏...  相似文献   

11.
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工具之一。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挥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模式的选择,是关系我国经济能否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对经济增长速度模式探索的历程,论证社会主义经济较快增长的规律,寻找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复旦学报 2004年第4期 洪远朋等:《中国当前经济利益关系的特点及其成因》 指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出现了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利益来源多样化、经济利益差距扩大化和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化等新的特征。这种新型的经济利益关系格局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在转轨以来, 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这和其他国家的转轨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经济转轨绩效差异的原因分析, 可以看出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金融支持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中小学必须从实际出发,创办特色学校,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  相似文献   

16.
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中国的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的深化或逐步完成,主要面向社会公众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也必然会走出"象牙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真正实现其服务社会公众的价值。这一过程,就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当前,经济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通货膨胀。1994年第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上涨了22.3%。 转轨时期中的通货膨胀的多种因素 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货币化表现为长期的成本推进,从而会造成结构性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大力发展我国投资银行业已成为中国金融、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WTO的运行基础是市场经济,其中很大部分是普遍适用的准则,它代表了人类知识的进步.而中国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所以"入世"不仅对中国有直接而重大的经济影响,也包括潜在着的深刻的社会体制的影响,而后者对中国未来变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与刘易斯转折点等问题,用人口问题为主线连接起来,指出中国已跨越第一个刘易斯转折点,正在向第二个刘易斯转折点过渡,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对期结构转型、人口转变、体制转轨等结构性问题相互重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解决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加快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的根本途径,在于全面推进深层次、综合配套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