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下岗职工的基本状况及其与失业的并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岗现象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失业,下岗导致 下岗职工及其家庭生活水平的严重下降,并且逐渐沦为社会弱势群体。要解决这一问题,关 键在于更新理念,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实现从"下岗"到"失业"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2.
中国通货膨胀问题解决之后,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下岗的再就业成了当前经济生活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下岗职工的大量存在不仅浪费宝贵的劳动力资源,也影响国内消费的有效需求、经济发展速度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本文用经济学的失业问题理论为依据,对下岗的原因和下岗职工的存在形式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一些在当前经济条件下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的失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建定 《南都学坛》2004,24(1):20-23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由于周期性经济危机和产业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英国的失业问题严重起来,持续性高失业率和长期性失业的出现是这一时期英国失业问题的突出特点。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英国政府首先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提高失业保险津贴的标准;其次,通过失业救济补贴、济贫法制度和劳动救济制度对失业者提供救济。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与失业救济制度相结合的双轨失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失业者提供了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4.
控制失业率,几乎是所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所有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业问题。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下岗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已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曾专门召开再就业工作会议,力求较完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然而,人们发现,下岗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国企职工下岗分流、再就业工作日趋复杂,要解决这一系统工程,有必要对我国当前下岗失业问题作以探讨和深入研究。一我国目前存在下岗失业问题的原因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曾几何时,中国在理论和宣传上是不存在失业的。“人人有饭吃,个个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大学生失业会长期存在,蚁族群体将不断扩大。针对这一现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中英两国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失业保障差异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大学生就业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生存型的就业期望模式,而英国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呈现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就业期望模式,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失业保障制度。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生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即遵循目标匹配原则,科学地进行政策组合设计,政策实施要注意可操作性,对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失业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针对全国经济凋敝、失业严重的经济国情,为缓解因失业而引起的尖锐社会问题,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失业问题,认真研究并试图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共产党领导人认为,新中国失业问题主要是旧中国的“遗产”,失业问题与社会制度有关,旧社会、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产生而且无法解决失业问题,新社会、新民主主义制度以至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能够解决失业问题,也不应该长期存在失业现象。共产党领导人主张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提出全面劳动就业观。  相似文献   

7.
本溪市等资源枯竭型城市弱势群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矿产资源的枯竭,在辽宁一些城市形成了规模较大、同质性较强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不能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生活处于困境。它的存在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当地社会的稳定。因此,弱势群体问题研究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和失业职工的救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退休人员保障制度、以及对下岗(失业)者制定特殊扶助政策,将会较大程度地缓解这些城市的弱势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下岗失业问题就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大量的中年人下岗失业,由于个人及社会的种种原因再就业十分困难,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和个人困扰。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助人自助,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可以发挥专业知识和技巧,与中年下岗失业人员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社会工作行政等专业方法对中年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的解决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面临空前严峻的失业问题 ,除一般意义上的失业外 ,我国在目前特殊经济发展时期形成的下岗再就业问题尤其须着重加以解决。本文侧重从经济整体的调整着手分析了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下岗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下岗人员情况分析,剖析了职工下岗失业的原因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英国和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并加以对比,试图找到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规范和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完善失业保险金的保值增值制度,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加强失业保险的法制建设以及变消极的生活保障为积极的促进再就业,以实现积极就业的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欧洲几种主要失业类型的经济学分析,总结出职业技术培训在解决欧洲失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也同样面临着非常大的就业的压力,其中包括“4050人员”下岗问题,农民工进城就业压力大,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等问题,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必将在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娜 《社区》2002,(22):28-29
“最后一道安全网”负担过重事实上,在养老保险制度和职工基本工资制度运行并不完善的情况下,无形中给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造成了巨大压力,也对其实施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在中国政府近期出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元失业保险制度体系,即针对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和针对下  相似文献   

14.
失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我国长期是低失业率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职工下岗、失业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自然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造成巨大冲击,从而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因此,研究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但目前国内研究多集中在失业现状、原因分析、政策建议等方面,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总体调查和实证研究不多。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方法,采取随机调查收集重庆下岗/失业人员的有关资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类别(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得出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5.
企业职工大规模下岗是我国转型期特有的经济社会现象.从社会学视角看,下岗实质上是失业,必然产生多重社会效应.再就业工程作为政府动员社会资源解决下岗失业问题的应急措施,不可能长期搞下去,必须着眼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寻找市场、政府和社会三方面的结合点,这是解决下岗失业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当前,千百万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失业和下岗,成为继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城2后,中国大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个最热门的话题。这一问题直接涉及到20%以上城市居民(包括失业下岗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存状况。据有关部门按现有产业技术水平的保守测算,全国城镇公有制经济单位需要排出2000-3000万富余人员。黑龙江作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最多和私有经济最少且煤炭、军工、森工、纺织、制糖五大行业尚未完全摆脱亏损,进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任务更为艰巨的地区。截止1998年12月末,全省实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总…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城镇职工下岗、失业问题日益突出,能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在总结我国近年来就业实践基础上,解析我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解决失业问题的条件与机制,治理失业,增加就业,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宏观管理,经济、社会运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新华 《社区》2002,(20):11-12
中国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就业援助行动,以便让全国1300多万下岗职工尽快找到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最近一次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要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不懈努力,基本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下岗失业女性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也是一个边缘化的群体。厦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但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厦门的下岗人员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78%下降到2003年的45%。在下岗失业人员中,女性占有较大的比例。据厦门市劳动和社会  相似文献   

20.
失业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人们具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条件下,保持适度失业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把所有劳动力都安排就业,会造成隐性失业,助长懒汉思想,影响劳动生产率。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失业问题更复杂,解决难度更大。为了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失业制度,把我国已经存在的失业问题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