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從成都一路往西,穿金牛,過高速,抵温江,過温江城,城東座落一鎮,名公平。鎮内綠樹碧水,道路縱横,噴泉多姿。廠房與民居相映成輝,繁忙與閑適交融共生。從“川西飲食名鎮”的素雅名號,到“科技示範鎮”的光榮美譽;從擬建中的民俗文化“千户村”,到謹嚴高效的政府辦公樓,都無不顯示出公平鎮社會經濟發展的勃勃生機。  相似文献   

2.
温江區委書記毛志雄在一次考察永寧鎮的過程中,看到永寧社會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不禁喜從心來,說:要把永寧建設成為與現代大都市相匹配的區域中心,建成温江的“特區”。 幾年來,永寧鎮發奮圖强、知難而進、敢為人先,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生態環境得到良好治理。風景如畫、四季常青的清水  相似文献   

3.
王子和。祖籍山東文登,1942年生於黑龍江省一個普通的鄉村小鎮。他自幼喜愛書畫,鐘情自然。1961年考入哈爾濱藝術學院藝術系,在學期間師從名家,独有會心,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相似文献   

4.
廣闊富饒齊國地樂業安居孫武鄉廣饒縣地處黄河三角洲南部,是環渤海經濟區與沿黄河經濟帶的交匯點。北依全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南靠齊鲁石化,東連山東半鳥經濟開放區。廣饒,顧名思義,意爲"廣闊而富饒",意爲"海濱廣斥,饒有魚監", 意爲"廣闊富饒齊國地,樂業安居孫武鄉"。正如《大中華山東地理志》中所言: "地勢廣大平坦,饒沃宜農,居民可樂可安,不歷崎嶇不涉風浪,間腹地之福地也"。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一八七五年(光緒元年)五月,四川東鄉(今宣漢縣)人民,为了反對清朝加派的捐輸、津貼,而發生了一次抗粮鬥爭。以袁廷蛟為首的農民二三个人,聯合私鹽販馬洪崙,哥老會吳鳳山等,齊集城外,樹立“粮清民安”的大旗,要找代清政府徵收粮稅及捐輸津貼的“局紳”們,清算歷年浮收的粮賬,並要求免除各项雜款。接來這些土豪劣紳,勾結官府,向四川總督請兵,鎮壓人民的正義行動。  相似文献   

6.
沿着成都市80米寬的光華大道向西南行,僅僅7分鐘車程就到了涌泉鎮。一樣的繁華錦绣、建築林立,一樣的有條不紊、車水馬龍,不一樣的是這里充滿着清新的田園風情、怡人的悠然氛圍和淳樸的鄉土意味。  相似文献   

7.
(一)“永乐窑”研究“浮梁县志”说: “明洪武初,鎮如归属饒州府浮梁县,始烧造岁解。有御厂一所,官窑二十座”(卷八) 这里说明代景德鎮官窰厂设立于洪武初年,但沒有说洪武那一年。“景德鎮陶录”说: “洪武二年,设厂于鎮之珠山麓。……除大龙缸窑外……共二十座”。(卷五) 这里说定是洪武二年。查洪武二年明朝尚未完全统一中国,軍事尚在进行,似乎不可能有专門设官窑造瓷的事情。“古铜瓷器考”说:  相似文献   

8.
南寧,"南疆安寧",一厢美好的願望,使得這個美麗的名字延用至今。迷人的南亞熱帶風光、濃郁的壯鄉民族風情、雄奇壯美的邊關景色、綺麗浪漫的海濱景觀、别具奇趣的异域風貌……南寧,绿色詩境的家園,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中國綠城"、"大地飛歌"已成為南寧公認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9.
上杭縣才溪鄉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战爭时期中央苏区的著名模范鄉。1927年才溪人民就在党的領導下進行了革命斗爭,1929年6月建立了苏維埃政权。到1934年10月紅軍北上抗日为止,才溪人民在保衛苏区發展生產的艰苦斗爭中,以无比的革命熱情取得了輝煌成就,因而獲得中央苏区第一模范鄉的光荣称号。当时苏区中央为表彰才溪人民斗爭的丰功偉績,还在該鄉建立了“光荣亭”。才溪也是我國農業互助合作發源地之一,1931年在这里建立了苏区第一个“劳动互助社”,同時还組織了消費、粮食等合作社,把全鄉經济生活組織到很高的程度,对發展生産、保衛苏区、支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鸦片战爭以后,中国封建統治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在共同鎮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基础上,开始建立了“和好”关系。一部分最早带有买办倾向的官僚軍阀认识了洋人“船坚砲利”的本领。他们一方面主张借助于外国侵略者的軍队,用以鎮压国內的人民起义;另一面創议学习使用洋枪洋砲,以图巩固封建的統治。这些人就构成了当时的洋务派。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禹治水的“孟门“有三说,其一为柳林孟门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学术界及社会上对柳林孟门了解不多。通过查史与考察,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禹治水“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为二“中的孟门就是今天的柳林孟门镇,大禹在柳林县孟门治水有记载、有遗迹、有传说。  相似文献   

12.
1995年3月,108歲的鄉下阿婆詹祥來到臺北的一座大體育館,看兒子長跑。體育館里正在召開臺塑集團運動會,跑道上一位80多歲的老者帶領上千名臺塑員工跑完了5000米。雖然速度不是很快,但是整齊的隊伍和洋溢的熱情讓所有觀眾感到臺塑集團的凝聚力和向上的精神。這個領跑者就是老人的兒子,臺塑集團的董事長王永慶。  相似文献   

13.
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中国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传统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环境下中国城鄉分隔体制的核心。以户籍为基础,建立起了截然分开的城鄉两个社会系统。城鄉居民被分别划入不同的劳动就业、供应、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由鄉村体系进入城镇体系的前提是改变户口性质,即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以严格的户籍管理为基础的城鄉分隔体制,不仅带来城镇和鄉村地区之间巨大的发展水平差异,给城鄉居民在个人发展机会以及享有的社会福利方面造成的差距更加驚人。绝大多数农  相似文献   

14.
动词“向”与“嚮”(鄉),大约在两汉时逐渐虚化为介词。本文以古文献的语言资料为实例,重点讨论三个问题:第一,“向”与“嚮”的虚化过程;第二,虚化后,为适应表达复杂化的需要,由“向”、“嚮”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内部的发展;第三,该介词结构充任状语及补语的语法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温江县自 1 989年起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取得了良好效果。对此 ,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胡晓风等五位同志向周永康书记等省领导提交的《关于在全省宣传推广温江“科教兴县”经验建议信》上 ,省市领导分别做了重要批示 ,要求做好调研总结工作。 2 0 0 1年 3月 5日 ,市委宣传部、市教委专门组成调研小组 ,对“温江县科教兴县 ,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并撰写了本报告。调研小组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国璋为组长 ,原市教委副主任强兆虎为副组长 ,以温江县教委主任汪仲汉、市委宣传部教育卫生体育处处长周鉴、市教委普教一处处长王志诚、市教委法规处处长潘仲平为成员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坚持最彻底的批评的立場,对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所建立起来的国家,也只是赋予它以暂时的意义和作用。无产阶级国家只是一种“政治上的过渡时期”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任务是在经济上实现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以及在政治上完成从国家到非国家的过渡。可是,我国建国三十年来人们却很少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到底是什么,理解得很不够,总是认为既然是一个国家,那当然是“阶级鎮压的工具”,那它的基本职能就应当是“对内鎮压反动阶级、反动派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的剝削者和破坏者,对外防御帝国主义的顛覆活动和侵  相似文献   

17.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柳林县委老干部局针对不同老干部群体的需求差异,积极创新服务方式,细化服务措施,分类实行了“远、近、低”三种不同的亲情服务措施。“远”,即:针对乡镇或异地安置等居住地相对偏远的老干部开展亲情服务。“近”,即:针对生活在城区等居住地较近的老干部开展亲情服务。“低”,即:针对年龄相对偏低的退休干部开展亲情服务。  相似文献   

18.
柳林县城坐落在三川河(清河)谷,河川狭窄,县城被河流一分为三,即锄沟、青龙、柳林,县政府驻地柳林镇。本文详实考证记录了锄沟、青龙、柳林三镇历史文化商业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香严寺全国同名的有好几处,比较有名的有山西柳林香严寺、陕西榆林香严寺、浙江台州香严寺和河南淅川香严寺等,皆钟灵毓秀,佛事久长。就寺庙规模和历史悠久程度来看,柳林香严寺与河南淅川香严寺一南一北可谓双璧,都起源于唐代,都是国家级文物单位。柳林香严寺进一步开发潜力巨大,对柳林发展旅游业具有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敦化是吉林省的一个县份,在長图鉄路綫上,北緯43°21′,东經128°1′,海拔500米左右,是处在一个較小的谷盆地里(見本期23頁“敦化附近地形图”)。本文包括的范圍:仅限于敦化附近,北边最远至官地,南到黄泥河子、大荒溝一帶,西到朝阳川,东到大桥一帶。本文先从敦化处的大地構造單元上的位置谈起,然后联系到敦化附近小区域的地貭情况,其次論述地貭与地貌,并着重于地貌成因上的闡述,最后說明地貭发展簡史及地貌的形成过程。本文是在1956年暑假期間領着学生野外实习后整理的,因为在野外观察的时間很短促,故只能算作是初步的观察,錯誤之处,希讀者給以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