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娲皇宫     
又名奶奶顶,位於邯郸涉县索保镇的凤凰山上背山面水建在山势陡峭的一块平台上。平台上错落有致地建有奶奶阁、梳妆楼、迎爽楼、钟鼓楼、六角亭和木牌坊等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娲皇宫得名於一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为"汉文篁帝创立"初仅一神庙三楹一。据停骚官碑文载北齐一文宣帝高烊自邺返太原尝道里山下起离宫以备巡幸一。明嘉靖、万历年间陆续建筑清咸丰年间喜修总面积6万平方米。娲皇宫的主体建筑奶奶阁高达23米层层楼阁歇山式琉璃瓦顶它坐北朝南背靠缭壁在建筑选址、地势利用上可谓是匠心独具靠山就势恰到好处。二至四层东、西'南三面均设…  相似文献   

2.
1976年初春,单位分给我一间住房,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五条和六条东头的育芳胡同1号院内。小院的东面、南面和西面都是平房,北房却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听街坊说这小楼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看上去虽已破旧,但青砖灰瓦、圆柱顶立仍不失庄重和气派。  相似文献   

3.
圣经寺     
圣经寺位于辽宁省彰武县大四家乡所在地,是一座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寺院。现只存碉房式建筑的大殿。大殿建在高台上,面阔五间,由门廓、经堂、佛殿三部分组成,与西藏的格鲁派措钦大殿扎仑模式相同。前部门楼二层,底层门廊进深二间,双排方柱,柱上有绰幕枋(雀替),两侧是门楼,左侧室内设有楼梯,门楼一层有窗,二层墙面砌有装饰,系用白色小圆木砌成一个方框,内有黄色大圆,上绘佛教图案。这种图案是佛教建筑中所特有的装饰。中间经堂,高二层,进深四间,方柱四排,最后为佛堂,高三层,进深一间带前廊。经堂和佛殿两侧开有小…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很多帝王将相死后都有守墓人。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很大,统一了六国,让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王朝。此外,秦始皇还制定"行同伦,车同轨"等措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埋在骊山墓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区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为了修建骊山墓,秦始皇每年用七十万人修建,留存的墓从外围周长2000米,高达55米。内部装修极其奢华,以铜铸顶,以水银为河流湖海,并且满布机关,顶上有明珠做的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于"字比较句功能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下文一律写作"于")字比较句是古汉语常用的比较句式,马建忠(1898)认为其功能是表示差比[1].此后,吕叔湘(1942)[2]、太田辰夫(1957)[3]、黄晓惠(1992,1998)[4][5]等著名学者一直沿用这一说法.但笔者发现"于"字比较句在古汉语中并不限于差比意义.  相似文献   

6.
解维汉 《社区》2014,(8):14-14
汤显祖墓坐落在江西省抚州市人民公园内西湖畔。墓园大门是一座四柱牌坊,坊额正中刻“汤墓”,两侧连接着逶迤绵长镂花雕窗的围墙。穿过牌坊,便是一条近百米长的甬道,两旁种植苍松翠柏,甬道尽头的墓地置身参天大树环抱之中,十分肃穆。墓高不足二尺,周围有汉白玉雕刻的环形围栏环护,墓顶呈亭状,几根“亭脊”兀然突出,圆形的“亭顶”分外别致,墓冢犹如半截埋于地下、半截立于地上的一座小亭,隐喻着汤氏第一名著《牡丹亭》。  相似文献   

7.
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青砖灰瓦白墙,四合院结构,四进院落直贯到底.古老庄重,殿宇开阔.共有58间房子.计1091平方米。1942年8月26日.经淮南津浦路东行政公署批准.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市长为淮南参议会参议员武铁肩.副市长张晶之、唐守贤。  相似文献   

8.
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在梅山路兴建宿舍时,推土机推出古墓葬一坐,市文物单位派人进行了清理。其概况如下: 该墓为长方形单室砖墓,方向北偏东40°,长5.2米、宽1.5米,因早期被盗,券顶塌陷。墓壁砌法为三横一丁,一米高处起券。铺地砖呈“人”字形。砖有长方形和楔形两种:长方形砖长36.5厘米、宽16.5厘米、厚6.5厘米;楔形砖长36.5厘米、宽17厘  相似文献   

9.
旅顺万忠墓     
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白玉山东麓,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陵园,这里埋葬着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遭日本侵略军杀害的两万多名中国同胞的尸骨。一丘隆起,碑碣纪忠,名为万忠墓。陵园占地三千六百平方米,四周以青砖墙围起。墓圹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呈正方形,墓顶巍然刊立着正面阴刻“万忠墓”三个大字的石碑。墓前为祭堂,一幅“永矢不忘”的横匾居中悬挂。周围环绕苍松翠柏。墓后为展室。“同仇敌忾灭强虏,万众忠魂垂千秋”。旅顺万忠墓是旅大人比用鲜血写成的中华民族反帝斗争史的光辉见证。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追尊皇后的祔庙问题,欧阳修、马端临、王鸣盛等人的看法差异较大,有必祔太庙、皆立别庙和两者均可三种观点。宋代神主祔太庙的追尊皇后有四种:追尊皇帝的皇后、后嗣做了皇帝、神宗整顿太庙礼制时被升祔、因先帝太庙室中虚位而按照太庙礼制自然升祔;其他,则别立庙。透过宋代追尊皇后祔庙的实践过程可以看出,现实皇权、士大夫态度在追尊皇后祔庙的实际运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琉璃影壁现座落于海城公园文庙前,清代建筑,1988年12月30日,经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琉璃影壁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由海城析术镇缸窑岭村,侯氏后代五品备御官、侯廷弼主持在“皇瓦窑”原地上修建。琉璃影壁壁长5.83米,高3.93米,厚0.82米。石基用黄、褐、绿、紫釉砖砌成。底为束腰莲花须弥座,绿色琉璃瓦顶,建筑形式属硬山式。正脊两侧是鸱尾,顶坡下有装饰釉砖斗拱,影壁四角为垂莲柱,影壁两面壁心均镶有各色琉璃砖雕:日月长明、事事如意、连升三级、封侯挂印、方天化戟、麒麟望月、鹤鹿同春等吉祥图案。琉璃影壁上纹饰造型生动逼真、饰件雕工精细、色泽绚丽,烧造工整,是清代琉璃建筑较早的有代表性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一、墓室结构与壁画部位一九五七年下半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洛阳老城西北角城墙外一公里处,发掘了一座西汉壁画墓。①这座墓坐西朝东(墓门朝东),由墓道、墓门、甬道、主室、耳室五部分构成,全长约7.5米,宽9.3米,深入地下8.5米,是一座规模相当大的汉墓。墓顶作房顶形,用二十二块方柱形的空心砖平铺,两旁用二十九块长方形空心砖斜砌,构成屋脊式的  相似文献   

13.
位于温州古城东北隅的海坛山,北濒瓯江,东邻护城河(今环城东路址),南与华盖山相望。附近昔有朔门大码道、安澜亭、新码道、陡门头、东门涨桥头等码道、码头、埠头。这里不仅是白鹿城东北方向的水利中枢,而且还是沟通瓯江和温州内河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船工、渔民、商旅大都在这里停泊,中转,或上岸采购生产、生活必需品,或上山向海神祈福、还愿,故海坛山又有"上岸山"和"报恩山"之称。海坛山海拔32.5米,平面面积13.5万平方米。可从望江东路和海坛广场等几个入山口登山。海坛山历史上有晋代的郭仙庵、白鹿庵,梁代的悟真道院,唐代的海神显相庙、嘉福寺,五代的天宁寺,明代的五灵庙、平水王庙及高殿(济德寺)等庙宇。现在山上有国际海员俱乐部、赵尔春烈士塑像、望潮亭、杨府庙、金香塔、勘乱显灵记碑、健身广场、温州气象观测站、抱日亭、叶适墓、海坛广场及上岸亭等景点。  相似文献   

14.
北塔法轮寺是清皇太极动建盛京城外四塔四寺之一,是现在塔、寺保存最为完整之一处。北塔法轮专,从清初至解放前一直是佛教圣地。他与寄骨寺有着密切联系。北塔法轮寺的建筑布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土坯垒墙,东西长9丈9尺,南北长29丈,院内有僧房三间、厢房三间、水井一口。第二部分是法轮寺的主体建筑。砌砖墙,东西长36丈,南北长53丈。院内有藏式喇嘛塔一座,山门、天王殿、大殿、晾经楼、达喇嘛住房、僧房等。北砖墙外有增房五间。清初,北塔法轮寺只有一位达喇嘛和数名喇嘛。乾隆四十三年把北塔法轮寺改为“满洲喇嘛寺院”,将达…  相似文献   

15.
在西藏的古代建筑上,常可以看到一些独具特色的雕饰,以其生动的艺术形象,加强了藏式建筑的雄伟气势。例如,在寺庙平顶上部多装饰铜质锱金的跪犀、法轮、孔雀、宝瓶;(木坚)柳墙上装饰铜制的“朗究旺堆”(表现五行的图案);庙顶上面安置锱金的佛幢;檐下线四角设自在天王、大鹏鸟及狮  相似文献   

16.
鲜于璜神道碑是一九七三年五月在天津市武清县兰城村发现的。璜于东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六月壬戌卒,碑以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十一月十八日立。碑圭首,高2.42米,宽0.83米。篆额阳文,二行,共计十个大字:“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碑文十六行,行三十五字,共计五百零八字。前为叙,记述璜之先世、生平事迹、卒年及刊石立碑情况。后为铭。碑阴十五行,行二十五字,共计三百十九字。前为诔,后为世系。全部碑文(包括碑阴)为隶书,阴刻,共计八百二十七字。《考古学报》于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刊载了天津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武清东汉鲜于璜墓》简报(以下称“简报”,引文不再注),并发表了该碑的照片和释文。  相似文献   

17.
龙窑寺话龙     
去年盛夏,山西省左权县修复龙窑寺时,出土了一块耀眼的金砖,正面铸有带礼帽的外国人头像,背面铸有"大清金库、光绪五年"字样,四侧对称铸有双龙双凤,栩栩如生。用尺量距,各为一寸,用秤称重,恰好一斤。这一佛门喜事,吸引我第二次重游龙窑寺。龙窑寺又称雷音寺,始建於周朝,距今已3000馀年,这座古刹的修复填补了我国寺庙建筑类型上的空白。我小时候,听奶奶说龙窑寺建在半崖上,建筑材料难运,是聪明的羊工赶着羊群,一只羊驮两块砖,或四块瓦,爬坡攀崖,接送上去的。如今修通了旅游路,小车沿着似庐山的盘龙公路,登上海拔2000米…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东城区朝阳门内芳嘉园11号,有一座青砖灰瓦,朱漆大门的漂亮院落,门内建有照壁、水池,院内的两架长势旺劲的紫藤萝,以及一株尚在结果的秋海棠,和闲置在墙边的抱石门墩,废弃在屋角的剥落砖雕,似乎还能让人寻觅到这里昔日作为公爵府邸的遗迹。在这座典型的中国古代套院的大门上高悬着一块由爱新觉罗·毓垣所书"桂公府"三个大字的匾额。当年,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两位大清皇后,即慈禧和隆裕。一门两皇后,  相似文献   

19.
宗庙祭祀是春秋祖先崇拜的基本形式,分为常祀和临事而祀两类。常祀定期举行,有烝、尝、禘以及告月四种,或每月一次,或每年一次、数次,或在特定的日期。秋尝冬烝应是当时的祭礼,但没有得到严格遵守。禘有两种:时禘四时皆可,吉禘在“三年丧毕”之时举行。临事之祀是不定期的祭祀,随时随地因事而行,非常频繁。从用途看,春秋时期的庙与寝不同,庙专为祖先修建,寝是生人所居。从建筑形式看,二者没有造在一起,寝不是宗庙建筑中的一部分。传统所谓庙与寝相连,前庙后寝,皆为先祖而造之说,非周代的宗庙规制。  相似文献   

20.
黄鱼圈遗址位于舒兰县法特公社黄鱼大队村西的珠山上(又名团山子),此遗址的文化面貌与相应阶段的“西团山文化”诸遗址比,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别和联系.一九八一年十月,曾在遗址中清理出一座晚于房址的石棺墓,棺长2.2米,宽1米,高0.25米,方向45°.棺底及四圹均以自然碎石堆砌,未见盖石,棺外是土圹.棺内骨架已腐,葬式不明. 棺内西南角上出土有一组计12件随葬的小型陶器,除一件未能复原外,余皆完整.其中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