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 30周年。 30年来中日两国通过高层频繁互访、三个和平友好纲领性文件的制定和遵行 ,保证了两国和平友好关系和良好的经贸往来。 30年来 ,两国的经贸往来主要表现在双边贸易、日元贷款、日商对华投资等三个方面。展望 2 1世纪 ,中日双方如能有效地克服大国化趋势造成的摩擦 ,进一步正视和处理好历史问题 ,解决好技术协助和交流等问题 ,将展现出更大的合作空间和领域 ,取得更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周恩来的信念、思想、性格、人格等,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一个方面都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有着多重的关连.作为总理的周恩来有着极强的原则性,而作为个人的周恩来又充满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中日关系史中的周恩来是个人与总理的"混合体".这种"混合体"的形象,才是深刻在日本许许多多友好人士心中的周恩来.同时,也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周恩来,使得日本的各个阶层的众多人士,为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同中国政府一起构筑了一道别无他例的中日之间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3.
大平正芳作为一代著名政治家,不仅是日本“战后派党人政治家”中第一个表明愿为中日恢复邦交尽力的实力派人物,也是“大(平)角(田中角荣)政权”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决策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战后中日关系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始终以真知灼见和非凡的勇气走在历史大潮之前,为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中日两国人民长期的愿望,使中日邦交最终走向正常化.日本的田中政府及田中角荣本人在这中间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作者对此进行了详实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池田大作先生是深圳大学名誉教授、深圳市荣誉市民,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作出过重大贡献。值中日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之际,特发此文以纪念  相似文献   

6.
《东方论坛》2008,(6):F0002-F0002
今年是池田大作发表“中日邦交正常化倡言”四十周年。四十年前的1968年,池田大作在中日关系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从对中日关系的历史分析及人类和平思想出发,顶住沉重的压力,发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倡言》(以下简称《池田倡言》),对后来中日关系正常化起到了先导的关键作用。池田大作因此先后受到周恩来、邓小平、温家宝的接见。  相似文献   

7.
1972年 9月 ,长期处于胶着状态的中日关系实现了邦交正常化。本文从体系结构、互动过程、单位属性三个层次入手对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关系的历史轨迹,以政治关系为主导,以重大事件作为分期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将这段中日关系分为前蜜月时期、后蜜月期、双强并立与磨合时期、重新定位时期四个阶段,并提出了这四个阶段不同的关系特点。在把握政治关系主线的同时,以经济关系为辅助,以两国民众相互之间感情变化和对对方国家的看法、态度为参照,表现两国关系的主要客观历史进程,揭示两国关系的阶段性内涵,以及政治、经济和民间关系三者之间的关联性与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确立了优先发展高附加值的重化工业的经济发展策略。从1956年开始,得到日本政府大力扶持的重化工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日本主要的工业部门。中国是日本在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原料供应地与产品销售市场,为了开拓这个传统市场,日本重化工业集团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旨在分析日本战后重化工业的发展与其对中日邦交正常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日本文学与俄罗斯文学的密切关系来看,池田大作在青年时代特别倾心俄罗斯文学,他认为俄罗斯文学最大的特色是始终把文学究竟能对全体民众的幸福、解放、和平的理想做些什么当作自己的目标,他特别欣赏俄罗斯文学的守护苦难者的传统。俄罗斯文学传统和宗教传统中的和平主义、博爱精神是池田大作一个重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1.
谭桂林 《东方论坛》2009,(4):25-30,38
池田大作从雨果那里感受到了“民众的真正力量”和对人性与灵魂的追求;在柏格森那里主要吸取了两个重要的元素:一个是世界的存在本质是“生命冲动”,一个是生命的冲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能量;在大仲马那里池田大作感受到的是“故事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2007年9月22日-23日,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和中华日本学会联合举办的互惠、合作、发展中的中日关系——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3.
中日关系仍系既脆弱又棘手的一对中外双边关系。这是因为影响两国民族心理和解的主要障碍迄今尚未克服,诸如部分日本政要尚未像德国政要那样正视侵略历史、日本国民尚未全部走向觉醒、中国尚未完全崛起。对此我们宜从四个方面入手,加快中日民族心理和解进程:通过加大对日宣传力度和改变对日宣传基调,努力推动日本国民更多更快地走向觉醒;通过密切和充实中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直接促进中日关系的改善;既需摆脱对日外交"新思维"的后续影响,也要避免滑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泥潭;应着手"中日关系研究工程"立项,为国家对日外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与池田大作的情谊,并非寻常私谊,而是体现着胸怀世界的大视野、追求人类和平友好的大公大爱之心、在多元文化中构建和谐世界的大智慧、面对困境舍我其谁的大勇气、直面差异坦诚交流的大信赖。在全球化浪潮迅猛来临的今天,周恩来与池田大作的情谊,如何于各种差异中寻求共性,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利益诉求中构建和谐,有促人思考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鲁迅和池田大作两位先生的“立人”精神、人本思想达到了跨越时空的契合相通.作为其“立人”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两位的女性观——主要包含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冷峻反思和对女性主体性的热情倡导,体现出由不同生活阅历、民族心理、时代背景、思想资源等交织熔铸而成的文化情境的复杂影响,同中有异,互相映衬,触发人们诸多相关思考,并与20世纪中日作家的女性主义文本形成了潜在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池田大作的“中道思想” ,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其实是统一的、依存的关系 ,所以人类要想生存、发展 ,在未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国家、民族间的相互关系方面 ,必须致力于维护相互间的和谐。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他认为创立一种新的宗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18 71年的《中日修好条规》是中日两国在近代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在订约及交涉过程中 ,李鸿章等人吸取过去与欧洲各国立约的经验教训 ,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精神面貌 ,反对日本政府提出的于我不利的要求 ,积极维护国家利益。但传统儒家思想依然是李鸿章等人的主体思想 ,因而 1871年立约未能改变晚清外交局势  相似文献   

18.
池田大作的和平思想虽根源于佛教教义,但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孔子的“仁者爱人”与池田的“以生命眼光”看人,均以“人”为中心,以“爱人”为旨归,提倡一种普遍的人类之爱。墨子的“兼爱非攻”与池田力主以实践的精神去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凸显了东方思想家一脉相承的思想源流。而孔儒的忠恕之道与池田的人生哲学所强调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理解、信任、尊重和宽容,更彰显了以人道主义和平思想为基石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盯着6月30日1997年6月30日,对香港来说,这天标志着一个半世纪殖民统治的最后时刻。收藏家预言:在港英政府掌权的最后一天,其印发的任何官方文件,都会成为卖得出价钱的历史见证!收藏家吴昊认为,“回归日的物品将来一定会很值钱,像邮票现在就有很多...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更替导致了美国对台湾政策的不稳定,台湾成了美国牵制中国的"棋子",美国一再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妨碍中国的统一进程,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正确认识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核心地位,处理好台湾问题,有利于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