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严重限制了它的发展。从与经济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比较,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必须优先统一内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加大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改制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力度;要利用税收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利用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利用社会化服务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利用法律法规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血缘关系,对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直接相关。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越小,经济血缘关系越有利于发达地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经济血缘关系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因素。反之,经济血缘关系则成为阻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实证分析表明,虽然粤西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存在经济血缘关系,但可能阻碍粤西地区经济发展,摆脱这种阻碍的有效途径是缩短粤西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这是实现粤西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这个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把提高贫困阶层的生活水平以及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提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把“地区差距还明显存在,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作为当前工作的问题提出来,并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这里,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谈谈如何发挥成人教育的优势和作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一、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素质低制…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毋庸置疑。在相邻的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差异越大,这种推动作用也越大。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东省粤西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珠三角的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粤西地区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关联性,实现其经济增长,不断缩短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最终改变其经济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欠发达地区政府与企业和东部发达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边界和利益目标,如何强化政府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责任,明晰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的利益边界。构建适用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伦理,重塑政府的德行伦理与权力伦理,在西部大开发的语境中明确政府的责任当时理论研究的要务。  相似文献   

6.
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薄,底子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基础差,加上交通条件、人口素质等因素制约,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呈落后状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文化产业,遇到的问题必然要比经济发达地区多得多,但正因为经济上的不发达,所以笔者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 ,对于贵州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 ,影响是双重的。如何构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外部重组是获取核心竞争力的资源 ,而内部重组则是整合核心竞争力的必要要素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水平之关系——一个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采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Lucas生产函数,对我国大陆地区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水平之间关系进行的实证验证表明: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结构差异,高等教育对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且中等发达地区物质资本投资作用突出。因此,各地区在选择教育发展战略时,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特点,选择“优势教育”重点予以投资。  相似文献   

9.
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辽东、辽西、辽北)乡镇企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影响了全省乡镇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使其带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缩小与辽南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之间的差距,实现全省乡镇企业乃至经济水平的整体超越。  相似文献   

10.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跳跃式经济发展史实,提出由个人、企业和部门自利行为推动的自发演进机制和由政府计划引导的自觉组织机制是跳跃式经济传递的基本形式,论述了自增强机制和报酬递增机制只会强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地位,促使人才、资本、技术等经济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削弱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能力,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说明了完善市场体系,加速科技开发应用等是培育跳跃式经济传递机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西北经济落后的现状,本文在讨论聚集经济各种优势的基础上,认为进行新的定向劳务输出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中小企业集群战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创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经验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为例分析了区域中小企业创业的优势与创业滞后的矛盾关系,并通过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比较,发现其存在的差距。随后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作为相互竞争的两种企业制度,比较两者的相对优势与劣势,并建立了一个中小企业创业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继而通过对陕西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来加以验证和说明,其中重点分析了影响陕西中小企业创业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创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东部欠发达地区身处经济发达省份,毗邻经济发达地区,巨大的落差使得这些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愿望更加迫切和强烈,如果不重视这些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那么,生态危机和环境悲剧就会在这些地区变本加厉地上演。以浙江丽水为例,从生态资源、政府定位、政策优惠、后发优势、区位特点等方面分析了东部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也指出了经济增长冲动、后发劣势、环境外部性效应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生态文明建设困境,探讨了从区域实际出发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实证的方法,从学生角度探讨不同经济发展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目标与教师素质问题。指出经济发达地区更加重视教育目标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加强调教师的高学历和高水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则比较重视教师的实际经验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对“提高高师待遇,增加教师收入”的态度,无论经济发达与否,各地区均投以巨大的关注,而尤以欠发达地区更甚。围绕提高教师素质问题,男女学生在认识上表现出明显的性,虽差异,即女性比男性更加关心包括职业道德、教学评定在内的教师素质的提高,这与女生比男生更加喜爱教师工作有关。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发达地区面临宏观环境的变化,使得地区在竞争中急需寻求一条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意义,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是产业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普遍意义的针对全国或发达地区的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但针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不多。要想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促使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必要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找准存在的问题,探寻优化升级的对策,促进其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殊性,使其在发展中面临诸多风险,而融资风险是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基于ANP模型评价法,对经济欠发达典型地区——甘肃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甘肃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模式,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并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形成以争取政府担保支持、重视民间融资并继续积极发挥银行贷款作用的融资方式为主体的多种融资方式并存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知识经济基本问题入手,认为知识经济不仅挑战发达地区,而且对欠发达地区政府和公务员同样面要进行挑战。知识是经济力量,更重要的是政府力量。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这种政府力量更显重要。对知识的认可与认同可以弥补因经济不足造成的差距,同样会促成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欠发达地区公务员队伍是政府向知识型转化的核心,是政府制度创新的主体,公务员队伍知识化是欠发达地区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以菲德模型为基础,借助第三产业占整体经济的比重,将全国30个省份进行分类,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93—2008年通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发达程度会影响通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和力度;第三产业发达地区,通信业对非通信业的外溢作用明显,通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远大于其直接影响,而欠发达地区恰与之相反。就整体而言,第三产业发达地区,通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20.
温州产业实践表明:温州是利用产业集群优势获得竞争地位,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使得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温州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这种温州产业经验对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具有借鉴与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