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但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并不像人们所预料的那样顺利,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在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回顾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总结中美关系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推动21世纪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1977年卡特就任美国总统后,曾表示要继续推进对华关系,完成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但同时又把对苏关系置于中美关系之上;在台湾问题上也是瞻前顾后,使得中美关系在他执政的第一年内没有取得任何重大进展.随着美苏缓和的受挫,美国政府决心加快对华关系正常化进程.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两国终于就关系正常化达成了协议,从而结束了两国关系长期的不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3.
美国民主党人吉米·卡特1977年1月就任总统,同年8月和次年5月分别派遣国务卿赛勒斯·万斯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磋商中美关系正常化。1978年5月20日,晚春时节,布热津斯基乘专机抵达北京。  相似文献   

4.
外交关系委员会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外交思想库,其政策设想一贯秉持服务于美国政府、美国国家利益的目的,并与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以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建议为背景,考察外交关系委员会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今年6月25日到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了长达9天的国事访问。这次访问是继美国总统布什1989年2月访华后9年来又一位在任美国总统访华。克林顿总统此次访华与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江泽民主席访美一起揭开了中美关系史上的新篇章。在此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6位美国人士,他们中有著名的美国电视主持人兼白宫记者,有白宫摄影师,有美国资深记者,还有美国外交官及美国公司总裁。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是从这些人的眼中得来,因此,他们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对中国的看法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把他们的看法如实地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6.
近期资讯     
《21世纪》2009,(3):57-57
2009年1月和2月是邓小平访美三十周年纪念。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的华盛顿历史性之行,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此行当中,位于美国费城的天普大学于1979年1月31日授予邓小平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由此拉开天普大学和中国学术文化交流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周总理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 “两个中国”,中国政府一定公开批驳。基辛格 说:请你们对我们的总统少用些尖锐的形容词。 1971年5月,巴基斯坦方面转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口信,说他准备来北京同中国领导人交谈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彼此关心的问题,为此先派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进行预备性会谈。毛泽东主席决定,以周恩来总理的名义经巴方转告美方,表示同意。 总理组成工作组,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尚未就职的首任驻加拿大大使黄华、总理助理熊向晖、外交部欧美司司长章文晋、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参加总理同基辛格的会谈。译员为冀朝铸和唐闻生。  相似文献   

8.
过去探研中美关系正常化基本上是在冷战时代的背景下,美苏关系、中苏关系、中越关系及中国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变化中考察、分析。文章则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特定历史时期为背景,对中关关系正常化进行了分析考察。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历史贡献有三 :一是坚持按“日本式”实现中美建交 ;二是不承担必须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义务 ;三是从战略高度处理美国售台武器问题 ,从而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10.
美苏缓和与中美建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 1978年底中美建交公报发表 ,两国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原因很多 ,其中之一是美苏关系的牵制。尼克松政府寻求与苏联的缓和 ,导致中美关系停滞不前。福特政府期间正常化没有进展。卡特政府中主管外交的国务卿万斯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一些问题上观点相左。万斯认为美苏缓和关乎美国外交的全局 ,中美关系应从属于美苏缓和。布热津斯基认为缓和本身是复杂的 ,美国应实行多中心的政策 ,应利用中苏分裂减少美国对苏联战略意图的担心。卡特在 1977年受万斯影响较多。由于缓和的衰落 ,并受布热津斯基的影响越来越大 ,卡特在 1978年年中才打定主意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历程中 ,基辛格不仅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启者 ,而且是中美关系三十年来稳定发展的维护者。如果说作为中美接近战略的设计者和执行者 ,基辛格更多的从美国外交战略的需要出发 ,那么作为此后三十多年中美友好的提倡者 ,基辛格就很大程度上是从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出发。他认为中华文明具有自制特征 ,这与其早年学术生涯中形成的历史哲学理念有相当的契合。本文试图从基辛格的中国文化理念的角度对其三十年来的美国对华战略主张作一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美关系在经历了30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又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奥巴马,这位创造了美国历史的总统,又会将中美关系带向何方呢?  相似文献   

13.
(1999年5月中旬到7月上旬)中美关系落入最低点 在发生了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暴行以后,5月25日,美国国会民主党众议员考克斯牵头的一个调查委员会公布一份报告,无中生有或扑风捉影地污蔑中国窃取美国核技术,“严重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并提出一系列加强对中国高技术出口的限制“建议”。此举显然为了转移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注意力,进一步煽动反华情绪。6月16日,美总统特使、副国务卿皮克林在北京向中国政府报告美国政府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的调查结果,解释导致这一“悲剧性事件”原因有三:一是使用了陆军野战时确定目标的方法造成…  相似文献   

14.
具有深邃洞察力和科学预测力的毛泽东,自始至终把握着对美关系的主动权,迫使美国主动接近中国;凭借胆略和睿智,不计历史恩怨,不计社会制度差异,远交近攻,主动开启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大门.毛泽东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作用非凡.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是杰出的外交家,他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上,所起的关键作用是任何人也不能代替的,他在制定和执行这一时期我国对美方针方面发挥了极大的创造性,在处理事关我国根本利益的问题上表现了坚定的原则性,而在策略上则显示了高度的灵活性。本文阐述的是周恩来在改善中美关系上灵活运用了巧抓时机、私人接触、观颜察色、先发制人等几方面外交策略,有目的、有步骤,主动地掌握着对美关系,直接促成尼克松访华,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成功地达到了中国政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一个多月的司法大战,2000年12月13日,美国第43任总统“千呼万唤始出来”。随着乔治·W·布什当选下一届美国总统,世界华人关注的焦点自然转向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发展趋势。这种关注已经不满足于了解“中美关系时好时坏,好好坏坏;好也好好不到哪里,坏也坏不到哪里”的一般结论,而是要更深地了解:中美关系要好,要有什么条件;要坏,会有什么原因? 我认为,中美关系的走势,很大程  相似文献   

17.
要闻·声音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之际,中美两国人民都期待中美关系发展得更好,各国人民都期待世界发展得更好。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美两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重要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登高望远、求同存异。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我希望通过这次访问,推进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开启两国伙伴合作新篇章。——胡锦涛1月19日出席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举行的欢迎仪式上的致辞  相似文献   

18.
近期资讯     
《21世纪》2009,(3)
天普大学见证中美交流三十年2009年1月和2月是邓小平访美三十周年纪念。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的华盛顿历史性之行,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此行当中,  相似文献   

19.
郑珺 《中华魂》2012,(10):35-36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及时对外交工作做出富有远见和胆略的重大调整,采取机动灵活的措施,打开了我国外交工作崭新的局面。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中美双方经过会谈于2月28日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开始,也对国际形势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11日,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约翰·拉特里奇博士在美国驻沈阳领事馆文化官员陪同下来到辽宁大学访问,程伟校长在道义校区会见了约翰先生一行。程校长向客人介绍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就中美关系、学术交流等问题,与客人进行亲切的交谈。约翰·拉特里奇博士在辽宁大学道义校区发表了关于中关关系及其文化、经济合作、交流的演讲。约翰先生曾是1980-1981年里根经济框架的主要缔造者,并出任包括现任总统布什在内的多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为布什政府制定税收政策提供建议。拉特里奇博士还是拉特里奇资本投资公司的董事长、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