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应日本中国青少年交流协会的邀请,以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郑重为团长的中国青年经营者访日视察团一行16人(由蓝星集团总公司青年干部组成)于2002年1月15日至24日封日本东京、名古屋、京都、大阪、和歌山等地进行了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2.
9月14日,以团长马大猷、副团长高沂为首的全国政协委员赴湖北、四川视察团第二分团一行50人来我校视察,受到热烈欢迎。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以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为团长,共183名团员,其中有许多是现任和离任的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和著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在汉仅有两天活动时间,在百忙中对我校进行了视察。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的川康建设视察团是在一届三次国民参政会后,由川康建设期成会组成的。视察团分赴川、康两省考察之后,编拟了《国民参政会川康建设视察团报告书》,为建设大后方落后的川康地区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川康视察团的成立是川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落后的社会经济之间的矛盾在抗战背景下凸现的结果,也是顺应各种政治力量的需求而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张民巍  赵金元 《社区》2001,(12):7-9
2001年10月11日至19日,根据全国政协的统一安排,由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原副部长范宝俊为团长,部分在京全国政协常委、委员组成的视察团一行36个,就天津市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9天的视察。 在短暂繁忙的考察活动中,委员们仔细听取了天津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关于天津市社区建设情况的汇报,先后视察了河西、和平、塘沽、武清、  相似文献   

5.
佛教交流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佛教交流的途径上,既有日本政府向中国派出的遣隋使、遣唐使,又有中国僧侣应日本之邀或出于自发的赴日传法。隋唐时期中日佛教交流活动构成了中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它对推动中日佛教体系的共同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一个大型的中国古典文学研讨会,十一月二十八日到十二月七日在我校中文系主持下召开,与韩愈学术讨论会同时举行。这个研讨会,旨在交流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探索和研究教学方法,以达到互相借鉴学习、互相交流、开拓眼界,提高信心,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汉字词早在1000多年前就传入日本,直到现在还在大量使用.纵观中日词汇交流的历史,根据其特点,以19世纪为限,可以分为2个阶段.19世纪前的中日词汇交流可以说是由中国到日本这样一个单方面传入.19世纪以后中日词汇的交流比较特殊和复杂,有交织之处.本文围绕西方传教士的汉译书籍对日语词汇的影响为中心对这一时期的中日词汇交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第一、二次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及其背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日矛盾愈演愈烈,而中日之间的绘画交流却初露端倪,并在20世纪20年代频繁交流。早期中日之间多为画家间的个人交流,日本画家到中国收集并研究中国美术。1919年9月3日《晨报》上刊出一则新闻《北京绘画展览会定期开会》: "闻北京将有绘画展览会出现,其场所在清宫内傅心殿,其会期为一个月,由十月一号起,其发起人为周自齐、王克敏、颜世清、王任化、金绍城及日本人渡边福井荒木诸人,其目的以荟萃中日两国之美术供人观览研究云。"  相似文献   

9.
《21世纪》2009,(2):59-59
为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约30周年和中日青少年交流年,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故宫博物院、NPO法人日本与中国写真文化交流协会、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协办,中日两国摄影家参与的“2008·中国”大型摄影展不久前在故宫博物院举行。  相似文献   

10.
佐川先生就东北亚和中国古代文化交流问题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一直讲到隋唐、辽、元 ,他特别强调新石器时代中日文化的交流 ,将是今后研究的重大课题。报告从三个方面宏观阐述了中日古代文化交流诸多问题 ,本刊摘要发表以期与读者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1.
作为第六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东盟文化共生与包容性发展研讨会”于2013年9月15日至18日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举行,研讨会由贵州大学主办,东盟研究院承办。会议共邀请到来自东盟8个国家、韩国以及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中国-东盟文化共生与包容性发展的深刻内涵、中国-东盟文化共生与包容性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意义、中国-东盟文化共生与包容性发展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深入的交流讨论。通过研讨会,来自东南亚特别是来自东盟的学者与中国学者加强了交流、增进了理解、升华了友谊、收获了思想。  相似文献   

12.
近期资讯     
《21世纪》2006,(11)
中国千名高中生赴日交流作为“日中21世纪交流事业”的一环,日本外务省实施的中国高中生短期邀请项目,今年预定邀请1100名中国高中生访日,目前已有三批中国高中生完成此行。据介绍,实施如此规模的日中两国高中生的交流,是力图使两国高中生之间乃至高中生和市民之间能够加深互相了解。项目将涵盖学校生活、共同活动、家庭访问等,并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环境对策、先进技术、福利及传统文化等各方面,以促进各方位的理解。中瑞签订学位学历互认协议《中国瑞典学位学历互认协议》9月1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签署。中瑞两国政府多年来十分重视双边教…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2009,(1):F0003-F0003
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是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和中国青年国际人才交流中心联合组成的事业集团,是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从事国际青年交流和国际人才培养的职能机构。是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开展友好交流活动的基地。交流设施有二十一世纪饭店、世纪剧院、银橄榄体育世界,研修培训设施等。  相似文献   

14.
信息集萃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华北区会员校、山西老年大学协会在大同召开现场交流研讨会9月13日,为期两天的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华北区会员校、山西省老年大学协会现场交流研讨会在大同市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任泽民向大会发了贺词。原省政协主席、省老年大学协会名誉会长郭裕怀,原省人大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2007,(6)
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是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和中国青年国际人才交流中心联合组成的事业集团,是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从事国际青年交流和国际人才培养的职能机构。是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开展友好交流活动的基地。交流设施有二十一世纪饭店、世纪剧院、银橄榄体育世界、研修培训设施等。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2010,(12):F0004-F0004
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于2004年4月由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和中国青年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合并成立.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从事国际青年交流和国际人才培养的职能机构。是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开展友好交流活动的基地。交流设施有二十一世纪饭店、世纪剧院、银橄榄体育世界、研修培训设施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2010,(11):F0004-F0004
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于2004年4月由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和中国青年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合并成立.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从事国际青年交流和国际人才培养的职能机构。是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开展友好交流活动的基地。交流设施有二十一世纪饭店、世纪剧院、银橄榄体育世界、研修培训设施等。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2009,(9):F0004-F0004
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是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和中国青年国际人才交流中心联合组成的事业集团.是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从事国际青年交流和国际人才培养的职能机构。是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开展友好交流活动的基地。交流设施有二十一世纪饭店、世纪剧院、银橄榄体育世界、研修培训设施等。  相似文献   

19.
2016·非遗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10月14日至16日,2016·非遗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重庆文理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会,就有关非遗与中国学术的问题展开了精彩的交流与讨论。会议深入探讨了有关非遗的各种问题,呈现了许多非遗的典型个案,在促进非遗理论建构的同时拓展了非遗的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与政府文化部门间展开了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推进了非遗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影名称日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日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进入了日本市场。本文根据中文和日语的语言特点和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提出了中国电影名称日译的几种方法,从翻译方法上对中国电影名称日译的实例进行了分析,并按照传统翻译标准对一些误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