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散文六大家的散文主张有相同处:主张文以明道,文道结合;强调文章联系社会现实;提倡平易自然的文风。但他们的散文主张也有相异处,这主要反映在对道的性质及道与文关系的理解有所不同。六大家的散文创作也有共同特色:内容充实、擅长议论、富有气韵、明晓流畅。但他们的散文创作又各具风貌,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2.
主体化和多样化——香港散文观念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散文观念的演变基本上沿着美文、写实主义散文、现代主义散文、后现代主义散文的路子发展而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香港散文观念日趋多样化;有承继"五四"散文小品传统而来的学者散文观,有注重通俗性、商业性、实用性的框框杂文观,还有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影响的探索散文观等等,它们共同促进了香港散文观念的发展,并使其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对散文文体的开放和解放有积极作用,加大了散文的信息量,使散文关注共同的时代和社会问题,还能使散文灵活多变、摇曳生姿;但它又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使得散文文体缺乏节制,缺乏强大的主体精神。基于此,一方面,大众媒体应该有它的自醒意识,提高自己的品位,力避自己的短处;另一方面,散文家必须超越大众媒体的局限,从自己内心找回文学的尊严、散文的本性、作家的良知。  相似文献   

4.
<正> 对于散文,论述颇多,各有千秋,也尽显风采。郁达夫的归结就很有见地,他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指出:散文或散文家之深情远旨,在于贴近“散文之心”。在笔者看来,这里有两种内涵,一是散文的主旨或主题所在,二是散文乃散文家的心性折射。如此,散文史就不单是对散文发展脉络的勾勒,也是对作家心性的捕捉与感悟。这就为撰写者提出了一个重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106-109
面对当下中国散文研究面临的窘境,王兆胜秉承以自然为本位的文学观和尽善尽美的批评观,具有起衰振弊之功;其散文批评有敏锐独特的艺术感受力,平淡宽容的个性化批评风格,飞扬灵动和准确精彩的语言;其散文理论研究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开阔的视野。努力进行"史"的建构,科学、规范、严谨、创新是王兆胜散文研究的要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正> 秦牧是当代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散文独树一枝,深受读者的欢迎。他不仅有渊博的知识、奇丽的联想,而且有良工苦心、别出机杼的艺术构思。他说:“在一篇小小的散文中,要有新意,有感情,有鲜明形象,有精辟语言,耐人看,耐人想,这就煞费作者的一番心思了”。可见,他的散文之所以有那样强烈的艺术魅力,是他“煞费”“心思”的结果。那末,秦牧散文的构思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7.
<正> 从新中国诞生始,人们在习惯上把这以后的散文,称为中国当代散文。中国当代散文,是发韧于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同一流脉上的一种延续和拓展。她基本上承继了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的传统,在散文的功能质方面,在散文应是美文方面,都可以说与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的散文批评观形成于东西文化碰撞的时代语境中,融合社会现实、域外文化和本民族传统三个维度的合力而成,表现为旧中寓新、中西交汇、新质萌生,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带有鲜明的现代转型特征与创新特质。其对"文道"关系、文章之"法"、言文一致、文体概念等都有独到的观点与看法,在散文批评理念上突破传统走向现代;特别强调创作中的"灵感"因素与"自我"品格,在散文创作主体上追求独立性;设定了与古代散文有着不同阅读"期待视野"的读者群体,在散文接受主体上突出大众性;要求散文的表现形式突出"形散"、创作主题强调"神不散"、意境风格追求情理交融,在具体创作方法上体现了现代散文的风格特征,这些已经具备了现代散文批评的理论要素与理论品格,对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独立与理论体系的形成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  相似文献   

9.
首先,根据现代文体概念,将其划归为散文类。其次,先秦兵书可分为记言散文与记事散文。再次,在此基础上记言体散文还可分为论说体、问答体、律令体、语录体等;记事散文有记叙体等。对先秦兵书在文体上的如此分法,虽然重叠处较多,但这既是先秦时代文学还没有完全独立的缘故,同时也是先秦兵书作品本身的复杂性所致。  相似文献   

10.
自"五四"开创现代散文以降,关于散文的分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行其是。这些分类或失之于简陋;或繁杂重复;或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或划分交叉,有的剩余,有的超出。笔者从中国散文的历史和审美本体性出发,再结合"类型说"的理论和分类的原则,拟将中国现代散文划分为五大类:主情散文、闲聊散文、智性散文、纪实散文和说明文。显而易见,这样的划分是否能够成立,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7,(7):182-186
<正>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王鼎钧以其丰富的散文创作推动着中国白话文学传统的革新,"当五四散文传统从大陆飘零流散之时,王鼎钧在台湾却独辟蹊径,使五四散文传统得到有力的拓展"(1)。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若是谈"纯文学",他总觉得必须狭义的散文;若就广义而言,各类体式包孕繁多,杂文、小品、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诗性散文,王鼎钧无一不精,纵横互涉、触类旁通。他是"兼类书写"的先行者,取法诗的意象、小说的情节、戏剧的结构,以提升散文的艺术格局,体现了"出位才能入味""跨越才能超  相似文献   

12.
在相同的历史语境中,未经更多观念揭示,未经更多倡导试验的五四散文,其成绩却超出了作为文学革命先锋的诗歌以及小说、戏剧。个中原因,历来有多种解释,最普遍的就是散文有悠久而优秀的传统,五四散文植根于传统之上,受外国的影响最少。也有一些史著从散文文体特性角度进行阐释,但往往限于篇幅或并非行文重点所在,还不够深入具体。五四散文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散文自由自在的抒写形态、突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表达的直接性、文化本体性等文体特征深深地契合了五四追求自由、个性的时代精神,更加适合于思想启蒙的需要;而五四时期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相对自由的言论、出版空间则为散文的发展繁盛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九封建中期的散文1.泰汉的散文封建中期八百多年的散文,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四个世纪(秦汉两代)基本上是在封建初期历史的典哲学的散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後四个世纪(魏晋南北朝)的散文则逐渐转变逐渐分歧,而且多样化起来了。同时还盛行一种介於散文、韵文之间的体裁——赋。现在我们先论述第一阶段的散文。其中秦代的与西汉的优秀作品,大都是些批评当时政治的奏议;这种奏议可以说是历史散文与哲学散文的综合,因为里边体现了作者的哲学与历史观点。秦代散文作者主要是李斯,他的作品现存的有史记所载的几篇上书。最传诵的谏逐客书一篇,批评秦王“所重者在  相似文献   

14.
郭丹 《晋阳学刊》2013,(6):30-33
中国古代散文的源头,起自先秦,其特点一是百花齐放,众体皆备;二是文史哲不分家;三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先秦史传散文,包含赋颂、祝盟、铭箴、诔碑、哀吊、谐(隐)、史传、论说、檄移、章表、对问、书记以及叙事、小说各体;诸子散文,则包含语录体、寓言体、议论体、说唱体、对问体甚至诗体散文.诸子散文中的叶韵,与其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有密切关系.故章学诚指出:“至战国而后世之体备.”是为的论.  相似文献   

15.
黄开发 《学术研究》2022,(1):150-160
中国传统文章体制在近代受到西方纯文学观念的冲击而崩塌,以纯文学散文为本位的体类概念系统开始形成。根据现代散文的特点,依据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文体要素所占的比重,可以把现当代散文体类概念系统分为三级:第一级是作为文类概念的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第二级是文体概念,可分为随笔、记叙抒情散文、纪实文学(非虚构文学)三种文体;第三级是体式概念,每种文体之下都有具体的样式。提升散文的纯文学品位一直是现代散文艺术追求持续不断的内驱力。百年来,散文作家主要从小说和诗歌两个方面汲取资源,强化现代汉语散文的纯文学素质。但早在1930年代,散文的纯文学化趋势就引起了鲁迅、周作人的忧思。近年来,纯文学散文观念也受到了从事现代散文和古代散文研究的学者的批评和质疑。纯文学观念是促成中国散文现代转型的主要动力之一,极大促进了人们对散文体类的认识,提高了散文的生产力和表现力,然而,如果依循一些"艺术散文"提倡者的设想来清理散文的门户,过度进行虚构,很容易降低散文的"即物性"与"逻辑性",弱化散文快速因应和介入社会现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 李清照是一位诗、词、散文俱有精深造诣的优秀女作家。她的散文一直被视作南宋文采派的杰出代表。但历代的研究重词而略文,其散文艺术尚无专门、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就此略作考察,以就教于方家。一、抒写性情,广寓识见:易安散文的立意与旨趣抒写性情,广寓识见,是易安散文的重要特征。李清照才高学赡,情感细腻丰富,故所为文,洞见博学睿智,尤显性情趣尚。如《打马图序》通过打马图经的问世,抒写平生喜好博戏的  相似文献   

17.
一 梁实秋(1903—1987)与散文结缘,可以追溯到二十年代初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作于一九二三年的《南游杂感》、《清华的环境》等(均载于《清华周刊》),已初步显露出他的散文艺术才华;一九二七年他执编《时事新报》的《青光》副刊,有段期间几乎每天都要作一篇短小的散文,后经筛选编成一本集子《骂人的艺术》(新月书店出版)。据梁实秋晚年在《雅舍散文·副刊与我》中说,这本书曾有人盗印过,但它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一九二八年十月,梁实秋在《新月》杂志一卷八期上发表了《论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他相当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散文艺术主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对中国传统散文艺术的重视,同时又善于大胆地汲取西方散文长处的艺术见解;其中固然有个别观点有着贵族气的痕迹(如认为“引车卖  相似文献   

18.
论建立当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具有当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 ,已经是散文发展和散文理论建设的当务之急。这是因为现有散文批评的视野相对狭窄 ,观念和方法依然是传统的 ,并单一地着眼于散文文本特性 ,现有的三种类型的散文批评 ,无法完全反映有着巨大发展变化的当代散文的真实面貌 ,无法解释散文的变化、成就和规律。因此 ,必须建立当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 :第一 ,建立散文是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的批评观念 ;第二 ,多维方法的散文解读 ;第三 ,当代性的选题意识和选题空间 ;第四 ,突破美学意识形态权威的束缚 ,以体验为确认什么是散文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菲华散文创作香火不断,形成了一支菲华散文闽籍军团.不但在菲华文学史70余年中单篇、个集与选集收获最丰,且质量也相当高;题材触角广及大陆、菲律宾、香港、台湾乃至世界物事,尤以刻划"中华情结"并进而探索世代"旅人"的复杂心理主题见长;散文文体类型丰富,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和令人难忘的文本.尽管菲华散文还有不少缺点需要改进,但在整个东南亚乃至世界华文文学和散文创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祝德纯 《云梦学刊》2002,23(6):65-67
散文的营构,有两大主流:一是随意驱遣;一是以法绾合。本文认为当代的散文作者们既有对传统的承接,便更多的是创新与探索,诸如散点铺排、意旬纷呈、镜头组合等等。既显示出作者极其开阔的营构视野,充分张扬着作者的创作个性与审美追求,也极大地丰富了散文创作的艺术内涵,有效地增强了散文文体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