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工业革命使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是巨大的。而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众所周知,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变化对工资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李嘉图曾认为,工人的工资决定于劳动者维持其自身与家庭所需的食物、必需品和享用品的价格,是一种生存工资。本文论证了为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劳动力市场的巨大需求没有引起工资水平的上升,而只是处于李嘉图所说的生存工资水平上。  相似文献   

2.
英国圈地运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及社会后果 ,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农民的影响各异。圈地运动并不是造成农民消亡的主要原因 ,也没有起到驱逐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工业的作用。因此不能夸大圈地在农民消亡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从1901年至1935年,在苏北地区先后涌现了77个垦牧类公司,其中营田万亩以上的大公司有40余个。新兴工业资本集团在苏北圈地垦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植棉以为棉纺业提供原料,这与英国的圈地是为养羊以为毛纺业提供原料的功用是完全一样的。苏北垦殖成为中国工业革命的缩影。在苏北,被圈地者的反抗遭到了武装镇压。但总的说来,这一运动比较缓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圈地运动的血腥过程的重现。苏北垦殖也促使了农村的近代化,在更大范围内改造了社会。苏北的圈地垦殖运动实是中国近代工业革命的缩影,其形态的独特、自身体系的完整、史实与资料的丰瀚,在中国仅此可见。其对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的现代化命题的研究等等,有极高的标本价值。  相似文献   

4.
英国圈地运动的历史也是圈占敞田及与敞田密切相关的公用土地的历史。农业革命是农业生产技术累积及圈地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大农业经营体制的建立、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农业革命又直接孕育了工业革命,圈地运动也间接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它是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圈地运动改变了英国当时的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它对农民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是一批农民流离失所的祸首,另一方面是一部分农民翻身的机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核心是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圈地运动时期的英国虽与我国在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但其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实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英国在推翻专制王权后建立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在稳定政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论述了"圈地运动"后英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认为导致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主要因素是新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当时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口与城市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冲击、工业化的亢进,当然还有圈地运动的微弱余波,迫使农村人口外流,主要流向则为城市和矿区小城。这种大规模流动,在英国历史上造成深远影响,使小城市变成大城市,大城演进为城市群,从而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英国本来是个海岛农业国,它具有海洋性气候和温沃的土地,适应多种作物生  相似文献   

8.
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最早发生是因为英国较早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经济上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资本积累的条件,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近代早期英国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资本、劳动力、原料和市场并推动了某些产业部门的先行发展。然而,农业革命的发生并不一定必然导致工业革命的发生,工业革命有着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还应从制度层面去寻找。  相似文献   

10.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平等派一词,英文为Levellers,中文有的书译为平等派,有的书译为平均派.日本学者译为水平派.Levellers一词在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是在一六○六和一六○七年英国农民反圈地运动中,这些反圈地的农民自称为Levellers.据H·FAGAN所著《The Commoners of England》一书的记载:The word "Levellers" had first been used in Warmechshire in 1606 when a body of men calling themselves "Levellers" went round countryside tearing down, or levelling, the hedges which enclosed the Common lands.这段话的意思是,一六○六年在瓦尔维克郡第一次使用Levellers这个词,当时一  相似文献   

11.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劳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工业革命使童工劳动的范围和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国工业革命中使用童工劳动不是某一行业、某一资本家的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使用童工劳动是因为机器的使用简化了劳动工序,以及劳动力缺乏,更重要的则是童工廉价.过度使用童工使童工身心受到摧残,于是出现了一个旨在保护儿童的立法运动,这些法令虽然没有从根本上禁绝童工劳动,但在保护儿童方面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英国工业化的进程不仅是一场经济变革,也是一场文化重构和社会性别化的过程,劳动的社会性别分工成为文化重构的中心问题。劳动按性别分工的形式的演变不仅承袭了社会性别化的历史传统,也受到工业化的多样性特征、劳动的重新分工、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等因素的进一步影响。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认知工业化进程有助于我们深化理解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贡献,理解工业革命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劳资关系发展的历史.以工业化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同时产生了劳动问题,劳动问题的实质就是劳资关系问题.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凯恩斯,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致力于劳资关系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的理论发展.回顾与梳理近代劳动关系理论的历史发展,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生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到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本文主要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等方面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劳动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农村“多余劳动力”和“伪装失业者”。近年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而且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和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推行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能够避开上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技术实践视角入手,就马克思《资本论》的技术哲学思想作了初步的分析,包括以机器为特征的现代技术标志人的本质力量的根本解放,工业革命是人的现实生存方式产生巨大变革的根本动力,机器产生了它的对立物导致技术与工人的相互对立,机器及其生产竞争产生新的产业并引发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7.
阿诺德·汤因比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历史学家。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他不仅开创了一个历史学新领域,而且更合理地诠释了工业革命的内涵。汤因比的有关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对自由理论提出了修正,认为只有保证所有入的自由才能促进全社会的福利;将圈地视为英国现代农业进步的前提,并认可个人所有权的建立是文明社会发展的趋势;从理论和事实上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工资理论,同时也得出了工业革命中工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自17世纪以来,英国面临着传统能源供应链断裂导致的社会经济危机,变革旧生态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英国转危为机,率先在经济生活领域实现能源转换,并适时将煤炭燃料转化为蒸汽动力,从而真正发动和支撑了工业革命,引领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欧文既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家,又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在工业革命时期,他不仅关注童工问题,对童工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而且呼吁通过立法来限制童工劳动,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还积极在自己经营的工厂中改善劳动条件、禁止使用童工。欧文并不反对儿童参加社会劳动,但必须限制儿童的最低雇用年龄和劳动时间,强调儿童的生产劳动必须与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