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杨家村一幢农家小楼门前,"养老示范户"的标牌特别醒目.这户人家的主人叫童道云,在城里做保姆,是村里第一个把城里老人接来自家养老的,城里的一位老人已经跟随她生活了 4年.在南京,这种"城市老人寄养农家"的养老模式很受欢迎.南京市杨家村俨然成了"养老村",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城里无法照顾老人的家庭纷纷将老人送到乡下农民家庭养老.(据2017年5月4日《就业时报》)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初冬微寒的黄昏,我如约来到一个寂静的院落采访一个令人尊敬的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教育参赞李滔。李滔的教育外事生涯充满了神奇,他曾和张闻天、钱其琛等中央领导人共事前苏联,中央领导人李鹏、宋健及其众多知名人物如李德伦等曾在李滔的管理和关心下学成而归,为祖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多年的教育外事生涯使李滔对中国留学生工作总结出深刻的经验……我带着万分的崇敬和探知老人风风雨雨多半生的教育外事生涯的心情,轻轻按响老人的门铃……出身爱国世家 李滔1922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他的父亲是陕西省一位…  相似文献   

3.
沈在春 《人才瞭望》2009,(11):55-55
最近一段日子.李中仞老人见天乐呵呵的.上街逛市场.三天两头就带点鱼啊肉啊回家.见了谁都老远打招呼。一向抠门的李中仞咋突然间变大方了?邻居问他为啥这么高兴.是不是发了一笔意外之财?李中仞老人笑着说:“我有养老金了。过去我有钱不是舍不得用.是不敢用.从今往后能月月按时领钱,我能不高兴吗?”  相似文献   

4.
人性暗处     
人性如同树枝,它也会有.断裂的可能。这就是人性中的暗处。这是一起发生在内地H市的真实案例。一个暴雨夜,一辆小货车撞倒了一位老人,老人生命垂危,所幸司机没有逃逸,而是将老人送到了医院。司机是个外地人,是替货车主人开车的,见闯了大祸,在将老人送到医院后悄悄地“逃”走了,从此杳无音信。  相似文献   

5.
在鄂南山区有这么一位衣着朴实、貌不惊人、拥有百项发明的花甲老人,他的名字叫周天坤。出身寒微的周天坤,从小聪颖好学,崇拜爱迪生、达尔文与米丘林等科学伟人。他曾立志去学农,改良新品种,梦想培育出鸡蛋大的小麦、苹果般的稻谷。于是,周天坤在小小菜园里进行改良试验,用反光镜增强冬春小麦的光照,并试图采用米丘林培育大苹果的科学方法,用极小的注射器给正灌浆的小麦注射浆液,增添营养,增大颗粒。没上过大学的周天坤理论根底浅,加之试验条件的局限,他心中那金色的种子没有结果。但是,一时的失败没有阻挡住周天坤执著前行。…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位60多岁的老人,马珍妮女士用自己的生命晚霞编织着美好的中国情愫;作为一名来华工作的美国文教专家,马珍妮女士为中国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外语人才。她从1994年起开始来中国执教,先后在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担任英语教师。在任教期间,马珍妮女士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课堂上,中国学生内向害羞,不愿开口说英语,更不敢和外籍教师对话,英语学习就变得枯燥无味,很多同学对英语都产生了畏惧和厌倦心理。而马珍妮老师自有办法让学生喜欢她的课。她把大量的时间和心思用在课堂设计上,每次都要拿出点小花…  相似文献   

7.
在国庆、中秋双节长假的最后一天,一场迟到的"中秋团圆"牵动了全国千万民众的心. 9月26日,患有帕金森综合征和间歇性老年痴呆症的68岁重庆老人潘普全孤身一人来京看望消防员儿子,在下火车后失踪.社会各界自发在朋友圈和微博转发寻人信息.10月8日,失踪了12天的老人终于在北京市大兴区被找到了.当时他已失忆,无法辨认亲人,但手里依然紧紧攥着从家离开时拎着的月饼.  相似文献   

8.
狼葬     
印度与巴基斯坦接壤的边境山区,有一个叫哈马里的村庄。很久以前,那里的土著居民奉行这样一种习俗:谁家的老人病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他的儿子就会在傍晚时分把他背到深山里去,那里有很多野狼,到了深夜,毫无防卫能力的老人就会葬身狼腹。这一习俗被称之为“狼葬”。  相似文献   

9.
湖南的老人们一回忆起大革命时期,总要讲起当时湖南两位最著名的共产党人,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就是郭亮。老人们说,郭亮英俊,有胆略,会讲演,卧过轨,坐过牢,参加过南昌暴动,人们都很喜欢他。  相似文献   

10.
思恩 《人才瞭望》2014,(12):34-34
老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吸收利用率较差。北京中医药大学赵雪松博士建议,在服药期间,老人若能配合食用适宜的粗粮,则能有效提高药效。安眠药+小米安眠药通过作用于人脑中的一种叫5-羟色胺的物质来促使患者入睡。中医认为,小米有和胃安眠功效,在服药的同时,食用小米可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11.
1996年7月,北京希望工程救助中心来了一位老人。老人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口袋里抽出那微微颤抖的手,向希望工程工作人员交付了400元人民币以捐助一名失学儿童。希望工程工作人员向他表示感谢时,老人说:“不要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还做得很少;我没有把自己当做外国人,而是当做朋友来帮助你们。教育是根本,中国的希望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伟大事业,只要我们有能力,我还要努力做下去。”这位老人没有将他的名字告诉希望工程办公室工作人员,只是听陪同介绍说:“他叫马克.莫斯特尔,是一名瑞士人。”老人回到瑞士后,又到我驻瑞…  相似文献   

12.
回望天涯路──希望工程八周年记盛刘旭波特别报道一位睿智的老人曾忠告说:“我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心顺有知识、有人才。”这位老人就是中国人知识以、有人才。这们老人就是中国这人民崇敞的邓小平。老人话语之急切。足见其心情之焦虑。进入90年代,中国更加觉察到它面临着的挑战,尤其实质,即是对人才的竞争,对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竞争。值得欣慰的是。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庄重宣布:一个旨在集社会之力,捐资助学,让因贫困面失学的孩子重返校D朋下一个吐好应羌人才伟人丁住—…  相似文献   

13.
许向农 《人才开发》2003,(11):28-28
近日,某报载文谈王洛宾老人说职称。老人说:我没有职称,但我走到哪里,大家都冲着我说:在那遥远的地方,祝您一路顺风。老人说:这就是职称。有一次老人在饭店就餐,服务员特意多上了几道菜,老人诧异问是否弄错了,答  相似文献   

14.
消失的姓氏     
曾看过一档电视节目,所讲内容是中国人数最少的姓氏“点”,有一个家庭生了一个男孩,家里的四位老人为孩子的姓氏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妥协姓“点”,点字乃占加四点,组成来自四位老人的姓氏。由此最少的姓氏诞生了。  相似文献   

15.
理想和工作     
只有目标和行动相结合才能走向成功。有位老人,从事了一辈子的摆渡工作。无论是酷暑寒冬,还是风中雨里,老人周而复始,一趟趟往返于小岛和大陆之间。一天,一个细心的年轻乘客发现,在老人的一只桨上,刻着“工作”两个字,而在另一只桨上,刻着“理想”两个字,于是向老人询问其中的含义。老人回答道:“我先给你演示一下。”说着,。老人  相似文献   

16.
微小说     
“29块2,算整给你29。”老人苦笑着接过收废品老板的钱,缓缓地走回破烂的家。老人九十多了,在上海流浪了几十年,一生孤苦。每天都要扛近百斤的旧纸皮走一个小时路到废品站卖,除去收纸皮的本钱。自己赚不了多少。一个商人很同情老人,拿了张世博会的票给她,老人却说:“可以换成一张身份证吗?”  相似文献   

17.
《人才开发》2005,(4):63-63
面对这个青年人的世界,西方老人不甘寂寞,他们深信:这个世界仍会有自己的位置;退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退出生活”。西方老人“老有所为”的含义是,不仅找适合老人体力的事来做,而且要“颠覆青春”,涉足于专属青年人的许多行业。  相似文献   

18.
华阳 《人才瞭望》2013,(1):108-108
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把尊重老人视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在日常生活中,对老年人关怀备至,一到节日,先向家里的长辈依次恭喜问安,接着到村里其他老人家里问好祝福。自1982年以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将每年的8月15日定为老人节,举行尊老敬老的活动,为老人健康长寿创造各种条件,使尊老习俗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全社会的美德。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刻     
咖啡屋 不溺水秘方 街头有人搭一帐篷,帐篷外插一木牌,上面写着“传授不溺水祖传秘方,每人100元。” 看见每个从帐篷出来的人都面露笑容,欣然有得的模样,小张也好奇地加入了排队的行列。 好不容易轮到小张进去,见帐篷内有一个老人,坐在一张小桌子后面,桌上放了砚台、墨汁和一支毛笔。 老人先向小张收了 100元,又吩咐小张把上衣拉起,露出肚皮来。老人持笔孺墨,走到小张面前,很仔细地在他肋骨下方画了一道线,然后慎重地告诉他:“注意,下水之后,千万不要到水比这条线更深的地方去。” 汽车零件 卡车司机开车经过一个山村…  相似文献   

20.
一个飘雨的夏日,我们一行两人在北京化工研究院一间办公室,见到毛炳权院士。最初十几分钟里,毛院士不怎么说话,难怪网上几乎难以百度到他的资料。然而,我们的话题展开之后,尤其是问到老科学家早年在部队的经历时,老人便娓娓谈起自己初入伍时的情况,回忆起自己的战友,能看出他对那些事那些人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