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进一步印证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结论的正确性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将是长期的 ;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将与传统的暴力革命有所不同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是一个有前提、有最终目标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将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马恩“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内涵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错误解读,集中体现在对“跨越”对象和阶段的误读上。实际上,在马恩的“跨越”思想中,不仅认为生产关系可以跨越,而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也是可以跨越的;跨越的应当是整个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误读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学者把现实的社会主义同马恩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等同起来了,将二者混为一谈,并依此来对照和注解“跨越”思想,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理论的提出,是20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变革。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期运用唯物史观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解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在此基础上,由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分配,消除资本主义竞争和社会主义生产的无组织状态。商品货币关系将不存在,与此相适…  相似文献   

4.
对马恩关于未来社会分配模式的重新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恩关于未来社会分配模式的重新考察项飞长期以来,人们囿于《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分配模式的描述,却未能结合马恩研究分配问题的逻辑思路对此予以深人的考察。科学理解马恩关于未来社会分配模式的设想,以马恩研究分配问题的方法论原则为指导,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早有结论,这就是,它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但是,资本主义将如何被社会主义所代替,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作出具体的描绘,即使作出了某些设想和结论,也有待实践的检验和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表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能以和平、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私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否应该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共产党人经历了复杂、艰难而漫长的认识过程。(一)19世纪初,被马恩称为“社会主义鼻祖”的英法三大空想家,对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极度失望,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全世界变成地狱”;在未来理想社会中,应该消灭家庭,消灭私人经营,消灭雇佣劳动,消灭阶级对立,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19世纪中叶,马恩坚持…  相似文献   

7.
(一)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曾设想在代替旧生产方式的新的生产方式中,商品货币关系将不复存在.包含在这个基本前提中的逻辑推论,必然是在这个新的生产方式中,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实践并没有完全按照前人的设想发展.现实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没有也不可能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实践中的深刻教训又迫使我们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于是,人们开始放弃经典作家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  相似文献   

8.
李述森 《东岳论丛》2006,27(5):44-48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有两种目标诉求一是论证无产阶级组织起来进行革命的必要性;二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社会发展规律方面的理论基础。二者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的。马恩早年着重于追求革命的目标,晚年则部分地修正了自己的革命理论,认为通过对现行社会制度的逐步改造同样可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目标。俄国共产党人着重挖掘的是马恩早期的、即侧重于革命的思想,而对他们晚年思想上的变化则不予重视。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不是马恩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革命,而是俄国民粹派追求的那种革命。革命消灭了资本主义,但却没有导向社会主义。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石镇平 《天府新论》2006,3(6):50-55
在马恩的设想中,未来社会实行的是社会所有制和计划经济。现实社会主义中的公有制是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所有制?现实社会主义应不应该实行市场经济?这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问题,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实践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有可能更好地坚持马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说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在于他们用科学的分析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必然过渡到不再有人剥削人现象的共产主义。”马、恩不仅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且对共产主义社会提出了伟大的设想。他们认为,未来的社会将是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物质生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消灭了私有制和阶级差别,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和支配全部生产资料的自由人  相似文献   

11.
对社会主义商品概念的认识,人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原因在于:马恩当时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商品生产。长期以来,人们拘泥于马恩的结论。但是,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无情地向传统观念提出挑战,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这个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商品理  相似文献   

12.
马恩东方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恩东方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李仲才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后者则谓为东方社会主义或晚期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的设想及失误李维贵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伟大贡献,他们的许多理论至今仍是普遍真理。只是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某些设想,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历史...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分配模式。但如果据此认为,马恩关于未来社会产品分配方式的设想只有这两种模式,那就错了。其实,马恩晚年根据对落后国家无产阶级运动的考察,提出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前期产品分配模式的设想。这就是他们关于未来社会产品分配的第三种模式,其内容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这种模式为我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也必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从成立开始就同资产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一直是贯穿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在此主要分别阐释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本质区别。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绿色运动的倡导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广大人民的要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触及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所以并没有为解救全球生态危机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科学社会主义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分析而构建的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并为生态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张瑞业 《齐鲁学刊》2002,2(3):50-56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论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但是,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与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且并行不悖,社会主义全面实现的社会物质条件渐趋成熟,印证了“两个必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严格遵循着他们自己提出的“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原则,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研究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未来社会———共产主...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五性”,是指它的必然性、长期性、复杂性、优越性和,曲折性。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矛盾运动,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同以往一切其他社会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这一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看待经济落后国家爆发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有一种观点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在经济落后国家相继成功,这是超出马恩的预计,甚至是与马恩的预计相反的。还有的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只有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我国经济文化落后,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而社会主义搞早了。这些观点究竟是否符合马恩的原意,我认为是很值得商榷的。 不论哪个国家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二是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如果没有这两个前提,当然谈不上无产阶级革命。如果这两个前提不充分,无产阶级革命也难以发生。这两个前提条件的增长,一般来说,是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