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中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2-108
三音节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有一定数量,识别和判定现代汉语三音节词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判定现代汉语三音节词不能以词典是否收录和是否标注词性为依据,而是要以实际使用的情况和人们的词感为依据,坚持语音、语义、语法、语用和语感综合考察,以语用和语感为主的定性标准。具体操作上可采用语音形式识别法、语素数量识别法、语素性质识别法、语法特点识别法、语义特点识别法、语用对比识别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伦伦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1)
<正> 象汉语的其它方言一样,潮汕话中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土”味十足的方言词。这些词有的本字尚待考证;有些则并不难确定。这些词中有单音节词,也育复音节词。复音节词中尤以双音节词居多,例如“东司(厕 相似文献
3.
汉语词汇的演变其主流是由单音节演变为双音节,但是双音节向单音节的演变亦为数不少。本文通过对汉语词汇形、音、义的关系之分析,说明了这种演变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语素的教学是现代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关于语素的判定,基本的方法是替换法,教学中应加强替换原则和音节语素化的讲解,对那些不能使用替换法确定的剩余语素不应忽视,宜采用剩余法进行判定,需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看待刺余语素;语素的类型虽可以从各个角度细分,但最重要的是根据语素的组合特征所归纳的类别,应摒弃一些教材分类的弊端,明确这些类别的内涵;语素与音节、汉字的关系,可从汉字与单音节语素和汉字与多音节语素两个角度观察,儿化和合音是特例,应予以介绍.只要加强上述三方面的教学,语素的教学必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6.
略论《史记》的双音节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梅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的《史记》,记述了上起皇帝,下迄武帝太初(前104~101)年间,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一部重要的文学和史学著作。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善于运用口语刻划人物;还吸收了大量的民谣、谚语和俗语,一改过去《尚书》等经典著作的“佶屈聱牙”的毛病,形成朴素、自然、明白晓畅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7.
贾爱媛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2):37-41
本文认为字形的类化主要是汉语中伴随着词形的变化产生的一种字形的变易现象,也就是词汇在双音化过程中或双音化后,对原有的汉字构形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具体表现为有些字体因此而改变了形符,有些字体因此而加上了新的形符。本文对这种文字类化现象作了分类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丁健纯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3):83-86
词的拆用将语素临时当作词来使用,是语言表达的有效机制之一。构词语素在意义上的独立性是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拆用式对原式的正偏离满足了语义表达的现实需要,并列式复合词的构词语素由于语法和语义上的相对独立性因而最容易发生拆用现象。 相似文献
9.
古今同形双音节词语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伦伦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4)
<正> 在古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跟现代汉语形同而实异的词语。这些词语,尤其是双音节的,读者很容易被其同形表象蒙蔽而以今天的词义去理解古汉语的词语,结果当然是不对的。比如“牙签”,在中古汉语中指藏书用的一种象牙标签,染各种颜色,上写书名。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云:“邺侯家多书,插 相似文献
10.
韩兴波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5,34(4):58-60
对《诗经》内部双音节同源词在音韵及其意义上进行考证,以辨析“觱发”、“觱沸”的同源关联,两者皆有“盛貌”的意义。其次,在诗文本义分析、引述旁证对“蔽芾”之音义的争论进行定谳,另外,详解“苾芬”一词有“盛貌” 之意,并就其与上述诸词的同源问题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11.
周及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22-128
从现存文献来看,上古汉语似乎是以单音节为主的。但是周秦时期的一些诗歌,例如《诗经》、《楚辞》,却记录了大量的双音节单纯词(即传统所谓“连绵字”)。从文献观察,这些双音节词在当时,尤其是在后来的汉代,又以意义相同、语音相近的单音节词出现。本文分析了见于《离骚》中的这种双音节词现象,认为双音节词的单音节化是上古汉语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实。 相似文献
12.
李群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76-78
现代汉语高频语素的词语群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高频语素的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对现代汉语高频语素的构词能力情况进行分析,对现代汉语高频语素的特征进行分析,以及研究现代汉语高频语素词语群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双音节同素反序词的语法、语义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根松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本文写作中收集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出现的所有双音节同索反序词五百余组,对它们逐个进行归类、排比、统计,依据“三个平面”的原理,从语法和语义的角度作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和考察。语法平面主要考察词的内部结构和词性,语义平面主要考察词的概念又、词的色彩义和词的语法义。考察过程中始终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反序前后形成的两个词进行剖析,以显示其特点和异同,目的是试图通过本文来揭示现代汉语双音节同素反序词在语法、语义方面的基本面貌,以利于人们认识和使用。限于篇幅,本文对考察材料未全部列举,只作典型举例。 相似文献
14.
鲁荣昌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一现代汉语语素有虚实之别,虚实的划分可分为两级。第一级是把整个语素库里的语素分为虚(包括倾虚素)和实(包括顾实素);第二级是从语法上按名、动、形等对语素进行再分类。但是,对于这些问题人们的看法是不同的。有一种意见认为,对现代汉语语素根本不能进行第二级的再分类。其理由是词素在词中没有什么外部形式,因此只能从意义上看关系,不能确定同素的语法上的类。而意义上的类是有的。①这里的词素指的就是语素。这种意见有两点值得商榷。一是这种意见认为语素没有语法功能,不能进行第二级的再分类;二是这种意见对词素的认识从… 相似文献
15.
杨建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 1996年版所收录的双音节复合词为研究范围 ,主要从分析比较影响构词的各种因素以及语素构成词时各种组合关系的变化入手 ,试对语素顺序在汉语构词中的作用这个问题作一点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三音节词、短语词和惯用语的轻声音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秧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研究现代汉语的轻声,对于促进语言规范化,推广普通话,改进语言教学都是有意义的。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的三音节词的轻声,也探讨三音节短语词和惯用语的轻声。 相似文献
18.
严戎庚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语素亦称词素,是个基本概念,其比较一致的定义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许多语言有非音节语素。如:英语books中的s,俄语ученики中的и,维吾尔语giziti中的i,等等。现代汉语也有非音节语素吗? 许多人认为有。他们一致认为儿化音节(如:花儿huār,这儿zhèr,今儿jīnr(中的“-儿(-r)”是非音节语素。如赵元任先生说:“卷舌韵尾‘儿’r,或更确切地说从‘里’、‘日’和‘儿’派生出来的三个同音后缀,是官话中仅有的非音节语素。”其它诸如王力、任 相似文献
19.
20.
论双音节离合词的结构、扩展及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梅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从结构上看,有公认的动宾型和动补型,也有主谓型和联合型。结构类型不同,扩展方式和用法也不尽相同,应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