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森堡政党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是马克思和列宁所强调的"为人类服务"的思想和民主问题,其政党伦理思想体现在:在政党的价值理念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应代表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政党制度伦理上,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并抵制党内官僚主义的泛滥,无产阶级政党党员特别是领袖应体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行。卢森堡的政党伦理思想在当代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帝国主义时代,罗莎·卢森堡阅读《资本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卢森堡的总体性思维丰富了《资本论》的阅读方法,这对改善《资本论》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与工人阶级中存在的割裂式阅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卢森堡为了维护党内的思想统一,在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过程中捍卫《资本论》的科学论断。最后,卢森堡在帝国主义语境下发展《资本论》中的理论,对于构建帝国主义理论的雏形、推动马克思学说大众化与丰富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莎·卢森堡辩证地阐释了领袖、政党、阶级和群众的相互关系,强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是实现党内民主的必要条件;阐述了"自我集中制"的概念,对民主集中制作了独特的表述;告诫全党要注意防止官僚主义蜕变,强调公开的民主监督和批评自由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这些思想对我们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莎·卢森堡的思想理论,既有许多正确的见解又有一些错误的看法.卢卡奇在《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罗莎·卢森堡》一文中,概要地阐述了罗莎·卢森堡的总体性方法;并通过《对罗莎·卢森堡<论俄国革命>的批评意见》这篇文章集中探讨了她在一系列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有机论观点.  相似文献   

5.
罗莎·卢森堡的文论有鲜明特色,就是始终申明无产阶级是人类一切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继承者.她的文艺思想主要是对文艺的政治学思考.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认识和分析文化和文学艺术的阶级属性,特别是在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交织的复杂情况下,对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做了细致分析.这些观点,对于建设无产阶级文化和无产阶级文学艺术都有积极作用.卢森堡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当下性的密切联系的论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文论.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密切联系无产阶级的生存条件和斗争任务,在新的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作品中去提出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罗莎·卢森堡政治哲学的理论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莎·卢森堡的政治哲学不仅从第二国际的教条主义禁锢中打开了马克思主义,并且真正继承和发展了它,而这首先得益于她所使用的方法,即牢牢把握住历史与社会的整体,现象与本质的整体,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整体。卢森堡的政治哲学也因此具有了一种总体的理论视野:反思历史,批判现实,瞻望未来。这种总体的理论视野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这个日益丰富多彩和纷繁复杂的时代尤其显得重大和不可缺失。  相似文献   

7.
192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崛起的"革命文学",有着强烈的政治功利性追求,文学的宣传性、煽动性得到了充分肯定与张扬,而艺术审美性却遭到了空前的忽视,大多数"革命文学"作品因对政治观念的简单图解而沦为粗陋不堪的标语口号.然而,也有一些革命作家依然执著于艺术手法与表达技巧的追求,他们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派技巧进行实验性创作,赋予了"革命文学"难能可贵的现代品格.同时,"革命文学"时期,还悄然崛起了一种新的美学原则--即"力的文艺".  相似文献   

8.
卢森堡通过《斯巴达克同盟想要什么》等系列文章对社会主义不同侧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一个核心制度、两个建构维度、三个层次的价值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9.
革命经典作家和历史上的一些思想家在关于利益的社会作用上有着许多非常深刻而精彩的论述。它是人类社会至为宝贵的理论遗产。继承这份遗产 ,对于实现安邦治国 ,推进社会文明的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伯恩施坦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新材料"为借口,声称垄断组织和信用制度一样可以调节生产和流通,消除经济危机的产生;中小企业的广泛存在,以及它们表现出的"适应性"和"顽强性",完全有能力和大企业竞争、并存等言论,遭到了考茨基、卢森堡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批驳.考茨基和卢森堡对伯恩施坦资本主义"适应论"的批驳有相同的视角,但态度、方法和侧重点却有差别,这对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原则去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对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新现象、新趋势都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12.
在不同历史语境中,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目标不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会因此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革命型马克思主义批评、批判型马克思主义批评、建设型马克思主义批评。中国当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该属于建设型马克思主义批评,沿袭革命型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思维框架或者套用批判型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思路都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三十年代初的文艺自由论辩中,胡秋原自称“自由人”,倡导文艺自由,形成了一整套文艺自由观。《论胡秋原的文艺自由观》着重探讨了其文艺自由观的理论基石、理论来源、理论核心与理论内容等,试图在理论上揭示出其鲜明独特的文艺探索路向与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革命文学萌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国民革命运动中,它遭遇到早期共产党人的反对、国共合作破裂的冲击、旧文艺与旧地域文化的阻碍等.这些遭遇反映了中国革命文学与革命工作、革命政权、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等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些矛盾在而后的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及共和国文学中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5.
交往实践,是指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相互联系之客体的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马克思在宗教、政治与经济三个层面发起的批判,是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出场的内在逻辑。通过宗教批判、政治批判与经济批判,马克思实现了对以往哲学认识路线的根本否定,找到了解放被宗教异化的人的现实途径,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全球化交往实践的双重作用,对我国具有诸多启益。?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17.
李达早期马克思主义观内容丰富,其要有三: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性质的认识问题上,提出"马克思社会主义是科学的,其重要原则有五"的看法;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发展问题上,批判"第二国际",呼吁"马克思还原";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问题上,强调"采用何种范畴的社会主义,大概也是要按照国情和国民性决定的".这些基本看法都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理论成就.  相似文献   

18.
从唯物史观视角考察了马克思提出的“社会革命的时代”,分析了马克思这一表述所关涉领域的广泛性,认为“社会革命的时代”是“全面革命”的时代,它不仅使政治结构、而且使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都发生重大的变化。从马克思的表述可以看出,彻底的“社会解放”是整个工人阶级“社会革命的时代”致力于达成的目标。工人阶级必须为之建立新的政府形式,并由此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现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9.
作为美国著名的左翼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的生态学.福斯特在其标志性的著作<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中,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马克思所处的历史背景和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为基础,致力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的重建,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最为全面的辩护,恢复了马克思作为生态学家的本来面目,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需要永葆革命精神推进双重革命。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进社会革命的建构逻辑来看,党在执政后仍需要继续进行社会革命,破解社会矛盾,推动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彰显革命状态、主体、旗帜和前景等内涵特质,实现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是其现实旨归。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建构逻辑来看,党在执政后仍需要继续进行自我革命,源于自身所具有的彻底革命性,内蕴坚守党的人民立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从严管党治党、坚持“四个自我”等科学内涵,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必然要求。双重革命的推进逻辑是内在统一的,自我革命为社会革命奠定基础,社会革命为自我革命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