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在构式是语言学中普遍的语言现象,本文选取了构式语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英汉存在句的构式进行对比 分析,以挖掘二者的本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①句首部分方面,英语存在构式由there引导,有固定的形式、意义及位置,且 there?仅作主语,而非主题;汉语存在构式中句首部分则由方位短语或时间短语引导,形式、意义非固定但位置固定,且句首短 语既是主语又是主题。②动词方面,英语存在构式中的动词作为必备要素出现,而汉语中动词存在的必要性则取决于不同的 语境条件,若一旦出现,将直接决定构式的动态或静态属性,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动词重叠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其在英语中无对等形式,给汉英翻译造成潜在困难.基于600万字/词的TED英汉平行口语语料库及2亿字的原生汉语口语语料库,从平行语料库中的汉语译文入手,对翻译汉语和原生汉语中的典型动词重叠现象进行句法语义对比,并与平行语料库中动词重叠对应的英文原文对照,认为动词重叠更偏向于口语化体裁,尝试采用英汉口语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开展动词重叠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3.
结合英汉对等翻译语料分析英汉语中“走”类动词的词化模式和词化程度,发现英汉“走”类动词词化模式都为“走 方式/原因”,英语“走”类动词数量较多,包容的语义丰富,词化程度高,一些表示特殊步态的语义,英语用综合式表达,汉语没有相应的词,用分析式表达。“走”类动词的基本范畴:“walk”和“走”,使用频率都很高,汉语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动词+补语的形式,以及动作行为通过动词显性化表现出来的情况特别常见。这两种情况在翻译成日语时却往往采用名词或包含动词成分在内的复合名词短语形式。通过具体的翻译实例对上述两种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认为有时候汉语中的动词和动词短语并不直接翻译成相对应的动词形式反而更为自然地道。这是因为在汉语中,某个动作行为的行为阶段和结果阶段通常典型地采用结果补语和方向补语的语法形式使动作具体形式化,而日语倾向于不把动作直接表现出来。该现象的分析对具体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语短语动词回避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有大量的短语动词,短语动词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重点,研究发现英语学习者倾向于回避使用短语动词。通过对国内外英语短语动词回避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英语的多词动词和汉语的多音节动词试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的多词动词(multi—word verb)数量浩繁,且在不断发展中,初学者无不为其难记、难辨、难用而感到烦恼。其实,汉语的熟语中也有无数的多音节动词,不过我们日积月累,并在实践中反复应用,也就得心应手了。同样道理,只要我们常学常用,要掌握英语的多词动词也不难。英语的多词动词是由两个或三个词构成的一组短语,是英语动词成语(verbal idiom)的一部分,它包括传统语法中的短语动词(phrasal verb),介词动词(prepositional  相似文献   

7.
趋向连动式是含有趋向动词的连动式,它是贯穿古今汉语的一个重要的句法现象。《左传》中的趋向连动式的形式非常多样化,有的和现代汉语的趋向连动式的形式已经非常接近。从趋向动词在连动式中的位置看,部分趋向连动式已经初步具备了语法化为动趋式的条件;但是从动词之间的关系来看,真正的动趋式还没有产生。  相似文献   

8.
从《肖申克的救赎》的英汉对照文本中摘取30句共计46个运动事件进行对比分析,以运动事件的核心因素——动词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英汉语言中运动事件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能够反映出的英汉运动事件的异同,并据此分析运动事件翻译中应当注意的翻译策略。数据时比分析结果表明:(1)英语与汉语语料的动词结构成分并未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数据性差异;(2)英语运动事件在转换为汉语运动事件的过程中多趋向于在动词结构中添加成分。故有:(1)证明了英语和汉语在广义上同属附加语框架语言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的正确性;(2)汉语动词所包含的信息量远高于英语动词;(3)英语和汉语同时具有两种框架语言类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副动词是俄语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相当于汉语里的连动结构、介词短语"在……时候"、具有原因、目的、条件、让步意义的并列复句和表示行为方式的次动词谓语。英语通常译作分词或分词短语。  相似文献   

10.
短语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单位之一,短语的重要性决定了短语研究的重要性。以往人们认为了解了词 的功能也就了解了它所构成短语的外部功能,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符合汉语实际的。通过动词与其动趋式短语 的功能差异比较,可以看出汉语中X词和X词性短语在功能上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介词"依据"用于介引动作行为的根据。它来源于汉代的同形动词短语"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词短语"依据"在认知隐喻机制促动下因高频连用由并列式动词短语词汇化为同形的依靠义动词。动词"依据"形成后,经常用于"V1+N1+V2+N2"句法环境中的V1位置,至隋唐五代时期,处于该句法环境中的"依据"最终完成向介词的虚化,"V1(依据)+N1"由独立作谓语被重新分析为作状语,介词"依据"形成。"依据"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路径可以概括为"动词短语→动词→介词"。  相似文献   

12.
在“暂拟系统”语法中、趋向动词是被列为动词的一个附类的。①但这种作法有不少人不同意。因此后来出版的三种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中,②就都把趋向动词正式列入动词中做为一个小类,取消了“附类”。这个做法和原来的比较起来没重大原则分歧,却比原来更合理些。因为趋向动词本来具有动词的基本特征,比如可以单独作谓语,可以带宾语,可用一些副词修饰、可以有时态等等,从这一点说它们是动词,但另外它们  相似文献   

13.
英语SVOC句式与汉语兼语式动词类别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SVOC句式与汉语兼语式存在许多共性。对比这两种句式,人们会发现动词是构成这两种句式的核心。英语SVOC句式动词类别与汉语兼语式动词类别尽管不能一一对应,但都是在使役化构词和语法隐喻两种主要的语法化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周原甲骨、西周金文和《诗经》的趋向动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穷尽性的分析统计。周原甲骨和西周金文中的趋向动词与《诗经》趋向动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相同的,当时民族共同语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同时,《诗经》趋向动词的语法功能明显比周原甲骨和西周金文趋向动词更为丰富且灵活。《诗经》语言反映的是周代民族共同语,其深受商民族语言的影响,而周原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则是周民族语言的典型代表。西周趋向动词可与其它动词构成连动式,能带宾语,但不带宾语的情况更为常见。趋向连动式仍以趋向动词位于其它动词之前为主,位于其它动词之后的仅一见。  相似文献   

15.
上下文约束变换和语义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有一类复合趋向动词,它们是: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开来、起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开去、起去。除了“开来、开去”,汉语中动词加上复合趋向动词后,带数量词的受事宾语可以有三种位置:  相似文献   

16.
英语复合宾语与汉语兼语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的复合宾语和汉语的兼语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的套用。不同之处在于汉语兼语式句子有一个和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划线区别的问题,英语则没有这个问题;而且准谓语的形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英语常用短语动词是指由常用动词和常用介词或常用副词构成的短语,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惯用法,常被列入习语或成语。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学习英语常用短语动词。分析了英语常用短语动词的特点,学习的难点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之一。本研究在调查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短语动词习得现状的基础上,为英语短语动词习得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建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短语动词理解和运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双语词典是词条和释义分别用两种语言编写的词典.在我国,人们所说的双语词典多数是指外汉双语词典,其中又以各种英汉词典为主.通常,中国人在学习英语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英语成语,它是英语词汇中的精华,其构成和语义均已在长期的使用中约定俗成,并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讨论的是广义范围的英语成语,包括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名词短语、形容词(副词)短语,以及已经口语化的俗语、格言和谚语等等.词典在选编英语词条时应多收录这类词语,以提高词典的实用性.在译写汉语释义及词例时,应充分迻译出原文的文化内涵,再现其言简意赅的修辞功能.本文就英语词典中有关这类成语词条的翻译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X都X了”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表达形式,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构式”。基于语料库对“X都X了”这一构式的句法特点、意义及其前身进行研究,研究显示:“X都X了”中变项“X”多为单音节的动作动词、心理活动动词、趋向动词以及表示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受构式中固定项“都”和“了”的影响,该构式具有“完成义”,同时根据具体语境还具有“劝勉”“强调”“感慨”“无所谓”等意义。与其前身构式“都X了”相比,两者之间在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变项“X”的选择方面存在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