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的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期刊的责任编辑是刊物质量的第一把关人,对稿件的选取、审理、加工、整理负全面责任。从政治责任、学术责任、文化积累和传播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编辑加工责任、经济责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的主要责任,并就如何保证责任编辑履行责任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责任编辑的学术道德责任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腐败是学术自由与学术道德责任的失衡。责任编辑是整治学术腐败环节中的关键。增强责任编辑的学术道德责任是当前把持学术阵地纯洁性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要求责任编辑加强自律,严格遵循学术规范,提高编辑加工质量的同时,还应强化对责任编辑的道德责任教育,提倡编辑批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法制,规范责任编辑的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3.
学报责任编辑这一编辑职位有两个属性:一是权力,二是责任,责任是其本质属性。坚持法规至上,是责任编辑承担编辑责任,依法从事编辑活动的底线。法规至上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要认真遵守各种出版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学报禁载内容、保守秘密、载转稿件必须符实、防止侵权、规范用字等规定;二是要在管理上形成一套按法规运行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出版的读物书籍、期刊的封底或某些学报论文的篇末,均可看到“责任编辑×××”的标记,这表明作者的文稿一经变成社会的精神产品,编辑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开展编辑责任学的研究,增强学报编辑的岗位责任,是摆在我们每个编辑部,每位编辑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下面根据我个人的工作体会,从编辑工作的选题、组稿、审稿、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大都实行主编负责制,在编辑部内部实行责任编辑制。审稿程序,一般采取两审制或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不管是两审还是三审制,都是由责任编辑写出审读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主编终审裁决,主编必须对责任编辑的意见表明态度,或肯定,或基本肯定,或否定.我们这里说的否定,就是指主编对责任编辑意见的否定. 审稿意见的分歧,常常引发学报主编和责任编辑之间的矛盾.责任编辑对主编的否决不满。大致从两方面提出问题:一是认为主编侵夺了编辑职权,用主编负责代替编辑责任,使责任编辑负不了责;二是认为你主编不是搞我这个专业的,你的否决属于外行乱表态. 学报主编必须行使终审裁决权,要行使这一  相似文献   

6.
就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而言,在内容上,一般都囊括文史哲、政经法等诸多具体学科,这就需要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每一具体学科的责任编辑共同组成编辑班子,而由主编、副主编总揽全局。在编辑流程中,责任编辑是重要的编辑主体,没有责任编辑,编辑工作就很难正常  相似文献   

7.
以编辑“六艺”为基点 ,论述学报的策划与组稿、责任编辑的编辑责任、语言文字与学术交流及与最新科技普及的关系、学报语言的运用与学报服务方向及办刊宗旨以至刊物质量的关系、学报装帧设计与形式美的追求、编辑的基本功底以及编辑精神等 ,进而阐明提高学报质量的有关见解  相似文献   

8.
“编辑学者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编辑工作与学者工作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对“编辑学者化”的内涵提出了不同于时下大多数人的见解,认为“编辑学者化”不是要编辑成为他所负责的专业的学者、专家,而是要使编辑成为在编辑学这一学科领域的学者;对“编辑学者化”的内涵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提高编辑的职业素养,而且可以使编辑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9.
受办刊经费不足和人员编制紧张的制约,多数高校学报编辑部都没有专职校对人员,大部分是由编辑人员兼做校对工作,即采用“编校合一”的工作模式。在这一现实情况下,高校学报必须优化校对环节,克服“编校合一”的弊端,明确一校、二校、责任编辑三校、交叉校对和主编终校各校对环节的侧重点,增强编辑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提高编辑的编校技能,从而提高学报的校对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如何认识编辑工作的功效方面,存在一种认识和实践上的悖反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多年来,人们对编辑这一职业是赞赏的、尊重的:“一心为人作嫁衣”、“埋头苦干的杂家”、“甘当无名英雄”,等等。这些赞誉和美称,至今仍为人所乐道。但是在衡量一个出版物的效果和水平时,由于习惯上的编辑“不署名”,往往把“好的效果都算在作者名下”,相反,一旦出版物出现错误,“就指责编辑不负责、水平低,发现不了问题”,“把不了关”,等等(见1987年12月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编辑和校对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定位决定了编辑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包括政治、学术、法律、道德和常识等方面。校对与责任也是连带在一起的。编辑与校对的责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种联系,使得高校学报大都把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或编辑、校对工作合二为一。为提高编校质量意识,特别是提高校对环节的消错意识,有必要将文后署名由现行的责任编辑改为责任编校  相似文献   

12.
责任编辑是作品法定的责任人之一,责任从某种意义上会转化成一种风险。在编辑、出版实践中,责任编辑往往会面临政治、经济、侵权等到三个方面的风险。编辑、尤其是责任编辑,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保持敏锐的政治头脑,以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自觉培养经济意识,充分认识出版事业性的产业性,敢于挑战经济风险,以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养成自觉的维权意识,在知识产权的国内及国际保护领域,杜绝剽窃等侵权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13.
“编辑”这个词,现代社会中使用的频率很高。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在说:“他是出版社的编辑,”“她是电视台的编辑,”“我正在编辑一本书,”等等。书上有责任编辑署名,电视屏幕和电影银幕上也时有“编辑”的字样出现。“编辑”还是新闻出版系统一个中级职称的名称。但是,“编辑”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研究编辑学,总先得界定“编辑”的含义,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看来,我们必须先沿着历史的足迹,寻根溯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对编辑工作中几个传统观念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认为“为人作嫁”不仅是一个编辑应尽的职责,而且是编辑应有的基本素质;“文责自负”不仅指作者要对发表的文章负责,主编和责任编辑也应负责;“剪刀加浆糊”不是简单的剪剪贴贴,而是一种十分复杂辛苦的创造性劳动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编辑和其他编辑一样,通常被人称之为“杂家”。因为他们所编辑的刊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专业归为各个门类,每个领域、每个专业的知识似乎都需懂得一些,但又似乎无需懂得太多。由此看来,编辑称之为杂家似乎应该是顺理成章无可争议的了。 “杂家”这个概念不论从外延还是从内涵来看都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杂家”成为编辑的代称,到底始于何年何月已无从考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连我们编辑自己似乎也默默接受了这一习惯称呼。然而,从古至今,杂家的称谓从来就没有专指过,其概念是极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16.
编辑审稿人员是社会精神产品与科研成果是否合格的质量鉴定者。人们常说“编辑是一种高级创造”,主要是指编辑这一职业所具有的劳动复杂性和高度的社会职责。编辑劳动的创造价值,最集中地体现在编辑人员对稿件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上。审稿者要对一篇稿件进行政治的与学术的综合比较鉴定,这除了审稿者具有较高的“德、才、学”综合素质外,还要求审稿者具有“独具慧眼”的敏锐判断能力。这是编辑工作系统  相似文献   

17.
称谓是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老+动植物类名词”是一种特殊的称谓。本文从语义色彩方面.把“老+动植物类名词”称谓分为三类:一是具有褒义色彩的,二是具有贬义色彩的,三是褒贬色彩兼具的;并从语用角度对其进行解析;从认知角度分析,这一类称谓的生成机制是隐喻。  相似文献   

18.
认为①“为人作嫁”不应该只是形容编辑工作的“专利”,对编辑工作用“为人作嫁”来赞美、讽刺或比喻都不合适;②将“为人作嫁比喻空为别人辛苦忙碌”用在编辑职业上不恰当,编辑“为人作嫁”讲求的是一种奉献精神,而这种奉献并非“空为别人辛苦忙碌”;③编辑在“为人作嫁”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技艺和专业水平,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这就是要善于“为己作嫁”.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时代高等学校学报责任编辑的学术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术界存在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学报责任编辑应该正视自己肩上的学术责任,通过网络提高审稿的准确度,进行细节方面的学术把关,提高学术把关的业务技能,实现学术信息的交流,进而做好高等学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学术把关人。  相似文献   

20.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互相关系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也是各个阶级进行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恩格斯说过:“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①编辑这一行,做为连接作者和读者的“文化桥梁”,是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担负着通过自身的职业活动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影响和指导社会生活的责任,对党和人民承担着义务。它的工作好坏,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