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宫廷画院体制由蒙古人传播到波斯,对波斯细密画书籍插图艺术的兴起、发展和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13—17世纪,宫廷画院在大不里士、巴格达、设拉子、赫拉特、马什哈德、布哈拉、伽兹温、伊斯法罕等各大城市相继建立。画家们依附于宫廷画院,领享俸禄,依照各自效力的君主的旨意和审美情趣为经典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绘制插图,由此形成不同的细密画流派。16世纪,细密画和宫廷画院体制从波斯传播到印度莫卧儿伊斯兰王朝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促进了该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因此,在波斯—阿拉伯、莫卧儿、奥斯曼的国家文化建设中,宫廷画院曾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提供雄厚的经费赞助,使细密画书籍插图成为伊斯兰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常常将文化属性的寄情达味具象到某个具体物品上,折扇就是其中一种。大开大合、既风又雅的特性体现着个人的文化品位。及至明、清两代,折扇个性化发展达到了顶峰,自宫廷兴起的扇面书画更是为文人墨客作为风雅之事推崇。泰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这把康熙御书折扇,制作精致,更具康熙帝的御书唐诗和宫廷花鸟画大家蒋廷锡的绘画,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天梵相”对西藏本土和明清宫廷藏传艺术的影响 从元代开始,藏传佛教艺术从西藏本土和西夏故地传入元朝宫廷之后,逐渐形成了具有汉族风格特征的“西天梵相”或“西番佛像”艺术,这种艺术反过来对同一时期西藏本土的艺术创作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藏本土和以元宫廷为首的藏传佛教艺术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吸收不仅繁荣了西藏本土的艺术创作,同时也使内地的艺术创作得到了繁荣。这一趋势同时发展成为明、清两朝西藏和内地藏传佛教艺术创作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西藏传统绘塑大师门拉顿珠所著《如来佛身量明析宝论》和藏族学者杜玛格西·丹增彭措所著《彩绘工序明鉴》两部艺术理论著作,由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系罗秉芬副教授译成汉文,并结集为《西藏佛教彩绘彩塑艺术》一书。 门拉顿珠(15世纪人)有关绘画、雕塑的技法论著多为手抄本流传于世,被认为是藏族民间画师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是后世艺术匠师们必读的经典之一。《如来佛身量明析宝论》于公元1675  相似文献   

5.
《诗镜》及其在藏族诗学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镜》是一部古代印度梵语文学发展到鼎盛时期,封建王朝的宫廷诗人旦志为了总结前人的文学创作经验,同时也是适应封建统治者需要而写的一部主要论述诗的写作技巧的理论著作。它传入西藏后,和藏文古体诗的创作相结合,经过漫长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经典民歌《黄四姐》,以喜花鼓的明快节奏和俏皮的对唱形式,表现了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馈赠定情信物的生动情节,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土家族民歌中的艺术奇葩,属于世界100首经典民歌之一。  相似文献   

7.
“工艺学”属藏经中五明之一——工巧明。工巧明即言关于技术、机关、阴阳、历数等之学艺。一般分意识和形象两大类。意识工巧包括;如何修得有余湟槃的内明和诗词、音韵、音乐的声明等;形象工巧包括:佛像、佛塔、佛经的建造。亦有工巧三说之论——即身工巧;指绘画雕塑等以手作的一切东西。语工巧:包括经典论著等文字作品和音韵、取曲以及朗诵等。意工巧:包括闻、思、修三个方面和怙主龙树作的八品(基地品、宝品、衣品、树品、男品、女品、大象品等)。拉寺“工艺学”经籍现存放在“时轮学院”三楼的佛殿内,现将这二十八部“工艺学”典籍名称翻译如下:  相似文献   

8.
建州女真是满族形成的核心。在元朝时,原是居住在今天黑龙江省依兰县及沿松花江和牡丹江的女真人斡朵里部和胡里改部。元朝末年,两部分别南迁。明朝初年,明朝政府先后在胡里改部设置建州卫,在斡朵里部设置建州左卫。其后,两部迁徙分聚不定,到明正统五年(一四四○年),都迁到浑河上游同住。明正统七年,明朝政府从建州左卫中又分立出建州右卫,这就是历史上的建州三卫。建州三卫同住于浑河上游,从此定居下来,这标志着明  相似文献   

9.
藏族歌曲的演唱风格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化背景、劳动条件、年代等而各有差异。藏族歌曲可分为三大类———古典宫廷乐歌、寺院宗教咏经调和民歌系列。1 古典宫廷乐歌古典宫廷乐歌 ,亦称“噶噜” ,是自五世达赖以来宫廷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专门为达赖、班禅等宫廷贵族服务的 ,主要是在宫廷宴会、迎宾场合、庆典仪式上为达官贵人表演的歌舞。这种歌舞的表演者多为来自富家的男童 (噶尔珠巴 ) ,而不得有女性参加。因此 ,只有噶噜才能算是典型的藏族宫廷乐歌。噶噜的主要伴奏形式是丝竹乐队 ,并由几组高低两种音高不同的达玛鼓和…  相似文献   

10.
徐蓉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225-226
本文以代清宫廷服饰织、绣艺术为切入点,将其放在中式高级定制婚礼服这一特定范畴内进行分析与研究,探寻宫廷织、绣审美与现代中式高级定制婚礼服架构的完美结合,使传统宫廷织、绣艺术以婚礼服的形式得以在民间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成书于1330年的<饮膳正要>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集饮食文化与营养学于一身的著作,是元朝蒙古族医学家、营养学家忽思慧于担任元仁宗宫廷饮膳太医期间,在积累丰富的烹饪技术、营养卫生及饮食保健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该书在我国蒙古族、汉族医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羌族进行宗教活动时唱的诵词,叫“释比”,其部数因地而异,有的地方多达90余部,而有的地方则只有15部。由于羌族有语言无文字,经典全凭口传心记。这些经典全为韵文,一般四音为一句,两句为一段,音韵优美。《必格纽》,叙说羌人从西北迁徙到岷江上游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宁玛派将佛教经典分为“旧译教语部”(())、“伏藏”(())两类,这是宁玛派教法体系的两大支柱.关于“旧译教语部”教法体系的创建肇始于17世纪,以后经过历代宁玛派大师不断增加、完善,先后形成了不同时代代表性的文献目录.改革开放以后,藏族古代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其中,新编《旧译教语部经论本注经典集成》(())的编辑出版是重大成果之—.新编《旧译教语部经论本注经典集成》集前人关于“旧译教语部”文献编目之大成,广泛收集、整理了留存于国内外各地的相关藏文文献,是迄今为止所收经典最多、编辑科学合理的综合性大型文献工具书,代表“旧译教语部”文献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代清宫廷服饰织、绣艺术为切入点,将其放在中式高级定制婚礼服这一特定范畴内进行分析与研究,探寻宫廷织、绣审美与现代中式高级定制婚礼服架构的完美结合,使传统宫廷织、绣艺术以婚礼服的形式得以在民间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电影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的电影配乐能成就一部经典的电影,电影音乐能够给人以心灵上的共鸣,起到了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效果.有时候,电影音乐也成了一部影片的"代言".它饱含着整部电影的感情基调或者是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曾会因为一首熟悉的音乐,想起很多脑海中的影片画面.在影片中音乐也发挥着自己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升华主题思想的独特作用.它推进了剧情,体现了主人公的情感,是一部电影所要形成的格调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三、密宗四部密宗经典说:“由诸笑及视,抱与两两合,续亦有四种。”即按佛像的形态,而有四续部,一事部(也称作密)、二行部(也称修密)三瑜伽部、四无上伽瑜部。宗喀巴大师认为所以有四部之分,一是由于学者根机不同;二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学习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7.
经堂教育     
经堂教育经堂教育亦称寺院教育、回文大学。中国历史上回、东乡、撒拉等民族地区在清真寺附设传习伊斯兰教经典、培养宗教人材的学校和教育制度。明嘉靖年间(1522—1566)陕西Z胃南人胡登洲在家乡创建。后扩及到河南、山东、云南、七·肃、北京、宁夏等地。系明...  相似文献   

18.
现藏故宫疇博院的《万树园赐宴图》,是清朝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等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奉清高宗弘历之命创作的一幅大型绢画。作品长4.19米,高2.21米。画面以承德避暑山庄万树园为背景,描绘了弘历设宴招待杜尔伯特部(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三大台吉(汉语“太子”的转音,是蒙古爵号)的盛大场面。图中的树木、穹幕、山水等为中国传统画法,人物头像为西洋画法,是一件中西合璧、别具特色的优秀  相似文献   

19.
成都素以文化发达著称,成都的回族伊斯兰文化也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卓著的成就,伊斯兰教经籍的刊刻印刷事业即是其中一项。 成都回族刊刻印刷伊斯兰教经籍,最早始于清道光年间。之前,回族使用的经典大都是手抄本,一部经典往往代代珍传,汉文伊斯兰教译著更是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  相似文献   

20.
桑旦东知 《中国藏学》2023,(1):109-118+216-217
藏传佛教后弘期,西藏本土翻译家接续前弘期的译经事业,且以更大规模译介佛学经典,巴蔡·尼玛扎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译著不仅是了解这段翻译史的重要线索,也是探究后弘前期般若中观思想在西藏实现本土化、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文章从诠释学的视角,结合各类文献资料,对巴氏所译文本的类别、特点及跋文等作了“翻译考古”式的梳理和考察。研究表明:首先,巴蔡共译42部显密经典,根据所译文本体量显示出其“重中观、倾应成”的翻译旨趣;其次,他对龙树、提婆及月称所著中观经典的翻译会特别采取“译校”“译订”或“订校”两道工序;再者,基于《明句论》修订鲁氏所译《中论》,即知其宗旨所归为应成见,自此拉开了藏传佛教般若中观思想从“自续”转向“应成”的序幕;最后,借由翻译进一步推动了般若中观思想在西藏实现本土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