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贡嘎曲德寺位于山南贡嘎县境内 ,其创始人土敦·贡嘎南杰 (thu ston .Kun dgav rnam rgyl,1 43 2~ 1 496年 ) ,为萨迦派重要高僧。贡嘎南杰自幼学习密法 ,以后又在萨迦寺东院学法 ,尊索南桑波为根本上师。①1 464年 ,年满3 3岁的贡嘎南杰赴前藏贡嘎地区 ,在岗堆建立多吉德寺 ,后亦称贡嘎曲德寺 ,② 该寺很快成为明代前藏地区传播萨迦派密法的重要道场。贡嘎曲德寺建成后不久 ,贡嘎南杰力邀出生于贡嘎岗堆地区 (即贡嘎曲德寺所在地 )的著名绘画大师、钦则画派的创始人钦则钦莫为该寺院绘制了壁画。寺院的僧人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2.
李芮 《西藏研究》2022,(1):97-101
西藏贡嘎曲德寺的壁画内容除密宗和佛本生故事外,还包括许多反映西藏生产生活的历史场景,寺中一无名小殿中的一幅“二牛抬杠”壁画,经与中原地区相关图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有类似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是研究古代西藏社会发展、人民社会生活以及西藏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3.
热振寺述略     
热振寺系噶当派(教戒派)的首寺、创始寺,创立于十一世纪中叶。噶当派是西藏佛教“后宏期”最早形成的一个教派。由于此派重视宣扬善恶报应、因果轮回、解脱生死等,顺应了农奴主巩固统治的需要,所以发展很快,遍于全西藏。十五世纪初,宗喀巴根据噶当派的教义并融合其他教派教理创立了格鲁派。因此可说噶当派是格鲁派的前身,格鲁派是噶当派的进一步发展。热振寺后来也改宗格鲁派。因热振寺创建年代较早,该寺又有两世活佛曾任西藏摄政王,故在西藏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西藏几处重要文化古迹壁画现状考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实地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西藏萨迦寺、夏鲁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古格等处的壁画做了较为详细的现状考察。西藏壁画现存病害主要表现为空鼓、起甲和裂隙等,壁画数量多,病害严重。并建议在萨迦寺、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三大主体壁画保护工程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并培养西藏当地壁画保护的技术力量,并开展相关研究来共同保护好西藏的壁画。  相似文献   

5.
建于18世纪初的年都乎寺是热贡艺术流派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该寺毛兰吉哇拉康殿壁画是现存最早的热贡艺术实物遗存,对研究热贡艺术风格的起源有重要作用.本文作者对该殿壁画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结合藏文史料对毛兰吉哇拉康壁画进行了图像辨识,指出该殿平綦顶壁画与瞿坛寺瞿坛殿平綦顶壁画的联系,并对壁画的创作年代和画师身份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达拉岗布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祖寺 ,在西藏古代寺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1 2 1年 ,米拉日巴的著名弟子达波拉吉兴建了达拉岗布寺。历经数百年 ,该寺先后有 1 6代高僧及 1 0世活佛转世。自 1 959年以来逐渐颓败 ,“文革”期间毁损殆尽。这次对该寺进行的考古调查与清理 ,初步弄清了该寺的建筑平面布局 ,也清理出了数量可观的各种遗物。  相似文献   

7.
扎美寺作为永宁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在历史的动荡和变革中经历了数次毁坏和重建,至今仍是当地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强巴殿是该寺最古老的建筑,殿内壁画色彩鲜艳、构图新颖、造型独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基于此,本文将从造型形式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强巴殿壁画中巧妙的构思和隐含的寓意,及其所融合的世俗文化和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8.
《萨迦格言》的作者是萨班·贡嘎江村(1182—1251)。他从小跟随父兄受严格的释典、经学教育。以后漫游西藏和印度各地,拜名流为师,攻读梵文,研究佛经,著述极丰,成为西藏佛教萨迦派的著名大师,号称萨迦班智达。《萨迦格言》共九章:1.观感学者品,2.观察上等人品,3.观察愚者品,4.观察贤愚混杂品,5.观察恶行品,6.观察自行品,7.观察不当行为品,8.观察事物品,9.观察教法品。  相似文献   

9.
西藏布达拉宫东大殿空鼓病害壁画保护修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布达拉宫东大殿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阐述了殿堂环境温度、湿度及壁画制作材质、工艺、建筑布局、地震及人为等因素对壁画病害的影响.通过选用以PS为主剂,粉煤灰掺加适量巴嘎土为填料,氟硅酸钠为固化剂的无机灌浆材料对该殿空鼓壁画进行灌浆加固,结合锚固补强,修复加固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对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壁画保护修复项目乃至整个西藏文化古迹的壁画保护修复工作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藏研究》2008,(1):F0002-F0002,F0003
阿里具有悠久的石窟文化和独特的石窟壁画艺术,新发现的札达县喀泽聂拉康壁画是阿里最早的石窟壁画之一。据初步断定,该壁画绘于11世纪,目前大部分保存完好,其独特的画法、色彩、原料、风格等在阿里其他地方很难看到,就连整个西藏地区也属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佛学文化等研究价值。喀泽聂拉康石窟壁画是继西藏西部阿里札达境内萨廓三石窟(又称皮央东嘎石窟)遗址发现之后在阿里札达境内又一次石窟壁画艺术的重大发现,反映出西藏西部阿里是辉煌灿烂的壁画艺术的故乡,既有深厚的壁画艺术文化底蕴,又是不可替代的博大精深的壁画艺术宝库,代表了11世纪藏族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壁画艺术智慧的精华。  相似文献   

11.
刘洋 《西藏研究》2022,(1):25-32
对西藏民居壁画多层面美学梳理与学理分析,综合藏汉民族的历史文献和民俗审美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进行论述。西藏现当代民居壁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意象,以及藏汉民族在民俗文化上的同构共性和艺术样式上的“类质同象”性,显示其象征意义的美学内涵和自古以来藏汉民俗文化间就存在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当代民居壁画等民俗文化是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其蕴含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妙因寺万岁殿外回廊壁画是明初重要的藏汉佛教美术遗存.以往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东、西壁佛传壁画内容及风格源流的探讨方面,尚未对北壁东段《一百本生传》壁画的内容做出完整准确的辨识,同时也很少探讨其画风和画稿来源等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藏汉文献和目前所发现14世纪在西藏(尤其是卫藏)地区流行的相同题材唐卡画作,对此进行探讨.经比较分析,笔者认为该铺壁画在全画的整体构图和具体各个佛本生故事画面的图式特征方面明显受到了这些唐卡画作的影响,并由此认为,该铺壁画的画稿应是从西藏带来.从该铺壁画所呈现出与东、西壁汉传佛传壁画相一致的技法特征来看,该铺壁画应为一组同时也绘制了东、西壁壁画的汉地画家所绘.  相似文献   

13.
新书浏览     
《11世纪西藏的佛教艺术——从扎塘寺壁画研究出发》张亚莎著大16开385页426千字平装定价:49.50元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ISBN978-7 -80253-019-5/J·42责任编辑:图亚该书系"现代中国藏学文库"之一。是作者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形成的专著,全书共分关于扎塘寺壁画的研究、扎巴恩协与扎塘寺、扎塘寺中心佛堂的壁画、扎塘寺壁画艺术分析、宗咯吐蕃文化、青唐吐蕃文化、扎塘寺壁画的艺术定位等九部分。该书对11世纪西藏的壁画艺术,进行了系统  相似文献   

14.
西藏萨迦寺保存有大量的精美壁画,艺术价值极高,由此而被誉为第二个敦煌。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萨迦寺壁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仗空鼓、颜料层起甲、画面污染等多种病害,我们在大量试验室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空鼓壁画进行了灌浆加固回贴,起甲壁画采取注射黏合剂加固,污染壁画清洗去除等方法,共计抢修2000余平方米壁画。  相似文献   

15.
罗布林卡达旦明久颇章斯喜堆古殿内有一组壁画,由246幅画面和301段文字说明组成,表现的是西藏历史宗教的发展概貌,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史料、口述对该组壁画内容及艺术流派等进行了相关的考证.  相似文献   

16.
江乐金石窟     
古格&#;次仁加布 《西藏研究》2008,(2):F0002-F0002,F0003
这座新近发现的石窟位于西藏阿里札达县喀泽布林乡喀泽沟尾,在此植被簇拥、环境优美,曾有一座寺庙,已毁。这座石窟内的壁画虽风吹日晒有所毁坏,然基本完整,其色调、绘画风格、颜料及内容都独具特色,是喀泽壁画中的又一亮点,颇具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在此刊登,供从事西藏西部阿里壁画艺术和藏传佛教各教派从前、后藏向阿里传播史研究者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状调查表明,罗布林卡壁画病害主要表现为壁画颜料层起甲、脱落,壁画地仗空鼓、脱落等.本文通过对病害成因的分析以及与壁画制作材料、工艺及保存环境的关系的分析,提出对壁画病害的治理及有针对性的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已故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第一任州长夏日仓,是原隆务寺第七世大活佛,在西藏噶丹寺获得过格西学位,曾任该寺“赛池”和西藏地方政府堪布。解放前备受马步芳反动军阀欺压,多次身遭劫辱。解放后,他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为和平解放西藏曾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乃宁曲德寺是西藏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寺庙,也是近代西藏人民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历史见证。文章通过对乃宁曲德寺的围墙等建筑遗迹、壁画、遗物及寺藏文物的调查,对乃宁曲德寺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和革命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佛传故事画是指描写释迦牟尼一生教化故事的图画。它采用相互关联的若干幅画面详细介绍释迦牟尼从降生到涅木般的一生历史。在汉地石窟壁画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佛传故事画是敦煌莫高窟第 6 1号窟 (宋代初年 )的佛传故事壁画 ,它从燃灯佛为释迦授记 ,直到涅木般、分舍利建塔为止 ,完整地表现了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随着佛教艺术在西藏的传播 ,西藏各个时期的寺院壁画中也出现了这一宗教题材画。但是西藏佛教寺院壁画中的佛传故事在选材上与汉地佛教略有不同 ,一般采用所谓“十二相图” ,即选取佛一生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下生兜率、乘白象入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