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前,有个年轻人想跟一个老画家学画画,老画家以"风"为题来考他。年轻人冥思苦想,不知道怎样才能把看不见的风画出来。画家的女儿有心要帮助他,偷偷给他递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诗:"风无定势难为状,绘向水面柳梢头。"青年读罢顿悟,忙铺纸提笔,画了一条小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驻老挝大使馆任职期间,我与旅老华侨华人建立了非常亲密友好的关系,经常应邀参加他们举行的各种活动。旅老华侨华人虽然人数不多,全国不足万人,但他们在老挝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地华侨对祖国的深切热爱之情,他们的团结互助精神、扶危济贫的美德,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可乐》2007,(11)
一个年轻人很想成功。听说寒山寺的老禅师是位智者,替不少人解开了难题,他前去请教。年轻人见到老禅师,开门见山地说:"大师,我不远千里慕名而来,请您告诉我,一个人怎样才能走进成功?"  相似文献   

4.
我在去菲律宾之前,就听说其首都马尼拉有一座闻名于世的“华侨义山”,因此决心去拜访一下。 在马尼拉街头,我向人们打听“华侨义山”时,找了一位操福建话的老华侨,当他听明白我是来自墨尔本的一个老华侨后,他就热情地陪我走到市区北面的“华侨义山”。  相似文献   

5.
《老友》2002,(12)
情绪的波动确实很厉害。有个教授跟研究生生气,年轻人就是不听话,老教授很生气,还没毕业,你一个博士生就这样蛮不讲理,很生气。一拍桌子血管崩了,脑血管当时就破了。这一拍胳膊起不来了,半身不遂,腿也不行,坐不住了,歪着歪着扶不住了,倒在地上。年轻人站起来指着老教授说:"我可告诉你,法律有规定,气死人不犯法。"走了。我  相似文献   

6.
智斗知府     
杲罡 《山西老年》2013,(7):34-34
从前有一个知府,为人吝啬、刻薄,动不动就踢人。当差的怕他,都辞职不干了。大年初一,有个叫高升的年轻人上门求职。知府一听"高升"二字,十分喜欢。知府问:"你每月要多少工钱啊?"高升摆摆手说:"不要工钱。""不要工钱?那太好了!你现在就去当差吧!""别急嘛,需要约法三章。你若不遵守,要付给  相似文献   

7.
从1899年的《论中国人种之将来》《爱国论》《商会议》《论商业会议所之益》始,至1919年的《欧游心影录》,梁启超写有20多篇事涉华侨或专门研究华侨的文章,"海洋国家"理念在华侨研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海权理论是他研究华侨问题的思想资源,"华侨殖民论"是他建构的理论。梁启超具有国际视野,善于用比较方法进行华侨研究,这有力地凸显了"海洋国家"理念。梁启超的"华侨殖民论"是华侨研究学术史上的一种重要学说,有服务于近代中国海洋国家建设的应用价值;在"海洋强国"战略语境下,该理论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鞋匠,四十多年来一直在进入城镇必经的道路上修补鞋子。有一天,一位年轻人路过,正要进入这个城镇,看到老鞋匠正低着头修鞋,就问道:"老先生,请问你是不是住在这个城里?"老鞋匠缓缓抬起头,看了年轻人一眼,回答说:"是的,我在这里已经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月14日,江苏省"华侨之家"内焕然一新,喜气洋洋,散发出一派"新年新气象"。100多名老归侨侨眷和清华校友合唱团的老师们一起满怀豪情地歌唱美好时代,迎接新春到来。"华侨之家"的老归侨侨眷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集体高唱一曲《我爱你,中国》,为联欢会拉开了序幕。随后,《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震撼全场,所有人仿佛  相似文献   

10.
陈鲁民 《中华魂》2008,(3):45-46
我国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成功,使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开始变为现实,也大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温家宝总理的致贺讲话中就引用了一位老华侨的话:"我  相似文献   

11.
飞来的赏赐     
老约翰住的房子里有一个壁炉。这壁炉对木柴很是挑剔,非得是三四厘米宽、十来厘米长的薄木条才可烧得旺。承担劈柴、运送工作的是一个年轻人。每个周末,他都要给老约翰送来一筐劈好的木柴,然后领取一份不菲的酬金。进入隆冬季节。年轻人想:这么冷的天,活儿越来越不好做了,得让老家伙给增加工钱!可这话该怎么说出口呢?本来,他得到的酬金已经够高的了。年轻人终于想出  相似文献   

12.
陈嘉庚(1874—1961)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抗战爆发前,他领导华侨赈济灾民、抵制日货,唤醒侨民、激励爱国。抗战全面爆发后,他领导南洋华侨全方位支持祖国抗战。抗战胜利后,他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日军暴行和侨胞损失,留下铁证。他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常熟市侨办把侨务信访建成连心桥,热情为海外华侨华人和国内归侨、侨眷排忧解难,赢得了普遍赞誉。常熟侨办想侨之所想,急侨之所急,认真依法受理来信来访。去年,一位居住上海的老侨眷来访,要求解决在常熟的私改房历史遗留问题。他是一位老信访户,常熟侨办曾经会同市落实政策办公室答复过他。由于私改房的户主为兄弟三人,分住上海、北京、南京三地,平时缺乏沟通,有的愿意接受货币结算,有的要求归还原房,意见不一致,导致经常来信来访。针对这一情况,常熟侨办对兄弟三人逐一做过细工作,向他们宣传政府的规定,使他们的思想有所转变。今年5月,他们兄弟三人再次来到常熟,侨办再次宣传解释政策,使他们很快地达成共识,当天下午就到有关部门办理了手续。  相似文献   

14.
正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她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繁荣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海外华侨华人都如影随形,为祖(籍)国尽着自己一份赤子之情。华侨华人——中国革命的支持者1920年7月,旅俄华侨刘绍周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当时他的身份是"中国工人党"中央局负责人。他在大会上向代表们介绍了一年前中国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运动被镇压下去了,……尽管如此,运动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他焕发了群众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5.
小非 《社区》2014,(15):62-63
和“啃老族”不同,“老啃族”属于被啃一族,为老所“啃”,他们身上有着诸多辛酸。 “老啃族”多是出身农村但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抱着改变命运的梦想,迈进城市的大门。但同时,他们需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背着沉重的负担,犹如生活在一个漩涡中,他们追寻梦想的翅膀如此沉重……  相似文献   

16.
一个老华侨回中国大陆过猴年春节,当他下了飞机,走到一个报刊亭前,想买当月的杂志时,一下子糊涂了:现在明明是1月, 怎么一眼望去尽是2月的杂志呢?难道大陆的历法有变?他便小心翼翼地询问卖报刊的摊主,摊主道:“没听说历法有变呀!”这位老华侨一听,顿足道:“你看我都老糊涂了,本来想回来过年的,这都2月份了,年不早都过完了!”  相似文献   

17.
开班仪式10月11日上午,由国侨办国外司和省侨办共同主办的"江苏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研习班"在南京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是江苏省侨办首次主要针对海外江苏籍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举办的,吸引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46位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参加。国侨办国外司副司长董传杰,省侨办主任钱兴荣、副主任季俊秋出席开班仪式。钱兴荣在仪式上作开班动员。他说,六十万江苏籍海外侨胞为家乡做出了卓越贡献,已成为江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江苏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以侨社为纽带,  相似文献   

18.
孔涛  晁会芹 《老友》2014,(4):28-28
正在山东省定陶县南王店乡宋庄村,有一位做了一辈子好事的老人。他叫许宝江,虽然已是76岁高龄,但依然走在奉献的路上,倾其所有,奔波劳累,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作"身边的‘活雷锋’"。建爱心修车铺许宝江步伐矫健,精神矍铄,虽已年过古稀,但干起活来不比年轻人逊色。笔者来到他的修车铺时,许宝江正在忙着修车。"谁的车子破胎了,来到这里补完后推起来就走。"村民乔保东说。许宝江不但服务热情,而且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2007,(9)
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常有这样一个年轻人的身影:骑着自行车,背着写有"感恩中国"字样的摄影包,用一部旧的数码照相机,拍摄街道上的流浪者、乞讨者,记录他们的生活状况。他就是"感恩中国"网站的站长——张仁杰,一个23岁的普通男孩。  相似文献   

20.
青海,西宁。街道上,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迈着急匆匆的脚步,为了生活打拼。远处,几个孩童在追着踢一只足球。转个弯,拐过楼,就在街道的另一边,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沈着天气和儿女。他们用昏花的眼睛注视着不时走过的路人,好像离这个社会很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