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杨琏真加和杨暗普父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琏真加和杨暗普父子,是元代佛教界显赫一时的人物。杨琏真加的活动,尤为人们所注目。本文拟对其父子生平活动略加考述,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指正。 杨琏真加,琏又作辇,加又作伽、佳,都是一音异译。在元代文献中,他被称为“西僧”、“番僧”或“胡僧”,他的族属因而也就引起人们的讨论。福兰克教授(HerbentFranke)在《元代吐蕃人》(《Ti befans in Yuan China》,《China under Mongolrule》Pp.296—328,1981)一文中说:“杨氏为吐蕃人抑或唐兀人,仍是不很清楚的问  相似文献   

2.
元代西藏“止贡之变”及相关问题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藏历第5饶迥金虎年),萨迦(sa-skya,《元史》作萨斯迦)地方势力和元朝廷所派蒙古军队,攻破扰乱地方的止贡派(vbri-gung-pa,《元史》作必里公或迷儿军)政教势力的大本营,烧毁其根本道场止贡替寺(vbri-gung-thil,地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直孔地方),杀死僧人一万余名,成为元朝西藏地方历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藏史称此次事件为“vbri-gung-gling-log”(止贡之变,或止贡寺之变)。  相似文献   

3.
在拉萨众多的寺院中,扎基寺很少引起人们,尤其是学者们的注意。然而,该寺却有着特殊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文章从翻译研究扎基寺的一块藏、汉文木匾入手,结合现有的一些藏、汉文史料,对扎基寺的历史及其与扎基关帝庙、扎基拉姆殿、扎基常住寺等之间的关系作一初步的梳理和研究。旨在说明,在地方性知识的形成、发展和传播过程中,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个体同样具有积极而不可忽略的作用;历史上,藏、汉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多纬度、多层面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4.
西藏传统造纸工艺与中原造纸术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纸即西藏、乃至整个藏族聚居地区所产纸的统称。藏纸产地诸多,各地所用造纸原料不尽相同,其工艺也有所区别。随着社会对纸品需求量的增加,尤其是佛经印刷用纸的大增,刺激了西藏造纸业的发展;西藏各地造纸量迅速增长,造纸名匠辈出,出现了许多精工细作的优良名纸,令世人刮目相看。藏纸作为纸品中独具特色的地方纸,其品质早已被世人所称誉。在《西藏图考》卷三中载录的乾隆时查礼所写的《藏纸寺》中对藏纸的品质有较高的评价;认为成都竹纸,下笔为难,而西藏所造皮纸,幅大质优,坚韧洁白,作书绘画,随意挥毫,既可糊窗,又可作纸…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并对所引用的重要经论《大般涅槃经》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思想特点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其与藏传佛教思想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并对所引用的重要经论《大般涅槃经》不同版本的引文和《楞伽经》不同版本的引文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其与藏传佛教觉囊派思想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7.
赵媛 《中国藏学》2022,(6):45-50+214
甘肃永靖炳灵寺第70窟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的明代重修洞窟之一,其南壁东侧下方绘有三身墨书题记番僧形象。文章对此处题为“锁南藏卜”的番僧进行了身份考证,证明其为明代格鲁派大慈法王徒裔,即炳灵寺《重修古刹灵岩寺碑记》中所载“弘化、显庆二寺灌顶大国师”。明廷为大慈法王敕建之弘化寺今已无存,因而该窟中所见弘化寺番僧无疑是研究明代汉藏交流史、炳灵寺一带藏传佛教格鲁派传播情形的一处重要实例。  相似文献   

8.
《西宁府续志·志余》录青海大通知县贾勋《光绪七年随钦宪福公赴朝藏寺验佛》长诗一首,是其随钦差大臣赴朝藏寺验看五世章嘉活佛转世灵童候选人纪实之作,对于研究清朝的活佛转世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奚可桢 《中国藏学》2020,(1):87-94,F0002,F0003
南京博物院所藏清乾隆内府《六世班禅朝觐大事记》原本黄册,真实地还原了六世班禅朝觐乾隆皇帝那段难忘的历史,弥足珍贵。文章将其与《清实录》《六世班禅朝觐档案选编》等文献资料相佐证,可知乾隆皇帝和六世班禅对这一事件的重视,以及该事件对清朝政治、民族、宗教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玮 《中国藏学》2012,(1):86-93
色科寺地处青海省大通县,历史上是青海和西藏咽喉的佛教兴盛之地和重镇及藏蒙汉三大文化交汇之地。其寺主活佛敏珠尔系清代青海驻京七大呼图克图之一,且为右翼头班,其地位仅次于章嘉呼图克图。文章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对该活佛系统的由来和一至九世的生平作了较为全面的考释。  相似文献   

11.
钟子寅 《中国藏学》2013,(1):164-172,201
文章讨论甘肃永登鲁土司所属的显教寺天顶所发现的一组唐卡组画(现藏永登县博物馆).透过此组组画与其他永登寺院遗存,文章建立起该地区藏传佛教绘画的风格发展序列.首先透过藏文编号与风格,重建了该组组画的配置,并界定了其外围作品群;接着透过风格与教法史等证据,将组画的年代订为17世纪下半叶;最后,透过考证其中一尊祖师像为五世达赖喇嘛,将此组作品放在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赴北京的历史与文化脉络中.  相似文献   

12.
王沂暖教授主编的《藏汉佛学词典》(青海民族出版社,1986年),对发掘藏族文化遗产,研究藏族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及藏语文教学、藏文典籍的阅读提供了许多方便,是至今最好的一部藏汉佛学词典。为使它更充实,更完美,我们就有关康区红教圣地噶拖寺的建寺年代及有关问题,发表点意见,请予指教。一、《词典》对“噶拖寺”条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喜马拉雅》、《盐程万里》、《色戒》、《旅行者与魔术师》等国外新近有关藏族文化的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分析了藏文化意象在这些电影作品中的“刻板印象”。文章认为,当代藏文化电影作品延续了过去西方白人文化的“香格里拉”印象,在现代文化的“他者”之维上,继续加强了藏文化作为文化另类的形象塑造。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在藏族文化认同方面有双重影响: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播,同时又形成了藏文化未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五、杭州凤凰寺 (一)寺名初考 位于今杭州市中山中路西侧与现西湖大道交界之处的杭州凤凰寺,自何时开始有“凤凰寺”这一吉祥美丽的名称以及在这之前又都是何名称,至今并没有专文论及,故本文拟对此作点疏理。先从凤凰寺的名称说起。凤凰寺始称“凤凰寺”,《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称因该寺“原建筑群布局似凤凰形,故清道光十八年(1838...  相似文献   

15.
清代,随着关帝信仰文化以格萨尔崇拜的形式在藏族地区广为流传,与此相关的汉族地区文化现象如抽签算卦等也在藏族地区开始盛行,在西藏一些庙宇内出现了同时使用藏文签谱与汉文签谱进行抽签算卦的藏传佛教宗教仪轨,甚至在部分藏传佛教寺庙神殿内出现了直接由藏文创作的签谱。文章对西藏拉萨功德林寺白度母殿藏文签谱《箭卦签诗预言》和雁荡山仙姑洞汉文签谱《仙姑洞灵签》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类似的典故和签诗体现了藏汉文化相互通融、同住共存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新纂云南通志》卷九三金石考收有《昆明筇竹寺圣旨碑》一通,著录为碑高四尺五寸,广二尺五寸,二十行,正书,碑阴刻蒙古文,今在昆明玉案山筇竹寺正殿壁中,云云。后有题跋。原碑碑文颇有夺误,新志所收复多讹舛。亦见蔡美彪教授编著的《元代白话碑集录》收载。按所谓碑阴所刻蒙古文即《云南王藏经碑》,过去未见汉译,或以为即圣旨碑所从译出的蒙古字原文,实误。据已故方国瑜教授所著《云南史料目录概说》卷八《元时期文物》  相似文献   

17.
李巨星 《中国藏学》2023,(5):201-207+220
加强对英美主流媒体涉藏议题的报道偏见与应对策略研究,对防范化解我国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和维护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大数据挖掘和文本分析方式,对2018—2022年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以及英国路透社、《泰晤士报》和英国广播公司(BBC)6家极具代表性的英美主流媒体的涉藏报道内容作了初步分析,发现英美主流媒体涉藏报道在信源、议题、情感倾向、新闻话语和表达手法方面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认为体制差异下的固化偏见、哗众取宠下的商业吸引以及“普世价值”下的道德绑架,是这些媒体偏见报道的主要表述逻辑。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阿布·菲达的《地理书》是中世纪一部重要的地理书籍,作者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时值中国宋朝时期,书中有不少对杭州的描写。本文通过《地理书》中对杭州描写的注释和思考,分析了宋朝杭州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的特点。处在独特地理位置上的杭州沟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所做的研究是杭州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史、中阿文化交流等历史学科研究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02年,印度人萨罗特·旃陀罗·达斯(Sarat Chandra Das)所编附有部分梵文对译的《藏英词典》,是继1834年匈牙利人亚力山大·乔玛·居鲁斯(Alexander Csoma de K (?)r (?)s)所编《藏英字典》和1881年德国人耶司克(H.A.J (?)schke)所编《藏英词典》之后,一部规模最大的藏文词典。它收词范围比较广泛,不仅从一些语文、医药、佛学、历史传记等著作中收集词目,而且还收集了前藏和康、青地区的一些口语词汇。词目一般都作了英文的对译和解说,列举  相似文献   

20.
阿布·菲达的《地理书》是中世纪一部重要的地理书籍,作者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时值中国宋朝时期,书中有不少对杭州的描写.本文通过《地理书》中对杭州描写的注释和思考,分析了宋朝杭州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的特点.处在独特地理位置上的杭州沟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所做的研究是杭州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史、中阿文化交流等历史学科研究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