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西藏哲学社会科学与藏学研究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一个转折点、三个里程碑"的光辉历程,西藏哲学社会科学与藏学研究事业阔步前进,迅猛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西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输入,赋予西藏哲学社会科学与藏学研究全新内涵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首先感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共同搭建的"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这个大平台,使我有幸展示了自己多年来从事藏学研究的成果并获了奖.同时,也感谢《中国藏学》开设的"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获奖作者纪念《中国藏学》创刊百期笔谈"栏目为我这样一个普通作者提供畅谈心声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正《西藏通史》(8卷13册)荣获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和中国藏学研究领域最高奖——第四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特等奖。《西藏通史》获得如此殊荣,是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以下简称历史所)十多年来辛勤努力、编撰完成《西藏通史》这部完整、全面、系统介绍西藏历史通史著作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为实施精品战略,提高研究水平,促进藏学事业进一步发展繁荣,第二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工作即将开展.评奖活动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23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签订四十周年纪念日。3月17日至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藏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西藏:历史与现状”学术讨论会上,北京的60余名藏、汉族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就“十七条协议”签订的背景及其伟大意义、西藏的历史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史、西藏当代经济、民族团结、藏学研究以及所谓人权等问  相似文献   

6.
一、政治庶民自知保家国,我以我血荐轩辕--记西藏人民第二次抗英战争 阴法唐《中国藏学》2004:1西藏人民1904年抗英战争百年祭 胡岩《中国藏学》2004:2邓小平的西藏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为我们中国藏学人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更好地履行"两个服务"的责任,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文章在回顾当代中国藏学的发展历程和成就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国藏学在国际藏学的地位和影响,指出中国藏学已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对国际藏学的跟跑,改革开放初期的并跑,变成为今天在大多数领域的领跑状态。文章强调,新时代中国藏学人的使命是,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始终坚持"两个服务"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真聚焦新时代中国藏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以团结协作精神形成藏学事业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恰白·次旦平措主持编著的《西藏简明通史·松石宝串》是一部厚重的中国地方通史,书稿以西藏地方政权演变为基本线索,描述了西藏地方历史的全貌,揭示了西藏地方走向祖国完整的过程和特有的规律,贯穿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中国一体化的主线,体现了恰白先生独到的治史方法和高尚精神.恰白先生为西藏历史研究、藏学研究和中国地方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仅是西藏史专家和藏学家,而且是中国地方史史学家.  相似文献   

9.
藏学研究三十年赤来道吉藏学是什么─—三十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已有突破藏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而中国是藏学的故乡,西藏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一门独特的综合性学科,我国学者从事藏学研究已源远流长。大量藏、汉文献资料表明,有关西藏历史文化研究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熊文彬 《中国藏学》2005,(1):108-111
2004年9月3-7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了为期5天的"第二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藏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四川大学、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美国<东方艺术>杂志社等5家单位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1.
中国藏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纪念导师李有义九十诞辰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勒 《中国藏学》2003,(2):15-19
对于中国藏学研究的理论思考一直是中国藏学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藏学是由历史、语言、宗教、政治、艺术等各种学科组成的一个学科群.它不仅需要藏语文基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而且必须为现实服务,即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服务,为西藏及其他藏区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拉巴平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藏学家,长期从事藏族历史、宗教、文化和藏学理论研究,为我国的藏学研究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见证了西藏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文章回顾拉巴平措先生从事藏学工作的经历,介绍了他的学习和研究情况,以及他长期对于藏学研究尤其是西藏历史研究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9月19—21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青年藏学会承办的首届全国青年藏学研讨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开幕。此次会议以"新时代、新思考、新使命"为主题。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斯塔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同志发表主旨讲话。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北京、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和香港等地的7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斯塔同志指出,当代中国藏学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繁荣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为中国藏学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以"西藏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为主题的"2008北京藏学讨论会"于2008年10月14日至17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有217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170篇.综述分社会经济、历史、文物考古、宗教、梵文写本、文化艺术、语言文字及藏医药等研究专题,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新史学"是一种相对于传统史学有显著不同的史学形态。自1902年梁启超先生开创"新史学"来,中国近代史学在"科学化"的风气下对传统史学进行全面的批判与继承,在包括对历史的观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态度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直接催生了我国史学的蜕变,也取得非常瞩目的成绩,对中国当代唯物主义史学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探讨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差异性研究,考察史学科学化,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史观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史学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新史学"是一种相对于传统史学有显著不同的史学形态。自1902年梁启超先生开创"新史学"来,中国近代史学在"科学化"的风气下对传统史学进行全面的批判与继承,在包括对历史的观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态度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直接催生了我国史学的蜕变,也取得非常瞩目的成绩,对中国当代唯物主义史学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探讨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差异性研究,考察史学科学化,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史观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史学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冯智 《西藏研究》2007,(1):75-80
文章依据对西藏寺院文物调查的基本材料,结合藏学研究经验,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寺院文物保护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渠道,提出了走法制化和发挥学术与科技手段保护寺院文物之路等独特观点。并从西藏寺院文物及其研究价值、西藏寺院文物保护工作现状、藏学研究为寺院文物保护工作服务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藏学研究与寺院文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其在寺院文物保护工作中所应有的特殊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治西藏自治区法制建设日趋完善 巴桑罗布 柏振明《中国藏学》1 999.3新中国的成立为西藏和平解放开辟了 康庄大道——纪念国庆五十周年 本刊编辑部《中国藏学》I 999.3西藏社会科学研究硕果累幂 西藏社科院科研处《中国藏学》】999.3西藏新闻事业的回顾和展望 李佳俊《中国藏学》1 999.3达赖喇嘛与修丹神之争实质何在 周爱明 《中国西藏》}999.5中央三代领导指导西藏工作的决策与实践 普布次仁《西藏研究》J 999.3我区立法工作的成就和启示 巴桑罗布柏振民 《西藏研究》】999.3西藏社会的历史性巨变 陶长松《西藏研究》1999.3旧西藏封建…  相似文献   

19.
罗贤佑 《中国藏学》2013,(1):187-189
扎洛博士所著《清代西藏与布鲁克巴》一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之一,2012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进行了较长时间准备和研究而完成的学术专著,从构思到杀青,历经寒暑,荏苒十载.作者勤思苦研,锲而不舍,以新的理论视角展示了他对清代西藏与布鲁克巴关系问题的研究探索.该著的问世,为异彩纷呈的藏学研究园地增添了一朵奇葩,一部佳构. 许久以来,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尼泊尔、拉达克等国家和地区与北部高原上的中国西藏一直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历史关系可谓源远流长.不丹在清代史籍中根据满文发音译写为"布鲁克巴".布鲁克巴自17世纪初立国之后就是喜马拉雅山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政治角色,与中国西藏往来频繁,联系紧密.这种关系不仅对布鲁克巴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制约西藏历史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然而,自近世以来,这个偏居一隅的山地之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不仅国内普通民众知之甚少,就在不少专家学者的眼中其历史往事似乎也已经漫漶不清,这就使得有关不丹(布鲁克巴)与西藏关系史的研究长期游离于学人视野之外.可喜的是,扎洛博士这部新著的出版,使得颇显沉寂的西藏与不丹关系史的研究出现了新局面.就其学术效应而言,该书是一部拓荒之作,它不仅填补了国内学术界关于不丹历史研究的空白,也为西藏史尤其是西藏与喜马拉雅山诸国关系史的研究补充了重要的一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藏学》2013,(1):3-4
<正>为实施精品战略,提高研究水平,促进藏学事业进一步发展繁荣,第三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工作即将开展。评奖活动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共同主办。现根据《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办法》,对第三届评奖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