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拿大语言学家Merrill 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明确地阐明可理解输出能够促进学习者中介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并赋予了可理解输出三种功能.以输出假设为理论基础,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给与学习者外部反馈形式之一的澄清提问,对比输出任务与非输出任务对学习者习得过去时态的影响,分析讨论Swain关于输出的第二个功能,即检测假设功能.  相似文献   

2.
二语学习中口语输出对语言形式注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swain(1993)的输出假设以及Robinson(1995)的注意理论,本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口语输出任务与非输出任务和二语习得的关系,探索了口语输出对语言形式注意度的影响,具体分柝了听/说模式是否对学习者就过去虚拟式的注意度和习得有正面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口语输出活动不仅使学习者注意到语言形式本身,还注意到本人中介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这就验证了swain输出假设的注意功能.(2)本实验口语输出任务2故事复述比任务1更有效地使受试者注意到目的语言形式,其原因是复述故事任务对受试者的注意力没有造成过度的负担.(3)口语输出任务对于提高就目的语言形式的注意度仅仅有短时作用,这表明如何促进二语学习者把目的语言形式存储在长时记忆中还有待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作为语言习得环节的最末端,输出常被认为是二语习得的标志,对二语习得过程意义不大。然而Swain的输出假设则指出输出能引发学习者的注意,具有检验假设作用和元语言作用。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输出各环节,如输出方式、输出目的、输出反馈以及输出频率对语言习得的作用,进而指出外语教学中教师应给以输出足够的重视,真正实现互动教学,创造积极有效的二语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注意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注意假设和输入强化为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前测-实验-后测-延时后测的实验方法,以英语虚拟语气为目的语形式,实证研究了输入强化对促进二语听力注意和习得的影响。结果表明:语法提示不能有效促进二语听力注意,输入强化有效地促进了二语听力注意;语法提示和输入强化结合促进了二语听力注意,但与单独输入强化促进注意程度无明显差异。应重视输入强化的形式和内容,抓住学习者兴趣,促进学习者在二语听力习得中的持续注意。  相似文献   

5.
论二语习得中的输出假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只有在Krashen的理解性输入和Swain的输出假设的相互配合之下,语言学习者才能流利、准确地掌握和运用目标语。本文旨在阐释Swain输出假设的四项功能及如何确保有效输出。  相似文献   

6.
普遍语法在中介语表征中的地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遍语法对第一语言习得的作用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然而是否对二语习得同样适用,有不同的观点。就普遍语法在中介语中的作用有两种假设:变量-环境模型假设和完全适用假设。  相似文献   

7.
任务类型对注意及目标语形式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Schmit的“注意假说”、Swain的输出假设的理论框架下,文章用定量的方法检测了非输出任务和输出任务类型(看图说话和看图作文)引起的学习者注意、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习得的关系。试验持续四周,受试共63人,分为看图说话组、看图作文组及控制组,采用试验前测一试验一试验后测的研究方法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输出任务更能显著促进学习者对目标语形式的注意和对目标语形式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输出假设的外语电化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二语学习者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得体性,而这类研究在外语电化教学研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讨论输出假设的功能及其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并结合输出假设的认知理论与外语电化教育技术,认为基于输出假设认知理论的外语电化教学注重学习者的注意力,是基于记忆效果、输入与输出平衡、语言输出与自主性任务的外语电化教学。这将为建构新型的外语电化教育模式提供有益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中介语语言能力历来就是一个难以准确界定的概念。Adjemian和Krashen均在普遍语法的理论框架内讨论中介语语言能力的内涵,前者把中介语看作一种自然语言,强调语言能力的同质性;后者则认为中介语包括两种完全独立的知识系统,第二语言能力主要来自于习得的知识而不是学得的知识。Tarone把中介语语言能力看作一个由一系列不同语体构成的连续体;Ellis则从语言使用的角度观察中介语的能力系统,认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是由一些竞争性的规则组成的。对中介语语言能力的深入探讨不但丰富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而且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脉络,为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策略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特点与大学生中介语发展障碍的成因的基础上,指出可理解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重输入轻输出的外语教学模式不利于中介语发展,缺乏语言输出成为中介语发展的瓶颈.将输出假设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在抓住课堂教学关键期、增加输入有效性的前提下,减少学生对规避学习策略的依赖,创设元语言环境,鼓励有效的语言输出,以输出性活动提升学生对自身中介语系统的关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过去式是英语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语法项目。本文采用语料库这一新的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分析处于不同水平组的中国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过去时态的错误特征,研究词频对动词过去式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内学生学习英语过去时,会出现"知易用难"的情况:识记语法规则不难,然而在语言应用,尤其是即时交际中,容易出现在过去时语境中误用现在时的情况。情状体假说(Aspect Hypothesis)从动词本身的含义角度阐释这一现象,指出一些动词的过去时较易掌握,另一些动词的过去时则较难掌握,其难易程度由动词本身的情状体决定。对两组不同阶段(初级和较高级)的英语学习者的抽样分析验证了情状体假说。在英语教学中,如能依据过去时习得的自然规律安排教学内容,或向学生介绍情状体假说,提醒其过去时学习的难点,可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记叙文口语语篇为研究语料,分析动词情状体对学习者一般过去时时体变异的影响,可以发现学习者主要使用了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形式。学习者在使用一般过去时形式时更高频率地使用了达成动词和完结动词,其次是状态动词和活动动词;在四种情状体类型中使用一般过去时形式的正确率呈现出了从高到低即达成动词、完结动词、活动动词到状态动词的顺序。研究结果从共时层面支持了情状体优先假设中第一点内容的成立。  相似文献   

14.
语言习得从输入到输出的整个过程与学习者内在认知机制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二语习得的研究离不开对学习者认知心理的关注。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分析二语习得过程的心理机制,从而探索更有效的习得途径是近年语言学界研究的趋势和热点。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听说教学的认知机制和习得机制,并提出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实现语言习得的五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习得领域,动词习得一直是备受争议的关键问题之一,尤其是英语动词过去式的习得机制。Yang提出的规则竞争模型(Rules and Competition Model)和Pinker提出的单词规则模型(Words and Rules Model)是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文章分析了这两个理论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习得机制,比较其异同点,并通过CHILDES语料库中儿童语言习得的真实语料来验证其解释力。结果显示:规则竞争模型更好地解释了输入频率的作用、动词和过去式的相似性和过度规则化错误;而单词竞争模型在解释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成因方面表现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探讨学生在模拟商务环境的交际过程中,是否能提高他们在特定商业环境中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进一步论证可理解输出假设对商务英语语言形式习得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输出任务确实促进了实验班对目标语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这便为输出的注意功能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为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教学启示:通过特设的商务场景体验和语言输出任务,缩短课堂和现实差异,有助于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体会和习得商务英语技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3部分阐明了英语时间与时、时与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尽管某些语言在时与体之间的特征多么相似,但它们的运用仍有其自己的特殊含义。文章分析和比较了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时间与时、时与体的各自表现形式,由此剖析了时与体的本质区别及内在的相互关联;着重探讨了中国学生在学习现在完成体时遇到的困惑,从而表明了母语对学习外国语会起着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方差检验对比分析了WECCL与WBNC两个语料库中英语存现句肯定式的情况,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部分现在时态的句式使用过度,而部分过去时态的句式使用过少;又通过分析存现句使用的总体分布特征的不同之处,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偏爱现在时的句型。此研究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师及二语习得者对英语存现句现在时句型慎重使用的意识,同时支持验证了母语负迁移理论和输出假设。  相似文献   

19.
礼貌得体的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是语言能力的一种表现。本文运用礼貌原则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在不同情境中(如拒绝、抱怨和请求)的礼貌策略以及实现这些礼貌得体效果的语言手段,如模糊语言、答非所问和过去时的距离感而产生的间接性等,为礼貌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英语的过去时态与自然时间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文章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的非过去时间用法.隐喻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使英语过去时态的初始意义得到扩张,过去时态从单纯表示过去时间发展到表示现实距离,又进一步映射到心理距离,从而揭示了认知视野下英语过去时态的本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