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文化塑校,以文化人:地方本科高校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本科高校的文化建设从目标而言就是“文化塑校”,就是要以校园特色文化塑造学校的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地方本科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文化人”,就是要以优秀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意识与言行举止,从而实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大学功能。按照“文化塑校”的战略,凝炼大学的育人文化,实现校园文化的“以文化人”功能,需要传承校史的根的文化、弘扬校训的励志文化、彰显校友的创业文化和优化校园的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4.
5.
6.
课程思政的根本要义就是回归教育本质,守住教育以文化人、学以成人的初心和梦想,秉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教育实践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摆在教育界面前的根本问题,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课程思政顺应时代的呼唤应运而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新时代教育本质的必然要义,是新时代面对教育异化的必然举措,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广大学子成才成人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7.
8.
学校教育变革需要建设新型的教师队伍,需要重塑教师的角色理想。本文从探讨文化入手,提出了“文化人”的假设并阐释了其内涵。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人类文化人才的培养者和人类文化的创造者,教师职业的这些特质使教师应以“文化人”为追求,实现教育的意义。具体来说,可以从对教师进行精神引领、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提升自身创造力等方面帮助教师实现这种追求。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先进的高校校园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突出以文“化”人,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构建中国大学精神,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个外延宽泛而内涵丰富的概念,一般而言,文化是指人类的各种精神现象和产物。人创造了文化,同时人又居留于文化之中,受文化的模塑与询唤,从而成为文化人。具体到管理中,文化的这种询唤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组织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价值取向、社会凝聚力、工作热情的询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从理论来源、内涵特质、实践路径三重维度科学地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在长期成长奋斗和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培养造就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具有远大理想和担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并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阐述了"时代新人"的内涵特质及形塑"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从而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和实践形式,彰显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入学习和探讨习近平这一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而揭示这一重要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美好生活的三个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好生活理论属于德性伦理学的内容,历史悠久。从理论上来说,美好生活是好生活,是值得人们追求的生活。现实中,人们关心使生活美好的因素、事物,如人的自主性、安全环境、良好秩序;美好生活的内容有物质生活条件、生活质量、生活感受的评价,也包含生活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人们是否乐意?具体而言它涵括基本需求的无忧、明智愿望的满足与合理目标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时间理解的三个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不仅是哲学的话题,而且是科学的问题。时间的本质、属性、结构以及时间与人的关系等都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个难题。只有从自然时间、生活时间和社会时间3个维度来理解时间,才能把客观性的自然时间与人的生存境况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在深刻理解时间本质、属性的同时,也反顾了人类生存状态本身。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重新叙述,我试图刻画任一新政治经济学或公共选择议题必须涉及的三个重要维度:(1)自由,(2)正义,(3)效率。在给定的某种理性假设下,公共选择的社会效果,不妨被视为是在“自由-正义-效率”三维评价空间的某一区域内取值的映射。那么,阿罗定理及其他不可能性定理意味着,这一区域或许将十分靠近原点,或者,逻辑上,它不可能同时在三个维度上无界,从而我们不可能在获得令人满意的效率的同时兼有令人满意的自由和正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治理具有三重维度:场域维度、过程维度和问题维度。场域维度包含限定性、自洽性和冲突性3种属性。过程维度由宏观过程和微观过程有机构成。问题维度内含价值观和利益观两类问题。对以上三重维度的理解,有助于社会治理的有效开展,化解社会矛盾,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确立新的生态价值观,协调处理好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自身三个维度的关系。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践行生态伦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坚持生态正义,实现生态补偿的原则,确保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在人和自身关系上,实施人性修炼,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消费主义的生存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语境的因素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语境在语言学视角下做出了各种划分,语境模式正在被广泛地运用于翻译学领域,同时,语境在决定译文文本的准确性、文本语言层面的具体意义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语境从语言的交际层面、语用层面和符号层面等,在翻译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它已越出语言的层面,正在进入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中.翻译是一种双语活动,而语境分析则是获得正确的语义转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翻译必须从语境探索入手,以语境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蓬勃发展,图片在新闻传播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框架理论的三个维度——摄影师、不同国家媒体以及受众认知来分析新闻图片的框架使用情况及其作用,从而揭示新闻图片传播背后所隐含的视觉话语逻辑。  相似文献   

19.
浅析翻译中的三维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翻译·意义·语境1.意义对翻译的意义翻译,粗略地说,可以分成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两大组成部分。意义,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更是翻译实践的主要对象。研究翻译,既然是着眼于翻译实践之所需,参照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研究成果,为建设翻译学科的理论而努力,那么对翻译而言,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理论旨趣,以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其现代性论域有着明确的指向,那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围绕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马克思的现代性论域有着三个维度:一是揭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人被抽象为"理性的主体性"的现代性副本批判维度,二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人被异化为"资本的主体性"的现代性原本批判维度,三是揭示"现实的人"以其实践生成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扬弃的现代性超越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