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虽然孤僻症儿童家长的观念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仍然有许多家长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接触,而另一些家长把教育矫治孤僻症儿童的责任全部交给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综上所述,孤僻症儿童的干预模式和家长的参与力度都是不够的,所以,研究者用游戏融入来帮助孤僻症儿童家长积极地参加到孤僻症儿童的干预中,这样游戏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转眼间,"六一"儿童节又到了。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幸福的日子,因为每到这一天,父母都会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们开心。他们会带孩子去游乐园,排一两个小时的长队,挤得大汗淋漓,只为了让孩子玩上海盗船或是过山车;他们会给孩子买最高级最安全的玩具,甚至不惜海外代购;他们会带孩子去旅行,从国内玩到国外……可奇怪的是,他们却不肯每天抽出几分钟,陪孩子玩一会儿最简单的亲子游戏。还记得"躲猫猫"吗?还记得"丢手绢"吗?还记得"老鹰捉小鸡"吗?我们小时候玩游戏时,总是跟小朋友们在一起,看不见妈妈的身影,因为她们总是"很忙"。可当我们做了父母,我们却依旧把孩子扔给幼儿园,扔给玩具。当孩子不爱和我们说话了,不去幼儿园了,不做我们让他做的事了,我们才开始着急,使出威逼利诱的十八种武器。其实,要想让孩子接受你,就得运用他们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来跟他交流。游戏就是孩子的第一语言。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也是能带给父母最多喜悦的神奇之路。尤其在跟孩子发生争执和矛盾的时候,游戏经常能够很好地改变气氛和化解对峙,让父母与孩子很快融洽起来,连孩子身上的小问题,也能在游戏中迎刃而解。用玩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将快乐渗透在生活里,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过家家"当作是儿童之间的游戏,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其实它也可以是非常好的亲子游戏。我在研究亲子游戏的3年中,将"过家家"进一步"研发"成新版本,名为"上学学",女儿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也从中锻炼了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希望能给其他父母一些启发。每年七八月的时候,我总能接到一些父母的求助,他们总会问,如何让自己的孩子爱上幼儿园?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这些促成了我的灵感,那就是为女儿千慧搭建一个模拟教室。  相似文献   

4.
玩出孩子的能力来 真替现在城里的孩子们可怜。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没有蓝天,没有绿地,没有玩的空间。父母白天忙,没时间陪着玩。父母晚上忙,宁可忙着玩他们的麻将,也不跟孩子玩孩子的游戏。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呀,夏天出去玩,怕热着;冬天出去玩,怕冻着;跟小朋友一起玩,又怕脏着、碰着…… 上个月,我们这里下了两场大雪,可在这个居民小区里,居然没有一个孩子出来堆雪人。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堆雪人该是多么好的一项游戏。在这项亲近自然、锻炼体能的游戏中,不知不觉间,就培养起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想像力、创造精神和…  相似文献   

5.
自主游戏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体验,丰富学习和生活经验,发展孩子的思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它是实现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和个性化发展的好途径。同时,自主游戏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自主游戏倡导把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放在首位,让孩子选择游戏和素材,通过游戏进行交流。本文分析了幼儿自主游戏实施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体育游戏是一种锻炼和娱乐,能创立一个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让儿童全面发展。将体育游戏融入儿童友好型社区虽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但也能让社区更具有活力,儿童的参与更为积极,有助于营造社区的幸福感及社区建设。体育游戏的设计应同时满足儿童的体育锻炼和娱乐的需求以及安全问题。此外,游戏中的亲子交流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赵吉 《现代交际》2014,(3):166-167
小学英语教学的对象一般是6-12岁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好玩、好动、喜欢被表扬。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游戏既满足了儿童的天性,又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若能在教学中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教学当中,通过游戏教学能够有效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幼儿的表达和交流能力,这对于推动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当前,在幼儿园教学中虽然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进行联系游戏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引导,导致了在游戏教学不仅没有对儿童成长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阻碍了儿童的发展。文中主要分析了教师如何提高幼儿游戏教学的策略以及其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孤残儿童的收养主要依靠政府兴办的福利机构,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大趋势下,让孤残儿童回归家庭的家庭寄养方式逐渐显露出优势,是孤残儿童养育方式更加人性化的进步. 广东省中山市儿童福利院有孤残儿童约600人,其中200多名是有寄养需求的孩子,大部分是中轻度残疾,包括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有轻微智障等生活能够自理的孩子,其中近150名儿童已委托在家庭中养育.2009年开始,中山市儿童福利院与中山市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开展寄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希望通过社工的介入,在家长照顾技巧、亲子关系、寄养儿童成长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引导寄养家庭家长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情感支持和感情投入,让孩子在重新组建的家庭环境中能够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亲子游戏是亲子交往的重要形式,在情感沟通的同时,培养了儿童早期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亲子游戏是儿童适应社会环境、与人交往的基础,让儿童在欢乐中学会了做人做事。  相似文献   

11.
亲子游戏是亲子交往的重要形式,在情感沟通的同时,培养了儿童早期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亲子游戏是儿童适应社会环境、与人交往的基础,让儿童在欢乐中学会了做人做事。  相似文献   

12.
正确、规范的语音语调可以为有效的语言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阶段的语音教学就是要教会小学生正确流利地说英语,能听懂别人的谈话,能够准确地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能够用英语"做事情"。语音教学可以在模仿、歌曲、游戏、归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怎样让孩子学会玩游戏,达到快乐教育的效果呢?我们从教学游戏、户外游戏、区角游戏三个方面着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游戏氛围,使孩子能产生快乐感,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我国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儿童在城市户外空间的游戏活动受到极大限制。创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户外公共儿童游乐场,保障孩子自由游戏的权利是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对儿童游戏空间相关定义、游乐场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解读与回顾;进而,以德国为例,详述了德国儿童户外游乐场的规划过程、建设标准和设计特征;最后,概述了德国儿童户外游乐场的服务与管理措施。借鉴德国城市户外儿童游乐场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经验,将为我国城市推进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建设,实现儿童友好型城市与社区,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地的孩子有很多相同之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吉恩伎亚杰认为,这是因为儿童的身体成长和思维成熟的过程很相似。一个三岁的中国孩子和一个三岁的美国孩子的运动技能和智力水平相差无几。他们可能在玩同样的游戏和相似的玩具。各国的孩子都会被小闹剧逗乐,都喜欢追逐嬉戏,也喜欢洋娃娃和玩具车。他们看到透明的泡泡时就会喜形于色。可如果仔细探寻,你会发现孩子们的游戏不仅形式多样,也包含了很多具体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6.
曾有一位德国的教育家说过:“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儿童游戏往往伴随着语言的表达,这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国内外的实践也表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在教学中将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7.
幼儿阶段幼儿成长的基础期,教师要引起充分重视,及时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结合多种教学策略,营造出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科学游戏教学是一种集互动、探究、协作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将该教学模式运用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发散创造性思维,对形成其健全的人格、启发幼儿的心智、激发其潜能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如何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融入科学游戏,促进儿童身心的综合成长,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成长策划室     
〔成长策划室〕孩子才能的发现与培养文/浩知作为父母,你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所具有的才智吗?儿童专家们就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才能作了如下研究:一、语言才能:有语言天赋的幼儿可能是一个学话早且滔滔不绝的话匣子。这类儿童会用自己的语言做游戏。也可能较容易地学会...  相似文献   

19.
"在厨房里长大的孩子"受到日本各界的推崇。"儿童烹饪"和"厨房育儿",俨然成为日本家庭最时髦的休闲活动……儿童最热门的游戏场所就是"厨房";书店热销的书籍是"儿童料理食谱";百货公司家电部门当红的是"儿童专用厨具";电视台叫座的节目是NHK的"儿童烹饪"……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杰明斯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 ,5 岁以前已经可说是整个人类整体智力开始生长和智能发展最快的一个年龄阶段 , 对一个 18 岁的少年他所希望能够轻易达到的正常年龄平均智力发展水平而言 , 其中 50% 的正常人平均智力是 4 岁以前儿童能够轻易获得的 ,30% 则是 4~8 岁以前能够轻易获得的 ,20% 则是 8~18 岁前能够轻易获得的。3 岁左右的孩子,是孩子的大脑发展最快的阶段,在此阶段受到的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 , 直接关乎幼儿的智力开发、人格健全以及个性教育。现在家庭大多都是一个或两个孩子,家长对孩子十分的爱护,关于自己和孩子的任何一件事情家长一般也都是会大包大揽的做好 , 即使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家长也很少让孩子动手。最终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较低、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度很高、承担压力的能力比较弱 , 这些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利用手工劳动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给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