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察里津城下     
闻一 《领导文萃》2008,(17):55-58
斯大林被列宁授予特别的权力到北高加索征粮,但是列宁并没有授予他军事方面的特别权力。也就是说,斯大林到北高加索去。没有干预战线事务的特别权力。然而,在察里津的征粮却使斯大林得出了不享有特别的军权,不干预战线的事务就不行的结论。斯大林得出的这个结论瞬间使北高加索的局势复杂化起来。  相似文献   

2.
毋庸置疑,与列宁一样,斯大林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信仰共产主义;两人最大的不同是,在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职位上,列宁致力于寻找一条合适的途径为实现自己的信仰作准备,斯大林则迫不及待  相似文献   

3.
对列宁遗体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不同意见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对列宁逝世,俄共部分高层领导人事先已经酝酿了身后的处理办法,但没有公开讨论。当时最高领导层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斯大林和加里宁等人主张保留列宁的遗  相似文献   

4.
列宁欣赏斯大林作为领导人的长处,重视斯大林在某些领域中的判断,而且从不怀疑斯大林对事业有高度的奉献精神。不过,到1921年前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了弓弦绷紧的迹象。他感到斯大林不仅是个难以与同事们共同工作的人,而且斯大林个人的缺陷有可能会危害布尔什维克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为帅之大忌     
李乔 《领导文萃》2013,(1):37-38
掌帅印者决不可粗暴心躁。此弱点,常人可,为帅则为大忌。斯大林,伟人也。然有严重缺点,粗暴乃其一。因有此缺点,列宁认为他不适合担任总书记一职。列宁原话是:“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相互交往中完全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忍的了。  相似文献   

6.
对自己的出身讳莫如深神秘的斯大林有着谜一般的身世。在苏俄领导人心中,革命者除了党的事业外,不应当存在任何个人的东西,尽管列宁和苏俄其他革命者不写日记,不过多地宣传自己的家庭,而斯大林对此更是讳莫如深。斯大林宁可没人知道他过去的历史,也不愿意人们去了解他,他对自己的出身等讳莫如深,因此,人们对他早年的生活以及他的双亲知之甚少,对于他酒鬼鞋匠父亲最后的下场和结局,人们也传说不一,对他的母亲也流传着各种“谣言”。有人甚至对斯大林到底是谁的真正的儿子也提出怀疑,还有他的生日也不确切。在所有这些不确定中,只有一件事是确…  相似文献   

7.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对在他领导下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总结。商品经济理论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重要理论之一。斯大林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理论观点,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秦德君 《领导文萃》2005,(6):154-158
领导者的形象之光,本质上是来自于内在的人格之美、人性之美、人情之美。领导者的形象塑造,重在人格形象的塑造。斯大林有一次在论述列宁时说:我第一次会见列宁是在1905年12月坦默福斯(在芬兰)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上。我本来希望看见我们党的山鹰,看见一个伟人,这个人不仅在政治上是高大的,而且可以说在体格上也是高大的,因为当时列宁在我的想象中是一个身材匀称和仪表堂堂的巨人。当我看见他原来是一个和凡人毫无区别的、最平常的、身材比较矮小的时候,我是多么失望呵……斯大林的话反映了伦理性的人格形象与物理性的形体形象,存在着本质上…  相似文献   

9.
丁学良 《领导文萃》2012,(19):80-83
他们过去之所以被选中并得到升迁,并非是因为出类拔萃,只是听话。他们熬过来了,是因为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坚定信念。他们之所以浮到上面,首先是由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没有把他们看作是竞争对手。列宁死前看到的机关集权只是冰山一角。斯大林在列宁病变的那两三年里,已做了非常扎实的布置,掌控了日常管理党务的权力,把服从他、完全照他思路办事的机关人员,安排在重要的岗位。随着列宁的去世,这种人事安排加速了。  相似文献   

10.
正"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是斯大林在《悼列宁》中的一句名言。在20世纪中国苦难而辉煌的历史进程中,也曾涌现出一大批"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优秀共产党人",陈云就是其中一位。在党的历史上,陈云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他长达70年革命生涯的丰富经历、政治智慧和卓越贡献,还因为他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一身正气、  相似文献   

11.
不少领袖人物在世界政坛叱咤风云,他们富有特点的穿戴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列宁的鸭舌帽,斯大林笔挺的元帅服和嘴上叼着烟斗,尼赫鲁歪戴的小白帽,阿拉法特的方格头巾……同样,南非共和国总统曼德拉颇具特色的花衬衣,也成为他特殊的标志。 曼德拉在新闻媒体中露面时,十有八九是穿着花衬衣,纽扣一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与斯大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大林和毛泽东两位伟人都是20世纪公认的语言大师。然而,两人中间还隔了一层。这一层,谁来捅破? 中国读者对尼克拉·特罗菲莫维奇·费德林并不陌生。这位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资深外交家和著名汉学家曾为斯大林和毛泽东作过翻译。50年前,毛泽东赴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他担任了两位伟人的首席翻译。望九之年的费德林现住在保加利亚。在一次难得的专访中,他与俄罗斯著名学者米哈伊尔·伊林斯基无所不谈。费德林对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描述绘声绘色,颇为有趣。斯大林总是轻言慢语,毛泽东则恰恰相反伊:您当年同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接触非同一般。您有幸多次聆  相似文献   

13.
丁学良 《领导文萃》2012,(17):94-96
斯大林通过建立起恐惧加收买的负筛选人事制度,把在列宁时代涌现的最有才能的人,一个个地在政治上乃至肉体上消灭了。那些跟列宁非常亲密的同事,只要在任何一个方面比斯大林突出,都被干掉了。二战初,德国军队之所以能一下毁掉几十万苏联红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苏军中最杰出的将领,一大半要么被自己的政府干掉了,要么在监狱里。战争期间苏联存亡一线时,有人建议该把监狱里少数幸存的将军放出来,重组红军,后来战功卓绝的罗科索夫斯基就是其中之一。杰出的战时经济最高管理者沃兹涅先斯基,军工生产和战略物资体系,全部是他在做统筹安排。没有这个奇才,苏联在毁灭性打击后,不可能那么快地组织起战时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     
《病夫治国》眼法演皮埃尔·阿考斯眼瑞演皮埃尔·朗契尼克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法国记者阿考斯与瑞士医学博士朗契尼克合著了《病夫治国》后,又推出了这本续集。进入本书的同样是各国首脑,他们或多或少受到疾病的折磨。疾病干扰他们的身心,并进一步因其权力影响了国家的前途,甚至人类的命运。《大元帅斯大林》眼俄演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在斯大林生前,他的功绩被过分渲染和夸大;而斯大林去世后,和他相关的一切开始“威信扫地”。究竟真相如何呢?由俄罗斯作家卡尔波夫写的这本书,客观地描摹…  相似文献   

15.
赫鲁晓夫 《领导文萃》2008,(17):111-114
斯大林妻子之死 当阿利卢耶娃还健在的时候,到斯大林家参加家宴是一件特别令人愉快的事情。她既是个原则性强、党性强的人,又是个体贴入微和慷慨好客的家庭主妇。我对她的去世感到十分惋惜。她去世前一天,举行了十月革命庆祝仪式……游行队伍过来了,我站在列宁墓旁。阿利卢耶娃和我站在一起,我们彼此交谈。天气很凉,斯大林站在陵墓主席台上,身穿军大衣(当时他总是穿着军大衣)。衣钩没有系上,大衣的下摆敞开着。寒风阵阵,阿利卢耶娃瞥了一眼,说道:“我的那位没有戴围巾,一着凉又该生病了。”  相似文献   

16.
杨奎松 《领导文萃》2013,(12):52-55
毛泽东与莫斯科之间围绕着斯大林的评价问题,究竟分歧何在呢?严格说来,赫鲁晓夫即使在秘密报告当中,也并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他开篇即明确肯定了"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在各国共产党就报告未能对斯大林做出总体的科  相似文献   

17.
闻一 《领导文萃》2006,(12):106-110
1945年12月30日,斯大林在接见蒋经国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毛泽东不相信蒋介石,蒋介石也不相信毛泽东。”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期间,斯大林尽管承认蒋介石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的政府。但他实际上对蒋介石并不信任;当然,他对毛泽东也不信任。斯大林、蒋介石和毛泽东这个互不信任的三角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但斯大林个人的决策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斯大林的决策总是以苏联的利益为重,总是从这个立场出发来解决苏联和其他国家、其他共产党的关系,苏联和中国的关系自然也不例外。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1949年米高扬秘密出访中国,斯大林、蒋介…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未能向斯大林一吐积郁毛泽东对斯大林评价甚高,称他是"世界人民的导师和朋友,也是中国人民的导师和朋友"。斯大林对毛泽东的评价也不低。1949年毛泽东首次访苏,苏联隆重欢迎,精心安排火车在正午12点到达车站。当天下午6时,斯大林率全体政治局委员在克里姆林宫会议厅的门厅列队欢迎,这是很破格的。当时斯大林紧紧地握着毛泽东的手,端  相似文献   

19.
赵维 《决策探索》2004,(12):76-77
被认为是俄罗斯音乐巨人的季米特里&#183;肖斯塔科维奇“见过斯大林,也和他谈过话。没见他有什么魔力。他是个貌不惊人的普通人,又矮又胖,头发略带红色,满脸的麻子,右手明显地比左手瘦小.他总是藏着右手。他的相貌同无数画像上的样子一点也不像”。1935年6月,法国作家罗曼&#183;罗兰应邀访问苏联。第一次见到斯大林。在当天的日记中,罗兰写道:“斯大林不像自己在画像上的形象。无论怎么想象,他既不是个高个子,也不是矮胖子。相对说来身材矮小,  相似文献   

20.
李同成 《领导科学》2003,(11):38-41
1953年3月5日晚9时50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因重病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毛泽东顿时沉浸在悲痛之中。时隔不久,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突然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这份秘密报告犹如一颗重型炸弹在克里姆林宫爆炸,其“冲击波”迅速地辐射到苏联全国,乃至全世界。毛泽东看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后,非常气愤。他认为,斯大林确实干过一些错事,但绝不能全盘否定他,不能忘记他办过的正确的事,更不能忘记他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援助。斯大林“助蒋抑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