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发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及专门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引咎辞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引咎辞职规定》),并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贯彻这一规定。次日,所有国内的重要报纸都登载了这一消息,有报纸称这是“中国第一个引咎辞职的职务诞生”,反映出媒体对这一规定以及在中国引入引咎辞职制寄托了很高的期望。然而,我将论证,这一规定是一部涉嫌违宪的法律,它不仅可能侵犯了中国宪法中规定的全国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与最高法院的相对权力,因此有可能改变目前宪法规定的中国法院系统的组织…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了严格规范。其中引咎辞职是《规定》的重点、难点,也是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3.
引咎辞职制度的实施要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法》第82条规定:"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领导成员应当引咎辞职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担任现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的,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这标志着引咎辞职成为我国的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引咎辞职的法律化,对于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谈公务员的引咎辞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引咎辞职"一词在我国传媒中频频出现.尤其是深圳市龙岗区制定的<关于处级领导公务员引咎辞职的暂行规定>,更是被传媒反复登载,炒得沸沸扬扬.该规定具体列举了应当引咎辞职的10种情况,包括因自身工作能力差等原因完不成任期工作目标、无明显政绩、社会公论差、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30%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张存威 《领导科学》2004,(20):50-51
2004年4月,中共中央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一时间,引咎辞职、官员问责等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政府官员问责制正在成为中国新一轮政治改革的亮点。但是,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建立政府官员问责制,还必须对引咎辞职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制度化和程序化的  相似文献   

6.
2000年以来,在中共中央组织部的推动下,各级机关试图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2002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首次将引咎辞职纳入干部管理制度中。从2004年开始,政府逐步加大了引咎辞职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引咎辞职在规范我国领导干部责任与义务、促进我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建设与顺利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责任主体难界定、行政权力使用效率低、领导干部滥用权力、引咎辞职适用范围过窄等。完善和发展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需要健全领导干部岗位权力-责任对等机制,完善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引咎辞职执行标准,并建立严格的官员复出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段时间,官员“引咎辞职”成了见报率较高的字眼。其之所以被强烈关注,不是因为去职的是高官,而是因为高官去职所采取的“引咎辞职”方式。“引咎辞职”折射出我国干部责任追究制度正发生质的突破,它带给我们的思索也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9.
引咎辞职 中国政坛刮起“问责风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羽 《决策探索》2004,(7):56-58
2004年4月,中国官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多名中高级官员因不同的责任事故相继引咎辞职。“引咎辞职”这一现代管理中的行政机制.第一次被大规模地引入到了我们的政治生活中。这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引咎辞职”就它的本意而言,是高层官员受到了舆论和公众的压力.以致产生道义上的愧疚感,进而辞去重要的职务。据统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是干部管理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建立科学、适用、稳定的引咎辞职制度,对于完善干部管理机制、拓宽领导干部下的渠道,特别是革除……  相似文献   

11.
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新现象,它的建立是我国建设责任政府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政府权力的不断规范化与政府责任的不断明确化。但是目前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刚建立,尚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刘立新 《领导科学》2002,(20):32-33
2002年7月9日,中共中央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其中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了要实行引咎辞职制度.引咎辞职,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影响恶劣,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13.
万辉 《领导科学》2001,(16):21-22
在2001年3月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2001年将在法院系统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本人不愿辞职的,建议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其进行罢免或撤换;该制度从即日起生效,并从他自己做起.中纪委驻最高人民检察院纪检组组长王克也表示,我国将在各级检察机关中推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6月,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判断"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并在2014年1月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得到体现。其实,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一直走的是制度化发展道路,并已成为追究领导干部责任、实现责任政府的有效途径,而《公务员法》的出台,则实现了领导干部引咎辞职  相似文献   

15.
袁刚  戴木茅 《决策探索》2011,(13):72-73
领导干部退出机制,首先是要求其“退权”。此外,官员退出还包括“退利”,如果人从领导岗位换下来了,待遇却依然不变,除了增加财政负担,还将造成社会不公平。我国官员退出机制中的一热一冷两种现象“热”是由问责而带来的引咎辞职,“下课”官员的待遇与复出是讨论的焦点。引咎辞职和免职是一种处理而非处分,所以在我国,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08,(38):14-14
近一段时间,国内安全事故频发,先后有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等14名官员被处理,其中被免职或引咎辞职的达11人。成为自非典以来一个  相似文献   

17.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是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有效举措,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重点加强时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相似文献   

19.
《决策探索》2008,(3):15-15
2月5日,辽宁省铁岭市委在西丰县宣布,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因在“进京拘传记者”事件中同意公安部门介入,同意县公安局立案并拘传记者,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被责令引咎辞职。  相似文献   

20.
吹风     
《领导文萃》2007,(8):6-7
刘明康:银监会将严打非法集资;贺铿:屡审屡犯者理当引咎辞职;张本波:我国已进入贫富差距拉大的黄灯区;郭军:如果发生罢工事件工会要介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