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协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与预测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协同系统耦合机制进行分析得出:2006—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十三五"末将持续提高,但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之间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的差距趋于扩大,环鄱阳湖城市群城乡协同发展水平仍将相对滞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协同四个子系统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生态协同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城乡经济协同,而城乡空间协同和城乡社会协同水平明显较低。2006—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系统耦合程度不断提高,分为稳步提升、平稳发展和快速提高三个阶段。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教育与科技发展、城乡一体化制度改革、城乡产业融合与城镇化发展及其相互作用是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协同演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游经济圈是我国实现中部崛起最重要的区域之一。通过对梯度推移过程的思考分析,对长江中游的梯度发展模式做了初步探讨。旨在通过对梯度推移过程的分析来探讨长江中游经济圈建设的点轴开发研究,从而探讨长江中游经济圈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发展对推动长江经济带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具有重要作用。正视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区在创新发展方面的差距,是推动各地区依托创新驱动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需面对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工作。基于资源能力观视角,从创新资源基础、创新能力支撑、创新产出绩效等三个层面,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其空间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创新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形成的原因具有异质性,而城镇化、地区生产总值、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外商直接投资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等是对其产生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对此,新阶段应进一步提升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增强地区经济实力、促进规模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开放经济发展、推进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4.
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和培育恰当的次中心城市有利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通过构建次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运用引力模型测算了长江中游城市各省域内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次中心城市的条件,选择符合标准的次中心城市以及次中心潜力城市。通过对次中心城市选择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三大省域中心城市"一城独大",而次中心城市在三大省域发展严重不足;第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次中心城市发展不足的根源;第三,次中心城市发展滞后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以协调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次中心城市的建设,以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次中心城市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长江中游华中经济圈范围内的城市圈与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城市圈与城镇体系的现状、各城市圈及城镇体系目前具备的优势与不足,城市化水平分析的方法及指标体系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市圈、城镇体系与城市化水平的发展规划,指出了推动大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是长江中游华中经济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华中经济圈在21世纪迅速腾飞的必然选择。华中经济圈的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可推动长江中游华中经济圈内工业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在交通设施建设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等问题,应以长江干流为主轴,以长江航运建设为重点,加快沿江铁路、公路及其他交通设施的建设,形成快速、配套、畅通的东西向交通大动脉,并配套建设、完善南北纵向辐射铁路和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形成高效、畅通、合理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从而实现长江经济带交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首位城市规模、4城市指数、变差系数等指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四大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结合1994-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区人口,利用Zipf法则、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城市规模演进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整体不高;首位城市带动作用不强;城市体系演进呈先集聚后分散的发展特征。应当从发挥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城市体系结构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沿革、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市域环境等影响城镇体系的背景因素方面对铁岭地区城镇体系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论述了铁岭市域城镇体系建设的意义 ,并得出几点有益于铁岭市域城镇体系建设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变革正进入关键时期,大陆经济的发展已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展速度更是引人注目。但每年殃及全球的洪涝同样威胁着正在改革开放中的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战胜洪涝使成为巩固开放成果进一步发展经济不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2~2018年全国30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制造业相关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重点研判长江中游三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长江经济带尺度下的相对地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发展载体不断丰富;长江中游三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居中地位,对比长江经济带其他省份则相对靠后;三省份制造业发展仍较为重视规模导向,新发展理念导向有待进一步强化.为进一步推动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快创新驱动进程,拓展制造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建立长江流域绿色制造省级示范样本,建设内陆开放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的城市化建设中,武汉市政府及城市规划部门应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作为发展目标。对此,应有总体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即以推进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为核心,把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郊区城市化的重点环节,完善卫星城功能,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形成对市区人口和农村人口有双重吸引力的城镇体系,促进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布局,显著提高郊区城市化水平,促进城郊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构建起现代化特大都市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长江中游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侯汉屏,梅松,朱建斌一、东湖开发区在长江中游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开发区)是长江中游最早创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方园24平方公里。1991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  相似文献   

13.
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尽快缩小或消除城乡和地区差别。城镇结构体系不合理,城镇规模增长迅速、城镇规划综合调控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城镇资金缺乏,城镇发展人才匮乏等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更新观念,强化城镇规划对城镇发展的综合作用,搞好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把城镇化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走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方能加快全省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基于长江经济带2003—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收敛性,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高质量发展收敛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俱乐部收敛和条件收敛效应;分地区来讲,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收敛效应最强,下游次之,上游最弱,分城市规模来讲,超大城市收敛效应最强,大城市次之,特大城市最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收敛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并且高速铁路建设的作用强于公路设施建设的作用;分地区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长江经济带上游和下游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收敛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中游地区则存在抑制作用;从城市规模来看,无论是公路设施或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收敛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江沿岸旅游联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旅游业发展的今天 ,区域联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是加快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 ,本文就长江沿岸旅游联合开发进行了探讨 ,在长江沿岸地区旅游发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长江沿岸旅游联合开发构想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泛东南亚旅游协作区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背景,从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旅游区域合作的角度,对泛东南亚旅游协作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目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国际旅游客流量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程,为泛东南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不容错过的机遇。本文提出了"泛东南亚旅游协作区"这一新概念,探讨了泛东南亚旅游协作区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并对泛东南亚旅游协作区建设的目标、原则、关键、主要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构想,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东南亚地区的旅游合作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发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苏忠遂,崔德源包括鄂、豫、湘、赣、皖五省的长江中游地区,占全国9%的国土面积,但载负着全国1/4强的人口。区内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综合经济科技实力强,在中国和长江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  相似文献   

18.
城镇密集区形成与发展是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在我国城镇密集区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不同历史时期 ,其影响因素的侧重点又存在着巨大差异。古代城镇密集区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战略地位和政治因素 ,近代城镇密集区的形成商业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现代城镇密集区的发育更多地依赖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推动  相似文献   

19.
怒江—萨尔温江(NuJiang—Saiween)是流经中国西部和东南亚的重要国际河流之一。流域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样,怒江—萨尔温江上中游中国境内段沿岸地区的旅游资源与开发,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区域国际合作的加强,为"怒江—萨尔温江中游国际旅游圈"的构建提供了建设基础,一方面可以促使滇西南与泰国北部两大旅游热点地区实现资源整合和客源市场共享,另一方面也可有效拉动缅甸掸邦高原的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区域国际一体化开发和共同繁荣进步的理想目标。除此之外,基于掸邦高原在世界毒品问题中的特殊地位,"怒江—萨尔温江中游国际旅游圈"的构建,还具有推动毒品替代发展,逐渐消除毒品危害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绿色城镇化是新时代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战略重点包括绿色产业体系构建、城镇基本"硬件"绿色升级、城镇空间规划布局优化和城镇生态环境有效治理.推进绿色城镇化,要完善绿色技术与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壮大绿色新兴产业,实现城镇产业发展绿色化;大力开发和应用绿色能源,稳步推广绿色建筑,促进绿色交通发展,推动城镇"硬件"低碳化;优化城镇规划建设,促进城镇空间布局集约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确保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科学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