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西藏古代〈十六法典〉的内容及其特点》一文的撰写过程、主要观点以及学术价值1、文章的撰写过程1992年,我将藏巴第司噶玛丹迥旺布()时期制定的藏文《十六法典》翻译成汉文,并做了一些注释.1994年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西藏古代〈十六法典〉的内容及其特点》一文就是在翻译了藏文《十六法典》后,在收集、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  相似文献   

2.
清王朝对西藏的管辖治理,是持十分谨慎态度的,比较讲究采取切合西藏实际的政策措施,并注重以法治理。收编入清王朝的民族法典《理藩院则例》中的《西藏通制》,就是清王朝治理西藏的基本法律。这部基本法律最早颁行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最后一次增修颁行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这中间虽然经过多次复审增纂,但变化不大,是清王朝一部  相似文献   

3.
从藏巴汗《十六法》看旧西藏的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一些敌对势力编造所谓“西藏人权”问题,极力美化旧西藏的社会制度,恣意诬蔑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及现行政策。关于西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充分享受的人权,世人有目共睹,而对旧西藏的人权状况尚有许多人不甚了解。一种社会形态的人权状况,集中反映在该社会的法律制度上。今根据旧西藏的代表性法典——藏巴汗《十六法》,分析旧西藏社会各阶层成员不同的法定权利,帮助公众进一步了解旧西藏的人权  相似文献   

4.
古代蒙古社会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散见在"约孙"(习惯法)、<大札撒>(成吉思汗法典)、元朝典章制度和北元时期的蒙古法典之中,其保护的范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由于古代蒙古社会是以动物为中介,以人、自然为要素而构成的,法律特别重视对动物,尤其是家畜--马的重点保护.宗教因素曾经引起古代蒙古社会的生态规范的部分嬗变,但其生态保护法的精华部分仍被明清民族法制继承下来.  相似文献   

5.
松赞干布时期藏族基本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赞干布时期是藏族法律制度由分散的习惯法向统一的成文法过渡的时期。本文在借鉴继承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西藏的观世音》一书中记载的有关法律资料对松赞干布时期藏族基本法律制度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法律地位是法律主体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资格或表示法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相应程度。讨论近代西藏的法律地位的实质是要回答西藏是否为一个"独立国家"的问题。通过对近代发生的若干与西藏有关的史实的梳理分析,可以得出,近代西藏对内并不拥有国家意义上的管辖权,对外由于一直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自然也不享有相应的国家权利。因此,近代西藏并不具有"独立国家"的法律地位,西藏是由中国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中国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政治 中国共产党在西藏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与经验 车明怀(中国藏学)2005:3 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地位及其地方立法研究 宋月红方伟《中国藏学》2005:3 从新时期的民族工作看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和完善 廉湘民(中国藏学》2005:3 西藏民族干部队伍建设40年张祖文(中国藏学》  相似文献   

8.
《十六法》产生于公元十六世纪初的西藏噶玛政权时代。它是借鉴了在它以前的吐蕃法律和帕姆竹巴时期的《十五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为后来《十三法》等法律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因此,《十六法》在整个藏族封建农奴制法制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的民商事习惯规则,多以成文的、法典的形式表现,其原因之一就是蒙古族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有过统治时期,即元朝.其后的朝代(明、清时期),仍承袭元朝的做法,将治理蒙古社会的规则进一步法典化、专门化.本文以1640年蒙古族的《卫拉特法典》为基本线索,并结合调查的结果,就法典中的有关民商事习惯规则条款以及该法典对现今青海海西蒙古族地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泽勇 《西藏研究》2009,(6):105-109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是清朝治理西藏的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典,也是研究西藏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不少学者根据章程的内容对福康安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系列思想进行了研究,但几乎没见到关于其廉政爱民思想的说法。文章通过对章程的部分条款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到福康安廉政爱民的思想非常重要,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有两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是1954年宪法前后,以1954宪法的若干民族区域自治规定和1952颁布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法典为代表;二是1982年宪法前后,以1982年宪法的若干民族区域自治规定和1984年颁布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修正)法典为代表。这两个时期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在重要和关键的历史变革时期。而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成就,主要取决于两种动力:一是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和领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制理论;二是政治法制文…  相似文献   

12.
“吉麦”成了“半边天”———访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次仁卓嘎文/本刊记者贾光杰20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屋脊的藏族妇女被统称为“吉麦”,意为“低贱的人”。按照旧西藏通行几百年的法典规定,女人的命价为草绳一根,微不足道。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藏族妇女一步跨...  相似文献   

13.
一、政治 法律西藏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关于西藏稳定发展时期的 几个问题王小彬 《西藏研究》2 0 0 2 :3关于当代西藏社会各阶层问题的若干思考普布次仁 《西藏研究》2 0 0 2 :32 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西藏问题”的无效外交尝试 ———美国操纵联合国干涉西藏探析郭永虎 《西藏研究》2 0 0 2 :4继承和弘扬中国藏学的爱国主义传统———以汉文历史 文献为例张羽新 《西藏研究》2 0 0 2 :4对西部大开发法制环境的几点思考巴桑罗布著卡纳德庆译 《西藏研究》(藏文版 ) 2 0 0 2 :4思想大解放是西藏投入西部大开发的客观要求央金卓…  相似文献   

14.
1951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把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法律地位以法律形式进一步固定下来了。使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派妄图阻挠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主权,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变西藏为  相似文献   

15.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颁行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下简称《章程》),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治理西藏法典性文书.然而,这样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典性文献,目前社会上却出现和流行着内容差异很大的两种不同版本,即原藏于拉萨大昭寺的《水牛年文书》中辑录的《新订西藏章程二十九条》(以下简称《文书本》)藏文版本及其汉译版本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西藏历史档案荟粹》中公布的《钦定二十九条章程》(以下简名《荟粹本》)藏文版本及其汉译版本.本文拟通过对《章程》形成的背景和过程等系统研究,以及对两种版本的藏文本及其汉译本逐条进行对勘,并查核制定该章程所依据的有关档案文件后,认为,《文书本》系《章程》之正本.并提醒学界,《荟粹本》非《章程》之正本,希谨慎引用,避免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6.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颁行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下简称<章程>),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治理西藏法典性文书.然而,这样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典性文献,目前社会上却出现和流行着内容差异很大的两种不同版本,即原藏于拉萨大昭寺的<水牛年文书>中辑录的<新订西藏章程二十九条>(以下简称<文书本>)藏文版本及其汉译版本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西藏历史档案荟粹>中公布的<钦定二十九条章程>(以下简名<荟粹本>)藏文版本及其汉译版本.本文通过对<章程>形成的背景和过程等的系统研究,以及对两种版本的藏文本及其汉译本逐条进行对勘,并查核制定该章程所依据的有关档案文件后,认为,<文书本>系<章程>之正本.并提醒学界,<荟粹本>非<章程>之正本,希谨慎引用,避免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7.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颁行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下简称<章程>),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治理西藏法典性文书.然而,这样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典性文献,目前社会上却出现和流行着内容差异很大的两种不同版本,即原藏于拉萨大昭寺的<水牛年文书>中辑录的<新订西藏章程二十九条>(以下简称<文书本>)藏文版本及其汉译版本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西藏历史档案荟粹>中公布的<钦定二十九条章程>(以下简称<荟粹本>)藏文版本及其汉译版本.本文拟通过对<章程>形成的背景和过程等系统研究,以及对两种版本的藏文本及其汉译本逐条进行对勘,并查核制定该章程所依据的有关档案文件后,认为,<文书本>系<章程>之正本.并提醒学界,<荟粹本>非<章程>之正本,希谨慎引用,避免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8.
罗绒战堆  魏欣蕊 《民族学刊》2020,11(6):1-8, 149-150
本文根据机会的功能、供给与制约主体,就机会配置对西藏农牧民增收减贫所产生的效用进行了分析。首先,以不同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几个重要发展时期为线索,就机会的市场配置对农牧民收入水平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以自治区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的针对农牧民增收减贫的政策为线索,就机会的政策配置对西藏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西藏农牧民的贫困性质是相对贫困,基于效益优先的机会配置是导致一段时期西藏农牧民增收乏力和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政府针对西藏农牧民机会配置从效率优先到公平优先的政策调整立竿见影,发展机会供给量与农牧民发展机会竞争力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步缩小,引领西藏走上经济增长和农牧民增收高速并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立法层面剖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至现在等几个阶段中西藏人权保障的不同特点,总结了我国西藏人权法律保障的历史发展进程,尤其勾画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西藏人权的法律保障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西藏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松 《中国藏学》2004,(3):29-39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与模式,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增长方式、组织体系、法律保障、区域合作等等.进入新世纪之后,西藏提出了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一种单纯追求速度的发展战略,而应该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范畴.由于西藏自然环境的独特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稀有性,民族文化底蕴的深远性,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因此在中央的特殊扶助和全国的支持下,西藏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即是从西藏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现状、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以及能力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西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