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世纪的影像文化大潮,强烈冲击着文艺生态,一些传统文艺品种的自下而上受到了严重威胁.20世纪的戏剧就是在大潮冲击中争生存、求发展的戏剧.为些,戏剧界在三个方面展开了探求,首先,重新认识并强化了戏剧的独特性,从而立定了脚跟;其次,重新认识了发展与继承传统的关系,发展必须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第三,郑重研究了戏剧与观众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观众是戏剧的命运之神.认识的新突破,实践的新创造,不仅使戏剧活了下来,并有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黎羌教授是一位长年从事中西戏剧文化比较、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与民族戏剧学研究的专家,十余年来他撰写的《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民族戏剧学》《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等书,在民族学、戏剧学学界享有盛誉。新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发行的《民族戏剧文化大视野》是他在上述著作基础上形成的更为优秀经典的学术专著,为当今方兴未艾的民族戏剧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学科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文化型探索戏剧"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从文化语境这一视角对审美(或审丑)对象所作的一种观照,因而包含更多的文化含量、文化因子、文化色彩,在创作矢向和表现形态上大致有三脉:对古老文化的寻根,体现历史文化意识的觉醒;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剖析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对地域文化的展示,彰显文化回归意识的复苏,以此表现戏剧与文化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关系--戏剧以文化为精神灵魂,文化以戏剧为鲜活载体.  相似文献   

4.
在敦煌世俗变文中,历史故事变文和民间传说变文是两种故事性和戏剧性较强的说唱类作品,这两类变文在主题和内容方面,对后世戏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历史故事变文主要以有说有唱的单线叙事方式,为戏剧故事的表演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叙述手段.民间传说变文中所演绎的故事在发生之初就具有明显的民间性,而在其故事文本逐渐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其故事自身始终与民间文化相表里,并最终在元明时期成熟戏剧的表演中定格为一种戏剧文化.  相似文献   

5.
唐宋以降,弄孔侮圣优戏多有敷演,明清以后优戏弄孔则广涉多种重大社会问题.因其牵动诸多敏感神经,屡为官方挟制、禁绝.明清弄孔优戏的禁与演,是戏剧文化与社会政治渗透消长的一种缩影,反映出戏剧活动与时代文化对峙与渗透的关系,我们应还其戏剧史生成活态基因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6.
除旧布新、西学东渐是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西方文化是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同时印度文化也是当时中国文化向外学习的重要源泉之一.民国报刊主要介绍印度戏剧知识和印度经典剧作家;随着译介《沙恭达罗》等剧作的活动展开,并有了中印戏剧经典比较研究的成果.《沙恭达罗》在中国的成功上演,为戏剧跨文化接受塑造了成功的典范,反映出了文学间的互证、互识、互补.  相似文献   

7.
在融媒科技的赋能下,“数字+”的文旅新业态快速发展,形成后疫情时代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有力支撑。坐落于区域特色小镇,乌镇戏剧节在品牌策略上却呈现出宽阔的国际视野,有效处理了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全球的文化关系,为中华文化从“走出去”到“引进来”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乌镇戏剧节在剧目展演的国际合作中活化了全球创作者网络、促进了全球受众跨文化认同,以多元文化持续创造新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依托新媒体进行戏剧艺术的跨媒介全球化传播,走向文旅数字化升级。据此,本文将引入区域品牌理论,以案例分析法探析乌镇模式下国际文旅品牌的塑造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对国家形象内涵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8.
介绍欧洲启蒙时期中国戏剧<赵氏孤儿>在欧洲的传播和改编,分析了其三个改编本的特点和影响,说明了通过<赵氏孤儿>,欧洲人了解了中国的戏剧以及体现在戏剧中的政治与文化,并且促进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近代商业戏剧发展高潮在东西方均有发生.西方传统戏剧强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较为成熟的商业戏剧发展阶段,主导了近代以来戏剧发展的潮流.同时,北京戏剧集上千年戏剧文化传统之大成,在清末民国时期也达至商业戏剧的高峰.在共时态内,北京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等西方戏剧中心存在着大量商业戏剧的同质性,但也有诸多的异质性差异.比较分析发现,民国北京戏剧市场仍旧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总体上对中国戏剧文化的特点、价值意义及出现不乐观的原因进行了概括,针对相关问题以"湖南花鼓戏"为例,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对中国戏剧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剖析,认识到了戏剧文化传承和发展形势所存在的严峻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民勤小曲戏的历史变迁、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总结民勤小曲戏的美学价值、文化承载及推陈出新的思路,探索我国城乡文化的创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元杂剧宾白中存在着大量的民俗事象,从散白和韵白两个方面来观照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一点,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游戏节令等,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元杂剧丰富多采而又鲜活的文化底蕴。正因为元杂剧中有了大量民俗文化的展现,才使戏曲与广大观众紧密相连,使之在观众的喜爱和欣赏中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13.
尽管中国的专业音乐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戏曲这种专属民间艺术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仍是一股强大的生命力量。根据文献资料法显示,中国戏曲根植于广大人民生活之中,长期在民间活动,具有广泛群众性、口传性、地域性和多样性。本文试图从戏曲的诸多民间艺术特征中,阐述在现代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古代蒙古文学史上一直未能确定翻译底本的小说《娜仁格日勒的故事》就是明代戏曲《葵花记》完整的蒙古文译本。《葵花记》蒙古文译本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并产生了很多口头故事。这些口头故事中,蒙古族民众基于本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运用蒙古民间故事的传统母题和结构重新编织娜仁格日勒的口头故事的时候,不仅在故事情节上推旧出新,而且按照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对原来戏曲故事的叙事主题和"割骨疗亲"、秀才赶考等题材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文化过滤。笔者还通过本文的具体研究提出,民间文学也可以为古典文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旁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民族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借鉴传统音乐中戏曲曲艺的精髓 ,并运用到我国民族声乐中去 ,可为人们了解民族音乐提供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6.
艺术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戏剧艺术产生于大文化土壤并发展、成熟。中国戏曲艺术的形成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是多门艺术的综合体。当表演艺术、乐曲艺术和民间叙事文学均已发展成熟并逐渐融合的时候,中国戏曲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中艰难地孕生和成长着,其丰富的艺术门类是中华古老文明积淀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冀皮影戏,在戏曲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冀皮影戏以民间艺术为文化土壤,充分吸收民间音乐、美术、戏曲、方言、雕塑等民俗文化的精华,形成冀东、冀中和冀南不同的影戏审美特色。冀东浓郁的方言结合独特的“掐嗓唱法”自成一派,冀中的剪纸、武术、杂技等民间技艺融入表演,丰富了影戏的艺术表现,冀南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景观,为影戏提供了多样的素材。此外,各地区的民众信仰是滋养冀影戏的文化土壤,形成酬神赐福、警世劝善等影戏主题,使影戏艺术成为寓教于乐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赛戏是流布于山西省北部的一个古老奇特的剧种。它是由民间祭祀、广场社火、舞台表演、民乐吹奏、说书讲史等几个重要部分组成的一种大型活动。由于时代的变迁,赛戏退出了舞台,趋于消亡。但它作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湖南炎陵客家民歌包括客家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以及风俗歌曲,是炎陵客家人在山野间的劳动和生活中产生的,全面反映了历史上炎陵客家人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内容。炎陵客家民歌在客家人近现代的革命活动、曲艺、戏曲和民间器乐以及建国后新民歌的创作中,其表现内容、音乐旋律、音乐结构和表演形式都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梅山文化,是保存于湖南中部的一种古老的原始渔猎文化,古老的历史赋予了梅山民族民间舞蹈多姿多样的风格和特点。在梅山地区流传极广的舞蹈品种有花鼓戏、龙舞、狮舞、灯舞,祭祀性摊戏舞等五大种,呈现出时间性、多民族糅合、戏曲性、舞蹈和武术相互融合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