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桂林抗战文化的国际特性刘寿保日本、德国帝国主义发动的法西斯侵略战争,是灭绝人性的残酷、野蛮、疯狂的战争,是毁灭文化、文明,愚弄人类的非正义战争。战争最后以德、日、意法西斯侵略者的彻底失败,以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而告终。桂林一地,在这场战争中历...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称霸世界而挑起的。日本是最早点燃起侵略战火的国家。它发动侵华战争,不仅是为了奴役中国人民,而且是为进一步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与美英争霸亚太地区,并侵略社会主义苏联的一个战略步骤。由此决定,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必然影响和损害美、英、苏等反法西斯主要大国的利  相似文献   

3.
“先欧后亚”战略,是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针对德、日法西斯侵略而确定的基本作战方针。该战略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是将战略重点放在欧洲,亚洲其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最终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性的联盟战争,对反法西斯盟国来说,如何解决战争中的两线作战问题,直接关系到战争的全局。因此,对“先欧后亚”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和结局,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都具有重要意义。“先欧后亚”战略的制定,经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阵线各国是互相支持的。中国抗战得到了各国,特别是苏联和美国的支持。同样中国抗战也支持了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和美国。 一、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战略地位 1940年9月,德、意、日签订了《三国军事同盟条约》,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膨涨起来:德国妄图独霸欧洲;意大利妄想夺取非洲;日本则图谋霸占亚洲。其各自的目的一旦实现,第二步是:德、意两国出北非、红海进入印度洋,与日本相呼应;日本则南进太平洋,出印度洋策应德、意。继而三国夹击澳洲,会师澳大利亚,形成逼临美洲之势,最后与美国决战,从而实现他们瓜分世界的野心。  相似文献   

5.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林焕平一前言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大阵容为法西斯阵容与反法西斯阵容。德国的纳粹主义就是以民族沙文主义与种族主义的相结合的反动思潮。1933...  相似文献   

6.
1940年9月缔结的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文件。它标志着法西斯国家军事联盟的正式形成,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步入全球性联盟战争的新阶段。长期以来,国内外史学界在如何评估三国同盟条约的目标和效用等问题上存在着若干分歧和混乱。本文试图围绕条约的炮制者德国和日本的内部关系,对该条约缔结的背景及过程进行一些深入的探析,以期澄清疑点,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二战期间,苏联为保证对法西斯德国的胜利,采取了一系列争取日本中立、避免两线作战的政策,由此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大战的进程。面对来自德、日东西两个方面的挑战,尤其是日本不断在远东挑起与苏联的军事冲突,苏联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离间德日,在暂时稳定西部以后,倾力对付日本,粉碎了德、日夹击苏联的阴谋,迫使日本放弃北进企图。在德国入侵的前夜,苏联又与为南进而急于解除北方后顾之忧的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直接促成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并把美国拖入战争,世界大战从此进入新的阶段,确定了法西斯灭亡的趋势。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苏联仍避免卷入,直到对日宣战前在亚州战场一直严守中立,保证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拖延了太平洋战争,造成美、日互相削弱,为确立战后对英美的实力地位奠定了基础,对整个战后世界历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五年五月八日,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云南分会、云南教育学院在昆明举行座谈会,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 与会同志指出,四十多年前,由法西斯德国及其与意大利、日本结成的法西斯轴心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惨重的灾难。战争波及六十多个国家,夺去了五千多万人的生命,毁灭了不可胜计的宝贵财产。这场由资本主义世界的深刻危机而引起的战争,最终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在战争中,苏、中、美、英、法等五十多个国家组成了强大的反法西斯联盟,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9.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在已经各自发动了侵略战争的历史条件下,在柏林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对重新瓜分世界,划分彼此势力范围,进一步实现政治军事上的合作达成了协议,从而建立起三国间的政治军事同盟,正式形成法西斯国家侵略军事集团。缔结这个条约当时针对了哪些国家?实际上起过什么作用?有没有达到缔约者当初所企求的目的?换句话说,对于它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和美国这两个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根本对立的世界大国,从各自的根本利益出发,既冲突斗争又联手合作,不断调整着彼此之间的关系。苏美两国关系的演变,不仅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态度,更影响着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美两国由于各自的战略地位和根本利益的差别,其矛盾和冲突就已经初露端倪。为了遏制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欧洲和平与安全,苏联政府从三十年代初,一直致力于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争取同英、法、美等“非侵略的民主国家”组成联合阵线①。1933年11月,苏联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抗日战争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一个绝无仅有的特点,那就是它的发生与发展和世界上第二次大规模的战争联系要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也具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即从局部战争逐步扩大为一场世界大战。上述两个特点,产生了中国抗日战争与二战的关系和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突然爆发,它是由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先后挑起的局部侵略战争扩大为一场世界大战的。最先发动局部侵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早在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  相似文献   

12.
孟晓旭(以下简称孟):王晓秋教授,您好!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此时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更好地总结历史,认识现实,创造未来。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这段历史呢?王晓秋(以下简称王):回顾这段历史,首先我们要认识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铭记中华民族在这场战争中作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大历史贡献。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席卷全球五大洲、四大洋60多个国家,波及全世界20亿人口。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13.
抗日救国,功绩不朽。虽抛却无数头颅,洒去不少鲜血、毕竟赢得河山还我。使倭寇屈膝低首,作伥国贼万年遗臭。诸先烈史无前例的英勇苦斗,象征着黑水白山,正气千秋。——周保中1945年9月2日,日本法西斯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五十个春秋过去了。现在六十岁左右的中国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暴行仍记忆犹新,被法西斯侵害过的各国人民对他们的暴虐都还历历在目,隆隆的炮声仿佛还响在耳畔,弥漫的硝烟仿佛还没有消散。虽然现在世界的主题已是“和平与发展”,但我们怎能忘记…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制造南京大屠杀的60周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最先发起法西斯罪恶战争的国家,中国是抗击法西斯侵略开始最早、时间最久、牺牲最重、贡献巨大的国家。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罪行、兽行的集中曝光,是中华民族付出惨痛代价的典型事例,是世界进步人类同日本军国主义长期论争的一大焦点,是继续检验日本政府能否真诚反省战争的重要试金石。因此,用新的视角深入研究南京大屠杀,对于中国、日本及其他各国人民,如实地、科学地总结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对外政策,随着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经历了四次战略调整,现分述如下。 第一次战略调整 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经济大危机期间及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或快或慢地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但是,由于过渡的性质不同,这些国家逐渐分为两个集团。美、法等国的过渡是在保存资产阶级民主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限制垄断资本的极端恶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农群众处境,走福利国家的道路。我称之为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①。德、日、意等国的过渡是实行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亦即法西斯专政。1935年8月20日共产国际根据季米特洛夫的报告通过的决议称之为“最反动的、最含民族侵略思想的、最抱帝国主义野心的财政〔应为金融〕资本家的公开的、恐怖的专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中国抗日战争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北进”苏联的企图,有力地支援了苏军对德作战;二是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并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有力地援助了美英的作战;三是中国抗日战争粉碎了日本在大陆决战的迷梦,迫使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深刻而具体地论述了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德国和日本由于缺乏足够的共同利益,加之两国所发动战争的侵略性质,因此德日的军事同盟在二战中实际上是无效的。在战争中,德日两国仅将这一同盟视为威慑各自敌国的工具而已,双方抱着相互利用的态度而自行其是。德日同盟的无效性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国家间合作失败的案例。  相似文献   

18.
壬辰战争中朝鲜对中日议和立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壬辰战争中,中日双方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和谈,和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朝鲜李朝政府出于与日本的尖锐矛盾及自身的民族利益,对和谈是坚决反对的。但在和谈过程中,基于当时的战争态势、和谈进程的曲折及中日双方的矛盾,其立场又不断进行着游移、变化和调整,表现了其外交策略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紧密结合,即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实用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9.
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正酣、人类正义力量与德、意、日法西斯邪恶势力用铁与血的手段进行着生死搏斗的时刻,一个经过周密设想的欧洲未来社会秩序的方案悄悄地问世了。这就是那位被人们后来称为民主社会主义前期代表、英国工党领袖、理论家的哈罗德·杰·拉斯基在他的《论当代革命》一书中所阐述的民主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如今,历史已经迈过40多年,回过头来再来考察一下拉斯基的这一理沦,从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也许能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战败投降是亚洲太平洋遭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人民乃至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共同抗击、奋战的结果.除了正面战场、解放区战场等一些具体问题,总体上如何评价中国抗战,在国内史学界似已不成问题.但是国际"二战"史学界特别是欧美和前苏联的一些有影响的"二战"史著作,看法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