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白的诗是盛唐诗歌创作的一座高峰。他的诗作中有一类诗是反对战争的。李白走的是浪漫主义之路,他的反战诗是主观的想象的,写的是心史。面对战争惨状,人们的心里是愁云惨淡,李白也是愁云惨淡。所以,他的反战诗以别一种姿态出现。那就是写战争环境下各色人等的心苦;以心苦的展示,来抒发对战争的否定和反对。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内部各种文学现象的审视,过去主要是从经济和政治的背景中去找原因。80年代以来,视野比较开阔了,人们的目光开始投向社会思潮、审美趋向、地理环境等方面。其实,文学总是通过自身的演变去适应新的历史环境,去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的。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文学内部各种体式之间的互相促进也是不可忽略的。譬如说,诗与赋这两种曾经主导过汉魏六朝800年文学发展进程的文体,就曾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对方吸取所长,以充实、丰富自身的内涵和应变力。不看到这种相互渗透的趋向,就很难说明诗与赋各自发展的种种势态,就很难描… 相似文献
3.
李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4):60-61
中国西部诗群在20世纪80年代崛起,是世界东方古老土地上最具中国特色,也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中国西部诗群以表达坚忍不拔的生命意志和开拓精神,抒写着昂扬奋进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风采,以其特有的意境和格调影响着中国诗坛和世界诗坛,其审美追求是中国西部文学乃至整个当代文学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4.
《苦闷的象征》的传播及其意义──兼论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闷的象征》的翻译与传播呼应了五四之后中国新文学由“呐喊”向“彷徨”的时代转型,其现代性文艺思想填补了五四文学主体性理论建设的空白。鲁迅对《苦闷的象征》的译介及其在创作中的尝试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树立了现代性的文学参照。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诗歌的补亡精神——以《文选》补亡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束皙的《补亡诗》被列为《文选》诗众体之首,具有明补《诗经》之佚失、暗补填笙乐之歌辞两种意味。它既是西晋尚古、拟古等文学复古思潮的反映,又与当时因贵古而托古、补古的风气相关。梁代中期的文学复古思潮、尚古重源的儒家文体流变观以及《文选》的选录标准等原因,使得萧统将束氏《补亡诗》置于《选》诗之首,这就为后世的诗坛树立了一个典范。无论从狭义的角度还是从广义的角度,据事虚拟式补亡诗多有出现。这种补亡传统的发扬为小说、戏剧的发展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6.
透过鲁迅和周作人对"鬼文化"的不同文化心态和文学写作,用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去"重读"鲁迅和周作人的人与"鬼"纠葛的复杂形态.可以发现,鲁迅始终坚持着民间信仰的"启蒙"价值,而周作人则在"启蒙"之余退守着"自己的园地",孜孜于"生活之艺术"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反战文学的自觉时代,反战文学繁荣发达。杜甫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了不少反战的诗歌。《兵车行》、《洗兵马》、“三吏三别”就是其反战诗代表作。正是有了他对苍生黎民的同情,有了对社稷江山的忧患和对穷兵黩武的批判.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诗圣地位。 相似文献
8.
湖南抗战文化运动十分活跃,在中国抗战文化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上篇从文化.名人汇聚、抗日团体与文化阵营、进步报刊及新闻出版、戏剧歌咏等文化活动诸多方面介绍了长沙抗战文化盛况。下篇概括介绍除长沙以外的湖南其它地区的抗战文化运动情况,并探讨了湖南抗战文化运动的经验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毛泽东诗词大量使用颜色词,从而使诗词意象更加具体鲜明,情感更加丰沛饱满。在英译的过程当中,首先应注意尽量保持其本色,以不使其变相。其次,在必要之时,对颜色词要进行变通,以避免跨文化交际当中的文化冲突或误解。此外,还应该注意颜色词在译文当中的位置,以使其重要性或凸显性,一如原诗。 相似文献
12.
明末大儒刘宗周一生创作了不少诗文辞赋,但其辞章之学历来湮没不彰,学界少有人关注.实际上,刘宗周的辞章修养十分丰厚,尤其是他的骚体赋创作成绩显著,至少在明代辞赋史上应占据一席之位.与其倡明正学、济世拯民的儒学宗旨相一致.刘宗周的骚体赋创作通过反映明末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出哀时悯世、肃正人心的强烈愿望.其文内充而外显,慷慨悲歌.主抒胸臆.无意于文而辞自工,在昏惨无道的末世如金声木铎响彻云天.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的戴望舒以对中西诗艺的融汇化合,建构起自己独特的诗歌世界,也初步建构起一种可贵的现代性诗歌品格,推进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向前发展。但是这种现代性并不完整,也并不纯粹,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和杂质。如何提升中国诗歌的现代性品格,戴望舒的诗歌从正反两方面都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毛诗>的"比兴"说<诗>,构成"比兴"诗学理论发展的最重要环节,它既反映了中国古代诗人哲人基本的哲学观念和文化心态,又是汉人政治人伦精神之体现.<毛诗>的"比兴"说<诗>,以"兴"为重点,蕴涵着双重意味,一是以"兴"为喻,重"比兴"的美刺讽谕、教化功能,一是将"兴"解释为"起",重"兴"的生命感发功能,这对后世诗学将"比兴"作为诗的最基本的阐释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